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羽生結弦家世背景曝光:一個真正被愛過的人是怎麼樣?

羽生結弦家世背景曝光:一個真正被愛過的人是怎麼樣?

一張聚焦于生活裡的智慧、溫暖的桌子

不知不覺,冬奧會賽程已經過半。

短短八天,我們認識了無數優秀且努力的國内運動員,如果要問這段時間裡大家最喜歡的國内運動員,答案或許有很多。

但我相信,如果要問大家最喜歡的國外運動員,包括我在内,很多人的答案,都會是羽生結弦。

羽生結弦家世背景曝光:一個真正被愛過的人是怎麼樣?

沒辦法,這個27歲的小夥,實在太圈粉了。

賽場上,他是絕對實力派,是66年來首位蟬聯奧運金牌的花滑男單選手,也是花樣滑冰男單項目曆史上第一位超級滿貫獲得者。

羽生結弦家世背景曝光:一個真正被愛過的人是怎麼樣?

各種獎項和冠軍,幾乎拿到手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羽生結弦家世背景曝光:一個真正被愛過的人是怎麼樣?

就連常年吝啬于贊美之詞的“冰上皇帝”普魯申科,都曾這樣評價過羽生結弦:

“真正強大的選手不是隻赢得一次比賽,而是可以做到連勝……但令人贊歎的是羽生卻能做到這一點。”

羽生結弦家世背景曝光:一個真正被愛過的人是怎麼樣?

他的存在,甚至推動并引領了花樣滑冰項目的發展,把花樣滑冰全面拉進“真四周跳”時代,毫不誇張地說,他對花滑所做的貢獻,已經毫不遜色于喬丹之于籃球。

更要命的是,在拿到這麼多榮譽之後,他并沒有就此止步,反而是把輸赢置之度外,在本屆冬奧會上,繼續沖擊人類的極限——阿克塞爾四周(4A)跳躍。

羽生結弦家世背景曝光:一個真正被愛過的人是怎麼樣?

如此閃耀的一顆體育之星,他本有權利睥睨花滑界,然而在冰場下的他,卻又是那樣謙遜有禮,溫柔低調。

為了不打擾隊友采訪,他俯下身子,匍匐通過錄影機的拍攝地點。

羽生結弦家世背景曝光:一個真正被愛過的人是怎麼樣?

看到中國隊員把國旗拿反了,他熱情地上去幫忙調整。

羽生結弦家世背景曝光:一個真正被愛過的人是怎麼樣?

比賽結束後,他還會幫着冰童一起整理場地。

羽生結弦家世背景曝光:一個真正被愛過的人是怎麼樣?

既有實力,又具人品,這樣一個寶藏男孩,受到整個世界不分國家與性别的青睐,自然是情理之中。

羽生結弦家世背景曝光:一個真正被愛過的人是怎麼樣?

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冰上王子,在童年時期,卻也不過是一個家境平凡、性格倔強的小男孩。

而如今他身上的這些優質、美好的閃光點,正是由他的家庭所培育出來的。

羽生結弦出生在日本東北部的宮城仙台,父親羽生秀利希望他長大後可以像弓弦一樣張弛有度,是以起名為“結弦”。

父親是學校裡的教導主任兼棒球教練,母親是家庭主婦,家庭條件一般。

羽生結弦一開始接觸滑冰并不是因為父母希望他掌握這門技能,而是他身體孱弱,還患有先天性的哮喘,不能去有吸煙的場所,而滑冰場就天然适合。

是以,父母安排他學滑冰,是沖着讓羽生結弦增加抵抗力,強身健體去的。

開始滑冰之後,羽生結弦就展現了自己強大的天賦,很短的時間内就能在滑冰場自由地滑動起來。

羽生結弦家世背景曝光:一個真正被愛過的人是怎麼樣?

但大家都知道,天賦歸天賦,一旦難度上升或者重複訓練,孩子很容易就會産生厭煩和抵觸的心理。

羽生結弦也不例外。

他的教練坦言:“我覺得有一半時間他是不情願的。比起滑冰,跟爸爸玩棒球的時候看起來開心多了。”

滑冰這項運動的資金投入很大,他的家庭條件不好,再加上羽生結弦貪玩喜歡新奇的東西,是以他訓練的時候,總是不太情願。

有一次,他因為調皮和抱怨觸怒了教練,教練發了大火,喊着:“不想練就回去!”把羽生結弦趕回了家。

闖了這麼大的禍,自然瞞不過家裡。父親很快就知道了事情原貌。

許多家長看到孩子這樣,或許都會狠狠地教訓自己的孩子一頓,覺得明明家裡這麼拮據了,花這麼多錢送你去滑冰,你不光不領情,還要惹教練生氣,真讓人失望!

可是羽生結弦的父親卻沒有這麼做,而是讓羽生結弦坐到他身邊,鄭重地問了他一個問題:

“你是真心喜歡滑冰嗎?”

少年思考良久,認真回複:“有點讨厭,我不想再繼續了。”

父親聽後笑了:“如果讨厭滑冰的話,放棄也是可以的啊。”

父親同意孩子放棄,乍一看很荒唐,可仔細一想,卻又無比溫柔寬容。

他并沒有責怪羽生結弦不體諒家裡的難處,也沒有嚴厲地批評和逼迫羽生結弦堅持,而是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即使是放棄也不會責怪他。

然而,父親同意他放棄之後,讓羽生結弦有了更多冷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機會。

沒過多久,羽生結弦開始思索自己的内心,他發現自己是真正喜歡滑冰的,隻是背負了太多别的東西,于是重新踏上了冰場。

在後來的一次采訪裡,羽生結弦曾說,如果一開始父親逼迫他堅持的話,他可能不會喜歡上滑冰,更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羽生結弦家世背景曝光:一個真正被愛過的人是怎麼樣?

正是因為父子之間寬容對等的關系,給了羽生結弦更多的張弛空間,讓他能夠沒有負擔去決定自己的人生,進而看清了自己的内心。

在羽生結弦的成長路上,除了父親的寬容,還有母親的陪伴。

對羽生結弦的滑冰夢,母親由美向來是無條件支援,即使沒有條件,她也會拼盡全力地創造條件支援他。

家裡經費緊張,母親就手動為他縫制比賽服,直到羽生結弦在冬奧奪冠前,他的比賽服幾乎全部出自母親的手。

羽生結弦家世背景曝光:一個真正被愛過的人是怎麼樣?

高中時,母親遠赴加拿大陪讀陪練,制作一日三餐,隻為了讓吃不慣西餐的羽生每天都能吃到家鄉的味道。

羽生結弦家世背景曝光:一個真正被愛過的人是怎麼樣?

剛踏入職業賽場時,羽生結弦的教練并非專屬,不能每次比賽都陪他一起參賽,然而母親卻幾乎從未缺席,總是會坐在場邊看台的角落支援着他。

日本仙台大地震,羽生結弦的家鄉被摧毀,他的家也損失嚴重,沒有錢繼續滑冰,而羽生結弦也一度覺得自己不應該繼續滑冰。

最後,還是他母親站了出來,在鼓勵之餘,四處輾轉為他聯系冰場,用60場赈災義演換來了羽生繼續練習的場地。

而且羽生的學業也沒有落下,以優異成績考入了日本早稻田大學。

父母這樣全力以赴的陪伴,無條件的支援和愛,造就了羽生結弦的堅韌,以及面對“不可能”時敢于挑戰的勇氣。

是以,即便是挑戰人類極限的4A,他也沒有任何負擔。

雖然最後挑戰失敗有些遺憾,他卻并沒有過多的沮喪,而是笑着說:“今天被冰給讨厭了。”

羽生結弦家世背景曝光:一個真正被愛過的人是怎麼樣?

對這個出身平凡的大男孩來說,被父母愛過的這一生,就是他所有的铠甲,也是他所有的武器和财富。

羽生結弦家世背景曝光:一個真正被愛過的人是怎麼樣?

其實,不僅僅是羽生結弦。

在這次冬奧會的賽場上,那些我們熟知的,優秀的運動健兒們,他們背後,也都有着一群溫柔地愛着他們的父母。

谷愛淩的母親說:“你不必需要上斯坦福,你上什麼學校,隻要你自己特别喜歡,但是更重要的是,一輩子都不放棄學習。”

金博洋的母親,金博洋剛被陳秀靜教練收下時,其實年齡已經有些晚了,但她推掉一切聚會旅遊逛街的活動,準時做各種工作,赢得了教練的尊重,引導金博洋走上了一條更正确的路。

還有蘇翊鳴的母親,給了蘇翊鳴最大程度的自由,把做童星還是練滑雪的選擇權交給了蘇翊鳴自己,讓他自己選擇想要走的路。

發現了嗎?幾位奧運新星或許家境不同,成長的地區也不一樣,但他們的父母卻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同一種愛與支援的方式。

他們的愛,是真正建立在平等的關系上。

他們沒有逼迫孩子成為他們想要的樣子,也沒有用自己的辛苦付出去情感綁架孩子,而是做一個不動聲色的擺渡人。

他們對孩子傾注的愛,就像是在教孩子騎自行車,為他們把好方向,扶起不小心摔倒的他們,一路陪伴引導,直到在越發寬闊的大路上,看着孩子成為最想成為的自己。

冬奧期間,有很多家長看了羽生結弦、谷愛淩等等優秀的奧運冠軍的成就之後,也對自己的孩子躍躍欲試。

可是,他們光看見了羽生結弦、谷愛淩們有多刻苦努力,卻沒看見,這份努力,全然不是“逼”出來的,而是“愛”出來的。

很多家長很容易陷入一種自我感動之中,認為自己現在做的就一定是對的,孩子将來會感謝自己。

可他們忘了,孩子更需要的是引導和不動聲色的影響,而不是強制逼迫或者自我感動。

我記得前段時間有一條熱搜微網誌,一位母親為自己八歲的兒子訂了一個生日蛋糕。

蛋糕本來是孩子最愛的皮卡丘造型,可母親卻為了提醒兒子好好複習學業,把蛋糕改成了插滿了課本和作業的造型。

羽生結弦家世背景曝光:一個真正被愛過的人是怎麼樣?

她滿心歡喜的把蛋糕帶給兒子,想讓孩子看到媽媽的苦心,可結果孩子看到了,卻氣得崩潰大哭起來。

羽生結弦家世背景曝光:一個真正被愛過的人是怎麼樣?

這對母子的故事,其實隻是很多中國式家長和子女關系的一個縮影。

很多父母隻知道一味地按照固有認知去教育孩子,卻不知道對孩子的傷害有多深。

在“打擊式教育”中長大的孩子,“總是拿别人家孩子對比”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在“道德綁架”和“自我付出式”感動中長大的孩子,先天就折斷了翅膀。

你或許曾聽過類似的話:

“我為你放棄犧牲了那麼多,你為什麼就不能再努力一點?”

“你看XX同學可以考100分,你為什麼就不能?”

“你做得(考得)這麼差,還想我鼓勵你?你不撒泡尿照照鏡子?”

心理學治療師Susan Forward在《情感勒索》一書中,将這樣的軟性精神PUA,定義為了情感勒索:

也就是說,家長是在利用孩子與自己之間珍重的情感關系,去操縱孩子犧牲個人需求,以達成自己的需求。

可是,這樣的勒索,情感綁架,甚至是打罵,或許不會讓孩子恨你,但一定會讓孩子恨自己,活成一個被内疚驅動的人。

長大之後,他們先天就失去了内驅力,總是沒有自信,總是生怕自己哪裡又沒做好,辜負了他人的期待,甚至會産生自己是父母累贅的想法。

而那些被父母溫柔且真正愛過的孩子,他們的驅動力,是帶着希望和愛的紅色。

他們知道前路無論是荊棘還是汪洋,父母都會在自己身後無條件支援自己,他們覺得自己值得被愛,也能更大膽自信去愛别人。

是以,他們能夠從容、無畏,更加驕傲地踏上屬于自己的人生。

愛、尊重、溫柔和陪伴,永遠是孩子最強大的驅動力,也是孩子能從父母手中接過的,最值得珍藏的寶物。

學會正确去愛,是每對父母與孩子一輩子最應該去學習的課題。

鄭重提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