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奧之城|舉起隧道盡頭那束光

雙奧之城|舉起隧道盡頭那束光

▲姬烨參加冬奧會火炬傳遞。新華社 供圖

作為一名雙奧媒體人,新華社記者姬烨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還是一名志願者,作為國家奧委會代表團(NOC)的團長助理參與志願服務,服務地點設在鳥巢驿站。姬烨認為,正是這次服務令他跟奧運會有了一種不解的緣分。“我記得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當晚,我跟代表團團長一起,聽到倒計時的聲音,看到煙花綻放,感覺很震撼。”

2009年,姬烨畢業後毫不猶豫報考了新華社,成為一名體育記者。如果沒有奧運會,他想自己可能會選擇其他行業。

進入新華社從事體育報道,讓他與北京2022年冬奧會有了更多機緣。2022年2月4日上午,姬烨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參加了冬奧火炬傳遞。作為近年來一直跟蹤報道冬奧籌辦的記者,能夠在冬奧會開幕日成為火炬手,他感覺非常幸運。

作為一名記者,姬烨全程采訪了冬奧火炬從征集設計方案、到深化修改、再到最終釋出的全過程;也報道了冬奧火種在希臘成功采集,以及國内的多場火種展示活動。但在火炬傳遞這一天,當他與前面的火炬手完成傳遞,如此近距離地看着奧運之火,并親手舉起火炬向前奔跑時,仍然十分激動。

冬奧火炬傳遞一共持續3天,共有約1200名火炬手。其中,冬奧閉環内的火炬手約50人。和他乘坐同一輛車前往火炬傳遞點的大多是國際奧委會委員,其中包括俄羅斯“撐杆跳高女皇”伊辛巴耶娃、南韓乒乓球名将柳承敏、曾擔任國際奧委會裡約奧運會協調委員會主席的納瓦勒·穆塔瓦基勒等。姬烨告訴他們,自己是一名新華社體育記者,還給他們介紹了火炬設計的背後故事。當他們聽說冬奧火炬設計靈感來源于一片落葉,上面的花紋既有2008年奧運會的祥雲,又有代表冬奧會的雪花時,紛紛拿起自己的火炬,仔細研究起來。

姬烨認為,是一代代新華人的不懈努力,新華社才能在2019年成為國際奧委會認可的國際通訊社。此次冬奧會,新華社派出380餘名采編人員參加北京冬奧會報道,160餘名記者進入閉環采訪。“我有幸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向世界講述北京冬奧會的故事,記錄下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

此次冬奧會,在媒體服務創新方面,姬烨參與了Info系統的搭建,并創新建構了一系列媒體服務工作,“比如,在Info系統上提供視訊的直播點播,包括線上提問這種環節,可以讓記者不用到釋出會現場,就可以采訪。”

如今,随着冬奧會賽事的展開,姬烨仍在不懈努力着。

來源 冬奧會刊

編輯 韓烨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