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是第三學周,在之前第一二三四章的基礎上,對于建構之法這本書的編輯風格和内容已經有了大緻了解。接下來的研讀就會變得容易的多。這周我閱讀了接下來的五六七章,當然,在這幾章中也有許多的收獲,學到了很多知識。
一、閱讀内容
在第五章中,主要講了團隊和流程,了解了團隊模式和非團隊模式,在團隊的模式下,有主治醫師,明星,社群,業餘劇團,秘密團隊,特工團隊,交響樂團,爵士樂,功能團隊,官僚模式。開發流程中,認識了寫了再改模式,以及瀑布模型,這個模型是溫斯頓.羅伊斯在1970年論文中第一次提出的,這個模型是由系統需求,軟體需求,分析,程式設計,編碼,測試,運作這些步驟經過回溯形成的。了解了瀑布模型的适用範圍,它的各種變形,生魚片模型,大瀑布帶着小瀑布。認識了統一流程RUP,它的工作流包括業務模組化,需求,分析和設計,實作,測試,部署,配置和變更管理,項目管理,環境等。RUP分為四個階段:初始階段,細化階段,構造階段,傳遞階段。簡單了解了老闆驅動和漸進傳遞的流程,通過這些流程和模型的概念逐漸熟悉了軟體工程的工作的模式。
第六章中,主題是靈活流程,它是一系列價值觀和方法論的集合。了解了靈活開發的原則。完成靈活分為三步:1.找出完成産品需要做的事情-product backlog,2.決定目前的沖刺需要解決的事情-sprint backlog,3.沖刺。了解了靈活流程的問題和解法。靈活團隊的要求: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多功能型。在靈活總結中了解了它的經驗教訓。在沒看這一章之前對靈活流程這個詞沒有一點了解都沒有,通過對這一章的研讀,使我對靈活這個詞有了新的認識。
在第七章中,其主題是MSF,微軟解決方案架構,Microsoft solution framework的縮寫,了解了它發展的曆史,以及九條基本原則:推動資訊共享與溝通,為共同的遠景而工作,充分授權和信任,各司其職,對項目共同負責,重視商業價值,提供漸進的價值,保持靈活,預期和适應變化,投資品質,學習所有的經驗。了解了MSF團隊模型,了解了項目的角色。MSF團隊模型推動了不同利益代表在追求共同利益過程中的融合。了解了MSF過程模型,MSF靈活開發模式,此模式相比以前更強調與使用者的交流,重視品質,以及在實戰條件下的品質,精簡過程,直奔主題。了解到了MSF CMMI的開發模式,CMMI是capac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ed 能力成熟度模型內建的縮寫通過提議,激活等流程解決MSF中的缺陷問題。這一章主要學習了MSF相關的知識,使我受益匪淺。
二、個人感受
1.以前覺得對于軟體工程的過程沒有一點了解,覺得沒有很複雜,隻是加一些使用者的需求,做一下需求分析,增強軟體的使用功能這些事情,現在通過對這幾章的研讀知道了其實這其中大有玄機,在這裡面有許多經典的模式,在各個環節都需要規範,這樣才能在各個流程中實作團隊合作,提高效率。
2.以前對于一些專業術語一點都不了解,例如靈活,MSF等,現在不止知道了它的含義,對它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項,使用範圍都有了了解,這對我以後遇到的工程會有很大的幫助。
這幾章使我收獲了很多知識,增加了我對軟體工程的興趣,我會一直堅持認真研讀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