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大話西遊》在香港上映,5400萬的票房隻夠收回成本。而北京40萬的票房更是讓《大話西遊》背上了爛片的罵名。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那個年代的觀衆難以接受周星馳天馬行空的改編。至于影片中的内容,觀衆更是沒能看懂。
1999年到2000年,網際網路開始在國内盛行,那一批80後的學生成了第一撥網絡弄潮兒。
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大話西遊》再次走進了人們的視線中。
這一次,觀衆的反應與之前截然相反,人們不僅開始接受周星馳無厘頭式的搞笑,甚至還開始研究起周星馳在這部電影中想要表達的情感。
随着人們的研究,大家發現這部《大話西遊》中,周星馳表達出了一種“愛而不得”的感情。正如網友們所說的,“放下金箍救不了你,戴上金箍愛不了你”,這就是至尊寶和紫霞的愛情故事。
再加上片尾曲《一生所愛》,《大話西遊》在人們心目中也從一部無厘頭搞笑電影變成了一部愛情電影。
在《大話西遊》中,紫霞仙子曾說過一句話,那就是“無論明不明白,我已經不是神仙了,我隻明白一件事,愛一個人是那麼的痛苦。”
也許這才是周星馳想通過《大話西遊》說的話吧!那個時候誰也想象不到,這部電影中的愛情故事會成為周星馳人生中感情生活的一個縮影,愛而不得,多麼痛苦!
可讓周星馳想不到的是在多年以後,有一部名為《大話西遊之緣起》的電影竟然将紫霞和至尊寶的愛情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号。
《大話西遊之緣起》是由一位名叫董偉的導演自編自導的,他不僅在這部電影中給紫霞和至尊寶牽了一條三世後的紅線,還從自己的角度重新诠釋了“齊天大聖”的定義。
《大話西遊之緣起》的故事主線很簡單,紫霞是一個燈芯,她要找到自己的點燈人。機緣巧合之下,她看到自己的點燈人是齊天大聖,于是她就用月光寶盒找到了至尊寶。
可至尊寶就是齊天大聖嗎?影片中沒有交待。但編劇用一句話解釋了這一切,那就是“齊天大聖隻是個名字,誰都可以是齊天大聖”。
沒錯,編劇就是想告訴大家,紫霞要找的齊天大聖不是一個人,齊天大聖隻是愛她的那個人的名字,僅此而已。
除了這句話之外,影片中還有一句話,更像是說給像周星馳一樣執着的人聽的。
“随緣變化,執着是苦,放下是樂。”
周星馳就是一個執着的人,拍戲執着,感情執着。是以影片外的周星馳是不快樂的,他放不下的東西太多了。
在這部電影中,至尊寶曾經遇到過一個算命人,他請算命人幫他和紫霞算了一卦。算命人給他和紫霞畫了一顆心,并說第三世他們會再相遇。
随後鏡頭切換到旁邊的一個攤位上,攤位上有一個月老的神像。這也就是暗示着三世後,至尊寶和紫霞會在一起。
看到這一幕後突然有個感覺,《大話西遊之緣起》才應該是周星馳版《大話西遊》的續集。這樣的話,紫霞和至尊寶就已經經曆了兩世的磨難。下一世,他們就可以在一起了。
《大話西遊之緣起》中最為經典的一句話就是“我一直想把你變成我喜歡的樣子,可我早已離不開你現在的樣子。”
雖然這部電影的搞笑和制作方面比不過周星馳版的《大話西遊》,也沒有那麼多大牌演員、明星,但編劇真的對《大話西遊》的故事研究的很深刻,也做出了他想要的最圓滿的改編。
更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劇情合理,有因有果,還秉持了周星馳的那種深沉,沒有将愛膚淺化。
同樣是愛而不得,《大話西遊之緣起》給了觀衆希望。同樣的《一生所愛》,卻帶給人們不同的感覺,也許這就是希望的力量。
最後想說片尾曲《祈緣》真的好聽,整部電影的配樂都很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