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體會到我們所學的每一節的内容資訊量都相當的大,雖然我們隻聽了兩個小時,但是需要們花十個小時去細細品味和消化。
本次針對典型使用者和場景進行了學習,雖然聽過這些詞但是具體放一起還是感覺很多東西能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這一節的内容和我們之前學到的需求分析密不可分,它是一款軟體可以長久使用而不衰落的重要的因素,因為使用者才是支撐軟體走下去的唯一動力,當然這也關系到這款軟體的優劣性,根據我們前期的具體調研,如果需求分析做的充分完備,可以為後期的一些功能改善或者是架構改善提供很大的幫助。
在産品的開發過程中,我們經常需要描述一組典型的使用者,典型使用者不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應該是一個活生生的任務。是以典型使用者往往描述了一組使用者的典型技巧,能力,需要,想法,工作習慣和工作環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軟體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以自己使用産品的習慣和對軟體行業的熟悉程度出發設計,忘記了我們的軟體是給千千萬萬不那麼會使用電腦的人使用的。是以需要特别注意我們的使用者範圍——典型使用者。
僅僅完成這些還是不行的,我們還需要和這些典型使用者的代表進行交流,了解使用者,了解他們的工作方式和需要。那麼另外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和他們交流,在本環節中我設計了使用者場景,這是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事情,很少有過設計場景來實作我們的目标,從場景中可以得到我們僅憑想象得不到的内容,可以使我們更加了解使用者了解這個工程。從某種程度上這是我們成功的關鍵。
最後,就是我們功能驅動設計(Feature Driven Design,FDD)
那麼最後一個環節就比較清楚了,就是根據我們之前的調研和需求,現在來實作這些功能,重要的就是程式設計環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