天天看點

無緣衛冕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軍 武大靖值得掌聲

作者:光明網

13日晚,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500米1/4決賽結束,中國選手任子威和孫龍在第一組出場,最終前者以40秒714獲得小組第三,孫龍獲得小組第四,均無緣之後的比賽。而第二組出場的武大靖以40秒528成功地獲得小組第一,順利晉級。在半決賽中,第二組出戰的武大靖面對匈牙利選手劉少昂和南韓隊運動員黃大憲的強力沖擊,以40秒478獲得小組第三,晉級到B組決賽,最終無緣衛冕。

武大靖身上的标簽有很多,“全國敬業奉獻模範”、“最帥的短道速滑男運動員”等等,當然,他最看重的還是奧運金牌獲得者,之前是一枚,那是4年前在平昌獲得的男子500米冠軍,而這次,他希望能夠繼續為自己的标簽上添“一筆”,當然,如果能是“幾筆”的話,那就更好了。8天前,他為中國代表團獲得首金,如今在他最最熟悉的500 米賽道上,武大靖再次拼盡全力,雖然無緣衛冕,但依然配得上掌聲。

他最看重的還是奧運金牌

網絡上搜尋武大靖的名字,很多消息瞬間映入眼簾,帥氣的外表加上出衆的運動成績,武大靖很容易就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以及冰迷們追捧的對象。很多時候,大家關心的内容都不再局限于冰場上的那些事,殊不知對于一名頂尖運動員來說,他最在意的其實更多的還是訓練和比賽戰績,至于其他的,都應該在這之後才對。武大靖雖然在其他方面也具備不錯的才能,但必須要說明的是,在賽場上的他其實表現得更具統治力。

這話不是沒有根據的,時間回到2013年,那時候初出茅廬的武大靖已經在男子500米項目上嶄露頭角,幾站短道速滑世界杯比賽結束之後,這位東北小夥已經成為領獎台常客。雖然和冠軍的差距都不算太大,但畢竟那時候他還不是世界冠軍,年輕的武大靖自然夢想着先把世界冠軍這道坎“邁”過去。

就在一年之後,20歲的武大靖如願加冕世錦賽冠軍,在這之前進行的索契冬奧會上,他代表中國隊有所斬獲,不但在500米比賽中獲得銀牌,還在5000米接力中和隊友一起合作拿下銅牌,自己的首次冬奧會之旅即獲得兩枚獎牌,武大靖開始了一段很不錯的奧運之旅。

進入平昌冬奧會周期,越發成熟的武大靖是各項賽事冠軍的常客,成功衛冕世錦賽男子500米項目冠軍後,他把目光放在2018年冬奧會上。随着亞冬會和短道世界杯不同分站賽冠軍的紛至沓來,更讓外界看好他能在平昌問鼎最後的冠軍。事實上,這枚金牌來得有些驚險,預賽和複賽戰績出色的武大靖在最終的決賽舞台上遭遇到對手的強力挑戰,第一槍還曾出現搶跑的情況。好在及時調整狀态的他最終成功力壓兩位南韓隊員和加拿大名将吉拉爾德,如願斬獲這枚寶貴的金牌,實作中國男子短道速滑隊零的突破。

家門口無緣衛冕也配得上掌聲

又是一個4年,作為一名手握奧運金牌的名将,武大靖再次開始了新的備戰,這一次,他要沖擊的是在家門口舉行的冬奧會。誰都清楚本土作戰意味着什麼,如果能順利在北京有所斬獲,這對于已經是奧運三屆元老的武大靖來說,絕對是個令人滿意的成績。但要想去獲得一個領獎台的席位,就必須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尤其對于現在的武大靖來說,年齡的增長除了給他帶來豐富的比賽經驗之外,當然還有不斷出現的傷病。随之而來的就是狀态的起伏,不得不說,過去這幾年時間裡,他一度距離那個最出色的自己有比較明顯的差距,但好在武大靖都扛過來了。

接力項目奪冠的時候,武大靖淚目了,他感謝所有人都沒放棄他。如今盡管沒能成功站到500米的最高領獎台上,但是他這麼多年的堅持依然值得尊重,從索契到平昌再到北京,已經為國征戰3屆奧運會的武大靖配得上掌聲。

賽後發聲

把每場比賽當成最後一戰

面對鏡頭,武大靖說得最多的就是“遺憾”。他遺憾沒能在這個自己最擅長的項目上獲得獎牌,他遺憾未能滑出自己最好的速度,對手的成績在不斷提升,他遺憾未能在家門口展現自己在這個項目上的絕對實力。

“可能一年前,我的目标就是争奪金牌,但随着時間的推移,我的目标也發生了變化,我很想取得好成績,但我們要面對現實,有一段時間可能目标就是先進奧運會,教練和隊友們都告訴我說,享受奧運就好。”說這話的時候,武大靖多少還是有些無奈,畢竟作為這個項目的衛冕冠軍,同時還是世界紀錄和奧運會紀錄的保持者,他還是希望能有所收獲,不過有些殘酷的現實就擺在這裡,他連決賽的舞台都未能踏上。

“上來第一槍因為後面的對手跟得太緊,是以放棄了速度,盡可能去壓制他,導緻速度沒滑起來,半決賽在第3道,大家的水準都很接近,成績都在提高,是以說确實挺可惜的。奧運會就是這樣,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單項都結束了,現在就全力備戰接力,還是做好自己,和隊友全力以赴。”武大靖再次提到了遺憾。雖然如此,但留給他調整的時間并不太多,因為幾天後,他和隊友還将出戰男子5000米接力的比賽,那麼對于這最後一個比賽,他做好準備了嗎?

對此武大靖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這場比賽已經結束了,什麼樣的成績我都接受,我也會把每一場比賽都當成最後一場比賽來比,因為我不知道接下來還能不能繼續參加世界比賽,或者是奧運會,接下來面對最後一場接力決賽,我還是會全力以赴的。”

與隊友曲春雨、張楚桐和張雨婷攜手收獲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銅牌

範可新:因為熱愛 是以堅持

13日,北京冬奧會女子3000米接力決賽在首都體育館結束,最終由範可新、曲春雨、張楚桐和張雨婷組成的中國隊以4分03秒863的成績完賽,獲得銅牌。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中國女子接力隊時隔12年再次斬獲奧運會獎牌。

曾經的“小範”變成“老範”

不知不覺間,大家口中的“小範”已經變成“老範”,曆經3屆冬奧會之後,範可新終于在8天前斬獲個人的首枚奧運會金牌,而在女子3000米接力中,中國隊又是在她的帶領下,最終獲得這枚寶貴的銅牌。經曆起起伏伏,這屆冬奧會上,範可新交出一份還算滿意的答卷,已經29歲的她,赢得所有人的敬意。

出生于1993年的範可新成名很早,2011年17歲的她就斬獲500米的世錦賽冠軍,上演一戰成名的好戲,而她一度被認為是中國短道速滑隊短距離項目的又一位王者。不過讓人感到有些可惜的是,雖然在世錦賽上奪金無數,但她似乎就是和奧運會的最高領獎台無緣,在索契,她500米未進決賽、1000米獲得銀牌;在平昌,她顆粒無收。正因如此,當她和隊友一起獲得北京冬奧會混合接力金牌的時候,範可新泣不成聲,12年的等待終于換來家門口的榮耀時刻,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她還可以在冰場上繼續拼殺

熟悉範可新的人都清楚,她看起來大大咧咧,但實際上内心細膩。小時候看到家人為供她訓練辛勤工作的時候,就已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拼搏,将來出人頭地。這一堅持,就是十多年。進入到國家隊的12年間裡,她經曆過個人的高光時刻,也和隊伍經曆過低谷,當身邊的隊友換了一批又一批的時候,隻有這個東北姑娘堅持下來,她咬牙挺過身體的傷痛,還承受着來自成績不穩定而出現的心理壓力,這3屆冬奧會,她扛的真不容易。

本應該在2018年迎來個人職業生涯巅峰的她卻在平昌遭遇最低谷,外界批評的聲音讓她一度進退兩難,技術上經常失誤,心态上總是出問題,這樣的“标簽”被貼上之後,範可新的壓力可想而知。關鍵時刻,家人的陪伴和國家隊教練、隊員的鼓勵讓她挺過那段最艱難的時光,2022年,範可新決定再搏一次。

4年一屆的奧運會,範可新參加了3次,她在獲得這枚寶貴的女子接力銅牌後,開心得像個小孩子,要知道她身旁的好幾個隊友都比她小近10歲,範可新之是以能繼續拼搏,是因為那份來自心底的熱愛。29歲的年紀,對于很多運動員來說仍是巅峰時期,對于範可新來說,她還可以在熱愛的冰場上繼續拼殺。

親的不僅是冰面 是上面的“北京”二字

女子3000米接力的頒花儀式還未結束,“範可新親冰面”就已經上了熱搜,而在混采區,大家最關心的也是這個問題,作為一名三朝老将,她為何會做出這樣的動作呢?這其中又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呢?面對衆多媒體的聯合發問,範可新先糾正了大家的一個錯誤,她親的不僅僅是冰面,而是上面的“北京”字樣,之是以這麼做,完全是表達内心的感激和激動之情,而她同樣提到,希望年輕運動員能夠傳承短道速滑精神,繼續不斷進步,沖擊金牌。

“感謝我們強大的祖國能舉辦冬奧會,同時也感謝這塊冰場,能讓更多運動員在賽場上,在咱們祖國的冰面上展現自己。今天我們站在賽場上那一刻,就是全力以赴去拼去沖。短道速滑比賽的魅力就在于瞬息萬變,沒有誰絕對能赢。”說這話的範可新底氣很足,眼神中也透露着堅定。沒錯,作為當今這支中國短道隊最有經驗的老将,範可新12年的奧運經曆是其他人不具備的,而這支隊伍也在她的帶領下時隔12年,重新斬獲集體項目的獎牌。

那麼對于整個團隊,範可新有什麼要點評的嗎?她說:“對于中國短道這個團隊來說,我們在這屆奧運會上收獲了成長,我是第三次參加奧運會,曲春雨是第二次,韓雨桐也參加了兩次,還有兩位小将是首次亮相,我希望這是一種短道精神的傳承,我已經在國家隊12年了,希望有年輕人能夠接過這個接力棒,繼續去沖擊金牌,因為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目标。”3次參加冬奧會,範可新收獲了金牌,當然也有很多經驗,那麼作為一名老将,她是如何帶領年輕人不斷奮進并最終時隔12年再次斬獲集體項目獎牌的呢?“我覺得要多鼓勵大家,讓她們在走上賽場的那一刻不留遺憾,我不希望他們能走我這樣的老路。”

當被問到接下來是否還會繼續馳騁賽場的時候,範可新笑着說,在速滑賽場,有位50歲的阿姨還能參賽去争奪冠軍呢,自己才29歲。“對,我還是那句話,隻要國家需要我,國家隊需要我,短道速滑需要我,我永遠都會站在這裡。”有這樣的老大姐帶着這批年輕人,中國短道速滑的未來依然值得期待。

記者短評

向老将緻敬

範可新和武大靖,是中國短道速滑隊的兩位領軍人物,總體來講,給他們二人這樣的評價沒什麼問題,畢竟兩人都是奧運金牌獲得者。其實兩人還有另外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三屆老将,從索契開始,兩人并肩作戰直至今日。場上的兩人分别率領男女隊争金奪銀,場下的兩人是關系很好的朋友。家門口的這屆大賽,兩人再次起到關鍵作用,是各自隊伍中絕對的基石,12年的征途,請向老将緻敬。

過去的這個夜晚,範可新親吻首體冰面的一幕令人淚目,這是老将最真實的情緒表達,同時也是她對摯愛的短道速滑緻敬的一種别樣方式。金牌和冠軍是每位運動員所追求和向往的,但并非是衡量他們是否優秀的唯一标準,12年間,一直在不斷超越自己的範可新,雖然隻站到奧運最高領獎台一次,但并不能掩蓋她的光芒,兩次失敗的奧運之旅過後,她依然笑着站在出發點,這本身就值得尊敬。

4年前的平昌,武大靖揮拳慶祝的場景曆曆在目,4年後,他最終以B組冠軍的成績結束北京冬奧會的最後一項個人比賽,說不遺憾那是假話,但能在激烈競争且壓力重重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武大靖也對得起過去4年的努力和堅守,交出了一份還算令人滿意的答卷。和好友一樣,他的冬奧會之旅也并非一帆風順,經曆了高峰和低谷的他沒有讓大家失望,當然,大家也從未放棄過這個東北漢子。

不管這是不是兩人的最後一屆冬奧會,12年的艱辛付出,他們理應得到更多的尊重。

本版文/本報記者 張昆龍

來源: 北京青年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