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跟人們日子越過越好有關,最近古玩這一行可謂是大熱,老百姓們沒事就喜歡蹲電視機前看一看古玩鑒定類的節目,既增長了知識,又開闊了眼界。最重要的是,萬一碰到自家恰好有這麼一件古董,那可不就是發了嗎?

古玩的大熱帶火了一批在此方面深有建樹的專家,比如說馬未都。不知道大家聽說過《百家講壇》沒有,這是央視台主辦的一個關于曆史方面的節目,用風趣的語言講述一些古代的風俗人情,這些年來積攢下了不少口碑,馬未都正是《百家講壇》的主持人之一。
除了《百家講壇》外,馬未都還主講了一系列關于古玩、曆史方面的節目,比如說《馬未都說收藏》系列。他還是名作家,專寫古玩方面的書籍,曾登上過“2008第三屆中國作家富豪榜”,排在第5位。并且,馬未都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觀複博物館,正是他所建。
既然都能開私人博物館了,馬未都的藏品肯定不少。的确,他也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收藏家之一,關于他收藏的文物還有不少趣聞,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那麼多古董,肯定不是馬未都變出來的,也得他自己去收;但他平常又很忙,就隻好委托中介去幫自己聯系一下。
有一次一個中介找上馬未都,說他想收的東西有眉目了,那個賣家手裡挺多件貨的,什麼瓷碗、瓷瓶之類的,加起來隻要360塊,問馬未都要不要去看看。馬未都當時剛好得空,便說那就一道走着吧。
馬未都到了賣家家中看了貨,覺得成色的确都還不錯,便沒想着還價,打算一口價買下。在當時360可不算一筆小錢,賣家看到馬未都這麼幹脆,反而不想賣了,想留着擡擡價。但畢竟這幾件瓷器沒經過具體鑒定,馬未都也不想被人當作冤大頭,就轉身直接出門,不打算讓賣家坐地起價。
倒是中介覺得挺不好意思的,就問馬未都:“剛那幾件當中,哪個最不值錢?”馬未都答道:“那個白瓷小碗吧。”中介笑了下跟馬未都說:“您看着,我保管給您将那幾件瓷器原價收回來,隻是那個小碗得犧牲下。”馬未都不解其義,便幹脆跟着中介又回到賣家家中,想看看中介到底怎麼解決這事。
隻見那中介拿起那件白瓷小碗,一副想要仔細再看看這幾件瓷器值不值這個價的模樣,卻直接一個松手,碗,摔碎了。賣家這下子可心疼的不得了,中介笑眯眯的說:“哎呀這可多不好意思啊,碗都給您摔碎了,怕是賣不出好價錢了。要不我顧客行行好,還是原價都給您收了呗?”
賣家聽罷,隻得無奈的答應了,搖頭說:“你這中介可真是太狠了。”中介被這麼刺了一句,心态反而挺好,跟賣家說:“您下次如果肯好好做生意,我保證還是能帶人來一口價不還,還不給您摔幾個碗。”
是以說,做生意最好還是誠信為好。大家都想多賺錢,但君子愛财,取之有道,已經談好了價錢又坐地起價,也怪不得别人怼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