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虎年新春北京冬奧别樣邂逅:“藝”起向未來

壬寅虎年逢冬奧,這樣一場别樣的“邂逅”,注定讓今年春節的年味更加濃厚、更有獨特魅力,“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中國人留下了新年與冰雪相約的浪漫記憶;有朋自遠方來,在表達“一起向未來”美好願望的同時,中國與世界共奏“冰與火之歌”,共享美美與共的中國年。

近年來,在美術館裡過大年,已成為一種新年俗。今年全國多地的美術館、博物館更是冬奧和新春的音符齊聲奏響,紛紛推出特色十足的文化活動,奧運元素無疑成為最大亮點。

01

春節加冬奧 特殊的年味

“冰墩墩”“雪容融”走進北京中軸線、傳統剪紙剪出首鋼滑雪大跳台、水墨呈現冰雪運動之美……作為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文藝局、中央文明辦一局、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承辦的“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美術創作征集展示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春節期間在北京組織開展的“賞年畫過大年”活動,即通過“新年畫·好年華”展覽展示、“品年畫·迎新春”群衆文化活動、“享年畫·促消費”等方式,讓廣大市民群衆繪年畫、講年畫、賞年畫、尋年畫、樂年畫。“此次年畫展示活動就像春晚一樣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是以我願意将其稱為美術界的‘春晚’。”在民間美術研究學者廖開明看來,讓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重回百姓家,并實作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其文化意義重大而深遠。

從全國範圍組織征集、遴選出的270餘幅重點年畫作品,涵蓋了小康生活、農業豐收、節慶吉祥等内容,其中就包括廣大專業美術工作者和市民群衆圍繞冬奧和中軸線主題創作的幾十幅年畫作品。在“藝繪冬奧”特色闆塊,晶瑩的雪花、奧運五環标志、冰雪運動場景等冬奧元素在展品中随處可見。由吉兔坊插畫團隊集體策劃繪制的“冰雪北京”系列新年畫将非遺兔兒爺與冰雪運動相結合,15幅作品分别展示了冰壺、冰球、速滑、雪車、高山滑雪、冬季兩項等冬奧項目,件件充滿傳統味道和時尚動感。在“最美中軸線 溫暖中國年”特色展區以及冬奧村、冬奧城市文化廣場指定區域也都融入年畫元素、年畫作品,打造冬奧裡的年畫展和中軸線上的年畫展。一幅幅充滿年味、飽含溫度、鮮活生動的年畫浸潤着人心,充分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散發的新時代魅力。

在中國美術館,與冬奧相關的活動、奧運題材的美術作品,都受到了觀衆的熱烈歡迎,據中國美術館相關從業人員透露,7天長假期間的門票早在節前就已全部約滿。春節前,在“和合迎冬奧”冠軍詩詞吟誦與書法作品展啟動儀式上,王春露、張會、楊淩、張湘祥四位奧運冠軍齊聲吟誦體育詩詞,為北京冬奧會送上深深祝福。展廳中,由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創作的書法作品《和平》格外引人注目。現場還展出了多幅名人書畫作品,如著名畫家黃永玉的畫作《益鳥也》,以及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為冬奧寫下的書法作品“九流通萬國,四庫澤千秋。和合迎冬奧,同心繪地球”等。展出的書法作品均由作者捐贈給“中國冰雪運動項目青少年普及與培養計劃”公益活動。

虎年新春北京冬奧别樣邂逅:“藝”起向未來

▲ 觀衆在中國美術館欣賞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油畫作品《體育強國,夢想激蕩》

虎年新春北京冬奧别樣邂逅:“藝”起向未來

▲ 跨越(雕塑) 2021年 章華

以“生命之光”為主題的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通過世界繪畫和雕塑等當代視覺藝術,從美術的角度诠釋奧林匹克精神和人文奧運理念,對烘托營造北京熱烈的冬奧氛圍起到積極作用。作品中有的歌頌拯救生命的白衣天使,有的贊美挑戰極限的冰雪健兒,有的反映幸福生活,有的表達理想追求,也有的反映對人類共同命運和生命終極意義所進行的思考。“美術再次成為了連接配接戰勝疫情與奧運精神間的橋梁,彰顯出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底色。這些有溫度、有深度的作品驅散了嚴寒,在觀衆中産生強烈反響和共鳴。”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說。

此外,北京畫院的“聚焦——2022北京冬奧會國際版畫交流展”、中華世紀壇的“印記冬奧——大衆篆刻作品展”、首都博物館的“傳承超越——雙奧之路中華體育文化展”、中國科技館舉辦的“冬夢飛揚——中國科技館科技冬奧主題展覽”、在天津美術館亮相的“決戰冬奧會 相約在北京”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主題展、上海中華藝術宮的“美之飛揚 共築夢想”體育題材美術作品線上展、遼甯省博物館的“逐夢冬奧——冬景繪畫暨體育文物特展”、深圳美術館展出的“生·生——楊剛藝術作品展”,都在新年期間與廣大觀衆見面。這些展覽向世界生動地講述了中國體育發展的故事,展現了奧林匹克競賽的精彩場景與奧運健兒的精神風貌,以美為媒,闡發“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競技和奧林匹克文化之美。

02

“藝享”傳統虎文化

壬寅虎年春節自然離不開虎文化、虎藝術。關于虎,人們在曆代傳承中編織出許多動人的故事和傳說,形成了各式各樣的生肖習俗和極具特色的虎文化,留下了豐富的文物遺存。在新春佳節,各大博物館、美術館遴選了與虎有關的文物和藝術品,讓觀衆盡享傳統中的虎文化。

虎年新春北京冬奧别樣邂逅:“藝”起向未來

▲ 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瑞虎佑安——二〇二二新春展”

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瑞虎佑安——二〇二二新春展”選擇的展品上起商代,下迄21世紀初,既有金玉璀璨、精工細作的貴胄用器,亦有粗陶灰瓦、樸拙可愛的市井遺存,品類豐富,從信仰禮制、曆史文化、藝術生活等方面系統展示虎的曆史、文化和與虎有關的節俗信仰。其中七成以上的展品為首次展出。威嚴的虎、勇猛的虎、頑皮的虎、吉祥的虎,這些虎的圖騰寄托了人們太多美好的願景。

上海博物館聯袂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舉辦的“虎笑寅年——中日虎年迎春展”,展出了10件文物(含線上展品),包括上海博物館甄選的6件精品文物,以及來自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的4件交流文物。金代黃地黑彩雁銜蘆葦紋虎枕、西漢鎏金虎鎮、金代秋山玉飾以及兩件江戶時代伊萬裡青花大盤……這些文物中的虎形象大多溫和可親,充滿着别樣的想象意趣。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表示,展覽以“虎笑寅年”為題,希望傳遞中華民族的韌性——以笑意化解凜冬的寒冷,以笑容增強彼此的心手相連,以笑聲宣示對明天更美好的堅信。

除了虎年主題文物展,一場以“激情冬奧·福虎迎春”為主題的漫畫展在春節前夕亮相浙江展覽館,這也是浙江省文聯“在‘浙’過個文藝年”系列活動之一。在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如何用漫畫藝術展現出新時代的繁榮畫卷,漫畫家們積極行動,在短時間裡完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漫畫盛宴。浙江和上海都擁有着深厚的漫畫曆史,在當代更是湧現出了諸多漫畫名将。“福虎迎春”闆塊再次聯袂滬上“漫畫老阿哥”,兩地70餘位漫畫家共同繪制千姿百态的“福虎”作品100幅,他們既有巧妙構思,又有寫實寫意,力求畫出新意趣、新視界,正可謂虎虎生威,紅綠江南。值得一提的是,在展覽結束後,100幅“福虎迎春”作品将帶着漫畫人的美好祝願,以公益惠民的形式,無償進入尋常百姓家。讓藝術走進生活,是每一位漫畫人的初衷,也是本次展覽的意義所在。

壬寅虎年新春,還有一道喜慶而精彩的文藝大餐在雲端亮相,這就是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百虎齊賀歲·民藝創新展”暨“文藝兩新”中青年民間文藝家作品展。展覽共展出來自全國的民間藝術工作者、藝術家、設計師和藝術院校師生的634件套作品,涵蓋了民間藝術品、以虎為題的藝術設計作品以及衍生文創品,共計1034隻虎的形象呈現其中。從曆史文化、民間藝術、藝術創作和設計轉化的多種次元建構起“百虎齊賀歲”的新年圖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張錩表示,展覽既通過曆代虎形态遺存,追溯其淵源曆史,又在當代語境中展現不同地域文化的生肖虎,更呈現守正創新的當代民間藝術家們充滿想象和智慧的生肖虎的原創之作。這些作品都内蘊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着豐富的文化觀念和審美追求,蘊含着一段記憶、一個故事、一種體驗,從中可以意會“心與物化、意與象合”的藝術魅力。

03

助力平安過年 對接百姓生活

為響應居家過年、就地過年的号召,過一個平安、健康、歡樂、祥和的春節,不少博物館、美術館采取了微信公衆号和抖音号預約線下展覽的方式,并且尤為注重線上活動策劃,精心籌備了豐盛的“雲上”文化大餐,市民群衆足不出戶就可以欣賞優秀的美術作品,參加線上互動,與創作者、專家學者一起賞析優秀傳統文化之美。

虎年春晚和北京2022冬奧會頻頻出現的中國青綠山水畫元素,讓國人甚至全世界驚歎中國文化那超越時空的魅力,春晚亮相的舞蹈詩劇《隻此青綠》以《千裡江山圖》為藍本,動靜之間,定格千載青綠,舞出如詩如幻之無限江山。而北京2022冬奧會賽場上也出現了美輪美奂的一抹“青綠”——中國冰舞運動員王詩玥和柳鑫宇身着的自由舞比賽服,創意同樣源自中國青綠山水畫,男伴為山、女伴為水,繪上中國古典紋樣,取青山綠水之意向。

虎年新春北京冬奧别樣邂逅:“藝”起向未來

▲ 桃花源圖(國畫) 李含渼 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以此為線索,廣州藝術博物院在春節期間特别策劃公教專題,通過賞析館藏的古代青綠山水名作,如清代李含渼的《桃花源圖》等,向公衆普及青綠山水小知識,引導公衆暢遊青綠桃源仙境。不止于青綠山水,廣州藝博院還從“藝海藏珍——廣州藝術博物院藏曆代繪畫精品展·人物篇”中撷取古畫中的“神仙姐姐”形象,向公衆呈現中國古典女性或淡雅清秀,或幽娴貞靜,或伶俐活潑的萬千姿态。

為了拓寬廣大市民的藝術視野,增添新春氣象,關山月美術館推出了“新春關館雲課堂”活動,與觀衆互動。館長教你畫萌虎、名師帶你制作一幅自己的守護虎、藝術家為觀衆講述歲朝圖的年味等“雲課堂”深受觀衆喜愛。受生态冬奧紀錄片《冬奧山水間》主題“冬奧之美,在山水之間”的啟發,江蘇省美術館從館藏作品中梳理出了一部分表現雪景主題的中國畫、油畫、版畫等,邀請市民一同線上“賞雪”,體味中國畫中極具文化韻味和藝術魅力的雪景水墨。陝西曆史博物館以館藏文物“戰國錯金杜虎符”為核心展品,推出線上展覽“虎年看虎符——陝西國寶特展之杜虎符展”,觀衆可以通過互動遊戲深入了解杜虎符的相關知識,并根據自己對杜虎符的認識布置屬于自己的獨家展廳,最後将這份新年的新體驗分享給更多的人。

2月5日,是農曆春節“破五”,出門訪親、開門迎客的好日子。在藍天的映襯下,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旁邊的磚紅色淩空“多寶格”建築——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館)正式開館,标志着大陸又新增一處代表國家和首都文化形象、彰顯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氣象的重要文化地标。開館之作“中華瑰寶”展覽與場館珠聯璧合、相得益彰,是北京冬奧會期間一項重要文化内容。展覽策劃不乏亮點,不僅突出了展品的文化内涵與藝術魅力,同時尋找與百姓生活的交集,增加了許多互動環節,如大量的音像視聽、非遺傳承人表演等,讓傳統文化更加鮮活、生動。

從仰韶文化器物中的一枚指紋開始,以彩虹的顔色為延伸,中華瑰寶的大門已經打開,站在這嶄新的起點上,相信藝術會在新的語境中創新、轉換、生長,藝術機構會在不斷的打拼中建構、審視、探索,“藝”起向未來!

2022年2月13日《中國文化報》

第1版刊發特别報道

《虎年新春北京冬奧别樣邂逅:“藝”起向未來》

責編:陳曉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