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南京博物院 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侯莊組墓地位于江蘇省揚州市城北鄉,是一處沿用時間較長的古代墓地。此次發掘共發現10座漢代墓葬和160座晚唐五代墓葬。其中晚唐五代墓葬排布規律,具有公共墓地性質。這批墓葬的發現為研究古代揚州城市規劃、墓葬習俗、社會風貌等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關鍵詞:揚州 漢代 唐 五代 公共墓地

侯莊組墓地位于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城北鄉三星村境内,現物港路以南、秋實路以北、三星路以東、太平路以西(圖一)。地理坐标為北緯32°26 10,東經119°27 30,海拔約15米。總用地面積107749平方米,屬于黃色黏土堆積形成蜀岡丘陵地帶,地勢高亢,起伏較大。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佳家花園第五期安置房建設工程對地塊進行了先期考古調查、勘探和考古發掘。現将這批墓葬簡報如下。

本次發掘共清理墓葬170座,大緻分為東、西兩個墓葬區(圖二)。地層堆積主要包括兩層。

層,距地表0~30厘米,為近現代堆積,含植物根系及垃圾堆積。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一 侯莊組墓地位置示意圖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二 墓葬總平面圖

層,距地表30~60厘米,為淺灰色黏土層,土質較緻密,顆粒物較細小。漢代和唐五代時期墓葬均開口于層下,但少見打破關系。

層下為生土,距地表60厘米以下,黃褐色黏土,土質緻密。

由于這批墓葬年代跨度較大,故分為漢代和晚唐至五代兩個階段加以介紹。

一、漢代墓葬

(一)墓葬形制

此次發掘的漢代墓葬共10座,大多位于墓葬區東部,分布較為集中。墓葬方向接近正東西和正南北兩個方向。絕大多數為中小型墓葬。按照墓室構築方式,可将墓葬分為磚室墓和豎穴土坑墓兩類,以豎穴土坑墓為主。現以部分典型墓葬為例介紹如下。

1.磚室墓

1座。M73,由墓道、主墓室、耳室組成。墓葬上部早期被盜,隻儲存底部一部分。墓葬全長6.55、寬1.78、殘高0.53米,墓向97°(圖三)。墓道近長方形,略彎。長2.3、寬0.76~0.94米。墓室為長方形。長4.25、寬1.34米。耳室為長方形。長0.98、寬0.67米。墓磚三橫一丁砌築,底部鋪席紋磚。磚素面無紋,規格26×12.5×2.3厘米。墓室中部随葬器物7件,有銅錢若幹、紅陶罐3件、煤精羊1件、鐵劍1件及硬陶罐片若幹。鐵劍殘損嚴重。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三// M73平、剖視圖

1.銅錢 2—4.紅陶罐 5.煤精羊 6.鐵劍 7.硬陶罐片

2.豎穴土坑墓

共9座。平面呈長方形,在坑口底部放置木椁、木棺等葬具,設定頭廂等墓葬内空間。其中M149、M150殘毀嚴重,埋葬人數及棺椁結構不詳。其餘7座墓葬按照埋葬人數分為合葬和單人葬兩種形式。

(1)合葬 1座。在墓葬内木椁上并列放置兩具木棺,為夫婦合葬墓。

M165,豎穴土坑墓,墓向187°(圖四),墓葬開口呈長方形,長2.75、寬1.7、深0.74米,四壁略傾斜,底部略收縮。墓葬内填青膏泥。墓穴底部放置木椁一具、木棺兩具,材質為杉木。因頂部遭破壞,椁和棺隻儲存近底部。椁長2.5、寬1.33、底闆厚0.04米。兩具木棺東西并列放置。東棺長1.9、寬0.55米。西棺長1.9、寬0.48米。椁南側形成足廂,頭廂長1.3、寬0.56米。西棺内放置銅錢、銅帶鈎、銅鏡各1件,銅帶鈎殘損嚴重。足廂内放置釉陶壺、石磨、灰陶竈各1件,另有釉陶器底1件。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四// M165平、剖面圖

1.銅錢 2.帶鈎 3.銅鏡 4.釉陶器底 5.釉陶壺 6.石磨7.灰陶竈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五// M148平、剖面圖

1.銅鏡 2.木梳 3.石磨 4.紅陶壺 5.灰陶罐 6.灰陶竈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六// M128平面圖

1.銅鏡 2.銅錢 3.灰陶竈 4、5.灰陶罐 6.陶器底 7.紅陶壺 8.灰陶缸 9.灰陶盞 10.灰陶釜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七// M4平、剖面圖

1.灰陶竈 2.紅陶罐 3.石磨 4.銅錢

(2)單人葬 共6座,按照墓葬結構分為一棺一椁和單棺兩種形式。

a.一棺一椁,2座。墓葬底部放置木椁一具,木椁内放置木棺。

M148,豎穴土坑墓,墓向190°(圖五)。墓葬開口呈長方形,長3.1、寬1.35、存深1.05米,墓底部與墓口形狀尺寸相同,四壁筆直。墓穴底部放置木椁與木棺各一具,材質均為杉木。椁長2.6、寬0.84、高0.75米。木椁周圍填充青膏泥。椁蓋闆嚴重朽蝕,隻存留若幹散亂木闆。木棺放置于木椁内,儲存完好。棺長2.08、寬0.56、高0.45米。棺椁側闆與擋闆間以榫卯固定。棺底部放置木梳和銅鏡,木梳嚴重殘損。椁内放置石磨、紅陶壺、灰陶罐、灰陶竈各1件。

M128,豎穴土坑墓,墓向14°(圖六)。墓葬開口呈長方形,長2.9、寬1.05、深0.55米。墓底部形狀尺寸與墓口相同,四壁筆直。墓内填青膏泥。墓底部放置木椁1具,殘存近底部,材質為杉木。椁長2.62、寬0.82、殘高0.31、底闆厚0.02米。椁正中放置木棺1具,杉木質。棺長1.98、寬0.4、棺底闆厚0.03米。棺内放置銅鏡、銅錢各1件。椁北端為一頭廂,頭廂内放置灰陶竈、灰陶缸、灰陶盞、灰陶釜、陶器底、紅陶壺各1件,灰陶罐2件。

b.單棺,4座。在墓葬底部放置木棺一具。

M4,豎穴土坑墓,墓向252°(圖七)。墓葬開口呈長方形,底部形狀尺寸與墓口相同,四壁筆直。長2.38、寬0.8、深1.05米。墓内填青膏泥。墓底部放置木棺1具,殘存近底部,材質為杉木。棺長1.7、寬0.7、殘高0.12、底闆厚0.02米。棺内出土銅錢。墓西部為一頭廂,頭廂内放置紅陶罐、灰陶竈、石磨各1件,均遭嚴重破壞。

(二)出土遺物

10座漢代墓葬出土随葬品56件,其中部分器物殘碎不能修複。主要分為陶器、銅器、石器等。現選擇儲存較好的器物介紹如下。

1.陶器

共9件。器形有壺、罐、竈。質地分為灰陶、紅陶、釉陶。

壺 4件。M159︰2,圓唇,喇叭口,高束頸,溜肩,鼓腹,平底。肩部飾一對橋形耳。頸部飾一周水波紋,肩部飾兩組凹弦紋,肩部以下存輪制旋紋。灰褐色胎。肩部施青釉,釉層較薄,嚴重脫釉。口徑9.9、腹徑15.3、底徑9、高19厘米(圖八︰1)。M166︰5,圓唇,喇叭口,高束頸,溜肩,鼓腹,矮圈足。肩部有一對葉脈紋橋形耳。頸部飾一周水波紋,肩部飾兩組凹弦紋,肩部以下存輪制旋紋。灰褐色胎。肩部施青釉。口徑13.3、腹徑23.6、底徑13.3、高30.3厘米(圖八︰2)。M165︰5,圓唇,喇叭口,高束頸,溜肩,鼓腹,矮圈足。肩部有一對橋形耳。頸部飾一周水波紋,肩部飾兩組凹弦紋,肩部以下存輪制旋紋。紅褐色胎。肩部施青釉,釉層薄厚不均,局部脫釉,有流釉現象。口徑13.4、腹徑20.4、底徑11.8、高28厘米(圖八︰3)。M128︰7,方唇,侈口,束頸,溜肩,鼓腹,平底微凹。肩部飾一對橋形耳。頸部一圈凹痕。紅陶質,表面施灰色彩,嚴重脫落。口徑13、腹徑22、底徑13.8、高28.6厘米(圖八︰4)。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八// 出土陶器

1—3.釉陶壺(M159︰2、M166︰5、M165︰5) 4.紅陶壺(M128︰7) 5.灰陶罐(M166︰6)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九// 灰陶器

1.竈(M128︰3) 2.缸(M128︰8) 3.盞(M128︰9) 4.釜(M128︰10)

罐 1件。M166︰6,夾砂灰陶。圓唇,侈口,束頸,溜肩,鼓腹,平底略凹。肩部一對葉脈紋橋形耳。通體存輪制旋紋。口徑8.5、腹徑11.5、底徑6.6、高8.9厘米(圖八︰5)。

竈 1件。M128︰3,泥質灰陶。竈平面呈舟形,兩端平切,兩側略鼓。竈面三個火眼,呈一字形排列,由左至右分别放置陶罐、陶甑、陶罐各1件。總長24、兩側寬8.8~12.8、中間寬14.6、高11.6厘米(圖九︰1;彩插二︰3)。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1.青瓷碗(152︰2)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2.醬釉四系瓷罐(M152︰1)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3.陶竈(M128︰3)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4.錫梳(M16︰7)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5.柏人俑正、背面(M143︰3)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6.殘漆盒(M122︰1)

缸 1件。M128︰8,泥質灰陶。平沿,斂口,弧腹,平底。口徑7.6、底徑5.8、高5厘米(圖九︰2)。

盞 1件。M128︰9,泥質灰陶。圓唇,敞口,斜弧腹,平底。口徑6.8、底徑5.4、高2.4厘米(圖九︰3)。

釜 1件。M128︰10,泥質灰陶。圓唇,斂口,溜肩,鼓腹,餅足。口徑5.6、腹徑7.2、底徑5.4、高6厘米(圖九︰4)。

2.銅器

共15件。種類有錢币、銅鏡、帶鈎等。

錢币 10件,主要包括五铢和大泉五十兩種。M165︰1,五铢錢。錢徑2.3、穿1.1厘米(圖一〇︰8)。M128︰2,大泉五十。直徑2.3、穿1厘米(圖一〇︰7)。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一〇// 出土器物拓片

1—3.銅鏡(M128︰1、M165︰3、M119︰9) 4.錫鋪首(M43︰3) 5.錫飾件(M127︰1) 6.錫泡釘(M145︰1) 7.大泉五十(M128︰2)8、13.五铢錢(M165︰1、M126︰5) 9—10.開元通寶(M44︰3、M127︰5-1) 11.太貨六铢(M127︰5-3) 12.乾元重寶(M127︰5-2)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一一// 出土器物

1.煤精羊(M73︰5) 2.銅帶鈎(M165︰2) 3.銅絲(M152︰7) 4.錫手镯(M152︰3)

銅鏡 4件。四乳四虺紋鏡,2件。M128︰1,圓形,圓鈕座。圓座外有四組回旋線條紋、四組短豎線紋及一周凸弦紋。兩組細短斜線紋圏帶内為主紋。主紋是四乳與四虺紋相間環繞。四乳帶圓座,四虺呈鈎形軀體,兩端同形,在軀體兩側各有一隻鳥。直徑8.8厘米(圖一〇︰1)。日光鏡,2件。M165︰3,圓形,圓鈕座,兩周短弦紋之間有銘文。銘文為“見日之光,天下大明”,每二字以符号間隔。直徑6.4厘米(圖一〇︰2)。

帶鈎 1件。M165︰2,鏽蝕嚴重,鈎首不存,鈎背面有一圓鈕。殘長5.6、寬5.1、鈕直徑1.3厘米(圖一一︰2)。

3.石器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一二// 漢墓出土石磨

1.M165︰6 2.M148︰3

石磨 3件。M165︰6,磨體呈圓形,上下兩扇組成,上扇中心鑿兩個左右對稱的方形孔,方孔周圍一道圓形隆起。白沙岩質。直徑21.4、通高6.9厘米(圖一二︰1)。M148︰3,磨體呈圓形,上下兩扇組成,上扇中心鑿兩個左右對稱的方形孔,方孔周圍刻一道圓形凹槽。白沙岩質。直徑12.8、通高5.3厘米(圖一二︰2)。

4.其他

煤精羊 1件。M73︰5,羊身伏地,頸部略後傾,雙目平視前方。羊角位于頭兩側,刻細紋。羊背部刻一道凹槽。腹部有一柱狀穿孔。材質為煤精。通體烏黑發亮,線條流暢,造型生動。長2.8、寬1.9、高2.1厘米(圖一一︰1)。

二、晚唐至五代墓葬

此次發掘唐至五代墓葬共160座,集中分布于東西兩個墓葬區。墓向主要為東南、西南。絕大多數為中小型墓葬,按照墓葬構築方式可分為磚室墓和豎穴土坑墓兩類,以豎穴土坑墓為主。現以部分典型墓例介紹如下。

共5座。墓葬頂部遭嚴重破壞,隻儲存墓葬底部。這些墓葬均先挖一平面近梯形的坑口,在坑内砌築磚室,坑口略大于墓室。僅殘餘底部鋪磚,葬具不存。按照結構分為單室磚墓和雙室磚墓兩類。

(1)單室磚墓

共2座,墓葬内隻構築一個墓室,墓室平面呈船形,兩端窄,中部略鼓。無墓道。

M70,墓向143°(圖一三)。墓坑平面近長方形而中間略鼓,長4.03、北端寬1.12、南端寬1.34、中部最寬處1.39米。因墓葬頂部被破壞,殘存深度0.62米。四壁筆直,墓葬内填花土。墓室磚壁緊貼坑口,東側平直,南北兩側略有弧度。坑口底部南北及東側單磚錯縫平鋪8層,之上砌磚遭到破壞。墓磚規格26×10×4厘米。未見葬具及随葬品。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一三// M70平、剖面圖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一四// M119平、剖面圖

1-7、10-15、18、19、22-26、28-29.木俑 8.白瓷碗 9.銅鏡 16.木柱頭 17.木買地券 20.白瓷罐 21、27.陶罐殘片

(2)雙室磚墓

共3座,墓葬内構築兩個左右平行的墓室。墓室平面呈腰鼓形,有斜坡狀墓道。

M119,墓向 352°(圖一四)。墓葬長3.84、北端寬2.44、中部最寬處3.05米,開口距地表1.3米,深0.54米。南部有二墓道,東墓道長2.47、寬1.05米,西墓道長2.04、寬1.05米。M119為夫婦合葬雙磚室墓。東磚室長3.78、南側寬1.4、高0.18、北側寬1.04、高0.45米。西磚室長3.7、南側寬1.48、北側寬1.25米。墓磚規格28×13×3.5厘米。墓葬遭嚴重破壞,底部殘存墓磚12層。墓室内放置木俑22件,定窯白瓷碗、銅鏡、木柱頭、木地券各1件,白瓷雙耳罐1件,陶罐殘片2件。

共155座。土坑墓規模較小,呈豎穴式梯形,多數墓葬坑口長2—4、寬0.7—1.5米。墓内置木棺一具,為前寬後窄的長梯形杉木質棺。一般在棺外前部擺放随葬品。墓葬被盜掘嚴重,應在下葬後不久即被盜掘。葬具大部分儲存很差,少量較好。按照埋葬人數分為一墓一棺和一墓雙棺兩類。

(1)一墓一棺 共145座,墓葬底部放置木棺一具。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一五// M143平、剖面圖

1、2.出土于填土中,分别為銅錢、陶罐 3.木俑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一六// M152平、剖面圖

1.瓷罐 2.青瓷碗 3、4.錫器 5.泡釘 6.銅錢 7.銅絲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一七// M46平、剖面圖

1.錫簪 2-3.錫手镯 4-5.銅錢

M143為豎穴土坑墓,墓向142°(圖一五)。墓葬坑口呈長梯形,長3.74、北端寬1.04、南端寬1.12米。四壁略傾斜内收,内填灰黃色花土。墓坑底部長3.54、寬約0.94米。墓葬底部儲存棺床,棺床長3.3、寬0.98米。沿棺床兩側散布兩組碎木塊。墓底部出土木俑1件。此外,墓葬填土還出土陶罐、銅錢各1件。

M152為豎穴土坑墓,墓向143°(圖一六)。墓葬開口呈長方形,長3、寬0.93米。墓穴四壁筆直,底部形狀尺寸與墓穴開口相同。墓穴底部放置木棺一具。木棺儲存較差,木質朽蝕嚴重,棺蓋闆不存,兩側闆及擋闆隻餘近底部一部分。棺底闆長2.32、寬0.58~0.8米。棺内放置銅錢、銅絲各1件。木棺前放置四系罐及青瓷碗、泡釘各1件,錫器2件,錫器鏽蝕嚴重。

(2)一墓雙棺 共10座,墓葬底部放置木棺兩具,此類墓葬一般為夫婦合葬墓。

M46為夫婦合葬墓,方向132°(圖一七)。坑口近長方形,北側略凸出,南部長2.41、北部長2.71、西部寬1.33米。墓穴四壁筆直,填土為灰黃色花土,底部稍收縮。墓坑中放置木棺2具,材質為杉木,棺朽爛嚴重僅儲存底闆。北棺長2.12、東側寬0.67、西側寬0.53米。南棺長2.14、東側寬0.61、西側寬0.45米。南棺中放置錫簪1件,錫手镯2件,銅錢18枚。簪與手镯均鏽蝕嚴重。北棺中放置銅錢5枚。

本次發掘的晚唐至五代墓葬,大部分墓葬均遭盜擾。共出土随葬品293件,可分為瓷器、灰陶器、銅器、錫器、漆木器五大類。選擇儲存較好器物介紹如下。

1.瓷器

共57件。據釉色分為醬釉瓷器、青瓷器、白瓷器。

(1)醬釉瓷器 37件。有四系罐、碗、水盂、粉盒底等。

四系罐 33件。根據系的不同可分為兩型。

A型 豎系。2件。又可分為兩亞型。

Aa型 1件。四系完全相同。M11︰1,尖唇,侈口,斜沿,沿面内凹,直頸,溜肩,鼓腹,平底略凹。頸部置四豎系,系上飾一道豎凹痕。灰色夾砂胎。口沿至肩部施釉,釉已不存。口徑8、底徑11、腹徑22.2、高34.2厘米(圖一八︰1)。

Ab型 1件。相對的兩系相同。M15︰2,圓唇,侈口,直頸,溜肩,卵形腹,平底略凹。頸部至肩部置四豎系,相對的兩系形态相同,其中一組較粗大,另一組細小。腹部存輪制旋紋。紅褐色胎,口沿至上腹部施醬釉,釉層薄厚不均。口徑10.4、腹徑20.8、底徑10.6、高30.4厘米(圖一八︰2)。

B型 橫系。31件。M152︰1,圓唇,侈口,溜肩,鼓腹,平底略凹。頸部置四橫系。腹部存輪制旋紋。灰色夾砂胎。口沿至上腹部施醬釉,釉層薄厚不均。口徑10、腹徑25、底徑10.8、高31厘米(圖一八︰3;彩插二︰2)。

碗 1件。M47︰1,尖圓唇,斜直腹,平底略凹。底部存留支釘痕迹。灰白色胎。器身施醬釉不及底。口徑14.7、底徑7.5、高5.4厘米(圖一九︰6)。

水盂 2件。M25︰1,圓唇,溜肩,鼓腹,腹部四道縱凹槽,餅足略凹。胎灰白色。口沿至上腹部施醬釉,脫釉嚴重。口徑3.2、腹徑6.6、底徑3.2、高4.3厘米(圖二〇︰4)。M61︰2,圓唇,溜肩,垂腹,腹部四道縱凹槽,餅足略凹。胎灰白色。口沿至腹部施醬釉。口徑 4.5、腹徑 7、底徑 3.7、高5.2厘米(圖二〇︰5)。

粉盒底 1件。M83︰1,子母口,盒蓋不存。直口,上腹部豎直,下腹部弧形,矮餅足略凹。灰白色胎。腹部施醬釉,口沿及近底部不施釉,嚴重脫釉。口徑6.1、腹徑7.8、底徑3.7、高4.1厘米(圖二〇︰1)。

(2)青瓷器 14件。有碗、缽、粉盒蓋等。

碗 11件。根據底部的不同可分為三型。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一八// 唐、五代墓出土陶瓷器

1—3.四系瓷罐(M11︰1、M15︰2、M152︰1) 4.白瓷雙耳罐(M119︰20) 5.灰陶罐(M18︰2) 6.灰陶硯(M48︰1)7.青瓷缽(M64︰1)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一九// 出土瓷器

1—5.青瓷碗(M152︰2、M59︰2、M1︰1、M10︰1、M35︰1) 6.醬釉碗(M47︰1) 7.白瓷碗(M119︰8)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二〇// 唐、五代墓出土粉盒和水盂

1.醬釉瓷粉盒底(M83︰1) 2.白瓷粉盒底(M97︰1) 3.青瓷粉盒蓋(M43︰2) 4—5.醬釉瓷水盂(M25︰1、M61︰2)

A型 平底。2件。M152︰2,圓唇,敞口,微弧腹,平底略凹。内壁底存留一圈支釘痕迹。灰白色胎。青釉,内壁施滿釉,外壁施釉不到底,有流釉現象。口徑14.2、底徑7.5、高4.9厘米(圖一九︰1;彩插二︰1)。

B型 餅足。4件。根據口部不同可分為兩個亞型。

Ba型 葵口。1件。M59︰2,敞口,尖唇,微弧腹,底部略凹。白色胎。青釉,内壁施滿釉,外壁施釉不到底。口徑13.2、底徑3.1、高4.5厘米(圖一九︰2)。

Bb型 圓形口。3件。M1︰1,敞口,尖唇,弧腹,底部略凹。白色胎。青釉,施釉不及底,有流釉現象。口徑16.2、底徑6.2、高5.6厘米(圖一九︰3)。

C型 圈足。5件。根據口部不同可分為兩個亞型。

Ca型 葵口。1件。M10︰1,圓唇,敞口,弧腹,圈足。六瓣葵口,與葵口相對出六道筋。灰色胎。器身内外施青釉。口徑20.8、底徑7.8、高7.1厘米(圖一九︰4)。

Cb型 圓形口。4件。M35︰1,尖唇,敞口,弧腹,圈足。器内壁刻劃纏枝花紋。白色胎,内外壁施青釉。口徑15、底徑5.5、高6.9厘米(圖一九︰5)。

缽 1件。M64︰1,圓唇,侈口,折沿,斜弧腹,平底略凹。灰色胎。綠釉,内壁施滿釉,外壁施釉不到底。口徑24.4、底徑11.8、高11.1厘米(圖一八︰7)。

粉盒蓋 2件。M43︰2,覆缽形,頂平,直沿。内外壁滿施青釉。口徑4.4、高1.3、頂部直徑2.8厘米(圖二〇︰3)。

(3)白瓷器 6件。有粉盒底、碗、雙耳罐等。

粉盒底 4件。M97︰1,子母口,盒蓋不存。口部微斂,直腹,圜底。灰色胎。器内壁及口沿以下施白釉,布滿開片,口沿不施釉。口徑6.9、腹徑8、高3.3厘米(圖二〇︰2)。

碗 1件。M119︰8,圓唇,敞口,弧腹,餅足。器身内外施白釉。口徑15.3、底徑6.7、高4.6厘米(圖一九︰7)。

雙耳罐 1件。M119︰20,圓唇,侈口,束頸,筒狀身,斜直腹,平底。肩部貼一對近圓形耳。紅褐色胎。施一層灰白色薄釉,釉質差,不及底。器身有刮修痕迹。器底有支釘及旋割痕迹。口徑9.4、通高15、底徑7.9厘米(圖一八︰4)。

2.灰陶器

7件。有灰陶罐、硯等。

罐 5件。M18︰2,圓唇,侈口,束頸,溜肩,鼓腹,平底。肩部有一道凹痕。灰色胎,質細膩。口徑14.8、腹徑18.8、底徑12.1、高26厘米(圖一八︰5)。

硯 2件。M48︰1,硯面呈風字形,硯首、尾微弧,硯首較窄,硯尾略寬。硯堂呈斜坡狀,首低尾高,硯尾部下附兩梯形足。硯長6.9、硯首寬4.2、硯尾寬5、高2.1厘米(圖一八︰6)。

3.銅器

共74件。種類有錢币、銅鏡、銅絲等。

銅鏡 1件。M119︰9,圓形,圓鈕,寬緣。環繞鏡鈕浮雕有追逐嬉戲狀的雙獅。鏡身破裂。直徑8.9厘米(圖一〇︰3)。

錢币 72件,主要為開元通寶,少量乾元重寶、太貨六铢及五铢錢。M44︰3,開元通寶。背面“一”字。直徑2.5、穿0.7厘米(圖一〇︰9)。M127︰5-1,開元通寶。錢徑2.4、穿0.7厘米(圖一〇︰10)。M127︰5-3,太貨六铢。直徑2.5、穿0.9厘米(圖一〇︰11)。M127︰5-2,乾元重寶。直徑2.6、穿0.7厘米(圖一〇︰12)。M126︰5,五铢錢。直徑2.4、穿1厘米(圖一〇︰13)。

銅絲 1件。M152︰7,器表鏽蝕,呈團狀。長5.2、寬1.5、直徑0.05厘米(圖一一︰3)。

4.錫器

共34件。有鋪首、梳、泡釘、手镯、飾件等。

鋪首 7件。M43︰3,平面呈六邊形。鋪首中央浮雕獸面,犄角上挑,眉脊倒豎,圓形眼,鼻有雙翼,單排牙齒。獸面外側飾一周變形雲紋。寬8.6、高8.8厘米(圖一〇︰4)。

梳 4件。M16︰7,平面呈風字形,共28個齒,長度相等。梳首裝飾三道連珠紋,半月形區域内刻纏枝花紋。長6.4、寬5.4~8.7厘米(彩插二︰4)。

手镯 2件。M152︰3,殘斷,截面扁圓形,鏽蝕嚴重。直徑6.5、寬0.7厘米、厚0.1厘米(圖一一︰4)。

泡釘 18件。M145︰1,平面圓形,背面浮雕旋渦紋。直徑2.4厘米(圖一〇︰6)。

飾件 3件。M127︰1,殘缺,弧形,背面邊緣兩組連珠紋,中間一道連續的紋飾。長7.5、最寬處1厘米(圖一〇︰5)。

5.漆木器

26件。木器種類有木俑和買地券等。漆器僅出土1件,為漆盒。

木俑 23件。俑全部為站立姿勢。木俑刻劃粗略且朽爛嚴重,多數俑面容及服飾均模糊、不能分辨,均未見彩繪紋飾等。按照姿勢及衣着等分為7類。

第1類:10件。直立站姿,雙手拱于胸前。頭部圓弧狀發飾,服飾刻劃略有差别,基本為寬袖長袍,近底部收束。M119︰15,長29、寬6厘米(圖二一︰1)。

第2類:5件。直立站姿,雙手拱于胸前。着長袍,從胸部垂至腳部,底部無收束。M119︰1,長22、寬4厘米(圖二一︰2)。

第3類:3件。直立站姿,一手上曲,一手垂于體側。着長袍,腰部明顯緊勒。M119︰4,長21、寬6厘米(圖二一︰3)。

第4類:1件。侍女俑,直立站姿,雙手拱于胸前。頭梳髻鬟,着襦衫及長裙。M119︰5,長28、寬7.3厘米(圖二一︰4)。

第5類:2件。整體形态較纖細,直立站姿,雙手拱于胸前。似着寬袖長袍,長袍下部呈三角狀,腰部收束,底部寬松。M119︰26,長20、寬4.9厘米(圖二一︰5)。

第6類:1件。頭戴幞頭,身着長袍,雙手合于胸前。M119︰14,僅存上半身,長25、寬9.2厘米(圖二一︰6)。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二一// 唐、五代墓出土木俑

1.M119︰15 2.M119︰1 3.M119︰4 4.M119︰5 5.M119︰26 6.M119︰14 7.M143︰3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侯莊組漢、晚唐至五代墓葬發掘簡報

圖二二// 唐、五代墓出土木器

1.買地券(M119︰17) 2.柱頭(M119︰16)

第7類:帶字柏人俑。1件。M143︰3,男俑,文官造型,扁圓狀,頭戴梁冠,着V領寬袖長袍,雙手拱于胸前。體态修長,五官清晰,眉目低垂,神态安詳。柏人正面墨書兩列,反面墨書四列。背面文字自左向右書寫,因字數太多,背面四列寫滿後又轉至正面右手側續抄一列,共有五列。正面墨書:當之,急急如律令。勑!四方有呼,中央應之。反面墨書:上勑蒿裡父老、丘墓丈人、安都承(丞)相、武姨(夷)王,奉為亡人下世日辰時于家内長幼若有呼□(敢?救?教?)□(侯?懂?憧?)置柏人一枚墓中,有兇神來呼家内妻子、男女、孫幼、六親、眷屬者,一仰柏人。長34、寬5.2厘米(圖二一︰7;彩插二︰5)

柱頭 1件。M119︰16,整體呈球形,頂部凸起,底部平。直徑4.8、高7厘米(圖二二︰2)。

買地券 1件。M119︰17,木質,破裂為兩片。出土現場可辨識出墨書“青龍”“白虎”等字迹,現已無文。長38、寬30厘米(圖二二︰1)。

漆盒 1件。M122︰1,殘損較嚴重,僅存底部。器形應為漆盒。器底部朱書“曹敖上牢”(彩插二︰6)。

三、結語

1.墓葬年代

本次發掘的170座墓葬中出土器物雖然沒有紀年文字,但墓葬形制以及出土遺物皆具有時代特點,為其相對年代的推斷提供了依據。M4、M73等十座墓葬出土的灰陶罐、灰陶竈、釉陶壺、石磨、五铢錢等為漢代典型器物,是以這十座墓葬時代為漢代。其中M148出土四乳四虺銅鏡為西漢中晚期所常見。M4、M73、M128、M159、M165五座墓葬均出土大泉五十,其年代應在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之後。

本次發掘的其餘160座墓的墓葬形制及器物特點具有晚唐五代特征。墓葬中出土開元通寶、乾元重寶等錢币為唐代典型器物。出土醬釉瓷水盂(M25︰1)與鎮江唐墓出土水盂(M12︰7)形制相同,出土四系瓷罐(M152︰1)與鎮江唐墓出土M20︰2形制相同[1]。M119出土銅鏡(M119︰9)與揚州秋實路五代康周行墓出土銅鏡(M5︰10)形制有差異而紋飾完全相同[2]。此外,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在侯莊組墓葬區周圍發現李娀墓、錢匡道墓等具有紀年文字的晚唐至五代時期墓葬[3]。是以,判斷侯莊組墓葬時代為晚唐至五代時期。

2.公共墓地問題的讨論

侯莊組墓葬區唐至五代墓葬多排列有序,墓向多東南,少量西南,墓葬間距均勻,據統計絕大多數相鄰墓葬間距在0.5~1米。墓地共160座唐至五代墓葬,排列密集,但無一例打破關系。可見,整個墓地具有統一規劃。是以,推斷此處墓葬區具有公共墓地性質。墓向的分化或與墓葬中的人群構成有關。通過曆年的考古發掘可知,唐代以前東部蜀崗一直是揚州墓葬分布區域之一,但不是主要墓葬區域,直到唐代此處方形成公共墓地。張祜《縱遊淮南》:“人生隻合揚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4],指的就是此地。此處地勢高敞,枕蜀崗、望運河,是理想的墓葬位置。除此之外還受到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據揚州曆年出土的多方墓志中相關内容可知,将墓地置于蜀崗上的廣平之處,符合當時喪葬禮儀中的葬地要求。

3.其他認識

侯莊組晚唐至五代墓葬多數具有形制簡單、出土随葬品較少、葬具多數遭破壞的特征,這種現象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晚唐至五代時期具有特殊性,朝代更疊頻繁、軍閥割據混戰造成社會動蕩不安,在這一時期盜墓成風,無論是磚室墓還是小型的土坑墓,基本都被盜掘。安史之亂後,劉展作亂,揚州長史、淮南節度使鄧景山引平盧副大使田神功率兵馬讨賊。“神功至揚州,大掠居人資産,鞭笞發掘略盡,商胡大食、波斯等商旅死者數千人。”[5]是以,侯莊組墓葬很可能就是在這一事件中遭到大面積盜掘。另一方面,齊東方指出,此類現象的出現與唐末墓葬變革有關。唐代墓葬存在三次轉折,8世紀中期唐代墓葬的變革,甚至可以擴充為中國古代墓葬演變上的大轉折,變化的關鍵,在于整個喪葬中的喪、祭地位被提升,而弱化“墓”這一環節。唐後期的墓葬規模小、形制簡陋、随葬品大大減少等特征,其原因不過是采用更為實際的做法,即以大張旗鼓的外在方式,來炫耀自己的權勢、孝道等[6]。有學者認為,漢代以後漆器上的朱書“牢”銘特指祭祀之牲肉[7]。依此,侯莊出土漆器(M122︰1)“曹敖上牢”屬于以牲肉祭祀的行為。這種助喪習俗與8世紀末唐末墓葬的變革正相合。總之,侯莊組晚唐至五代墓葬中的相關特征正反映了以上兩方面的史實。

此外,在M143出土木俑1件,反面墨書四列、正面墨書兩列。此件木俑自名為“柏人”,是與道教解除術有關的遺物[8]。柏人葬俗是道教對喪葬禮儀的滲透,反映這一時期揚州乃至長江中下遊地區道教的盛行。

本次考古發掘,清理漢、晚唐五代墓葬170座,出土了較多珍貴文物。尤其是揭露出數量衆多的晚唐五代墓葬,雖然規模較小且被盜嚴重,但多排列有序。揚州唐五代大型墓葬區的首次發現,為研究唐末五代墓葬制度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也為研究晚唐至五代揚州墓葬習俗、城市布局、社會風貌等問題奠定了基礎。

(附記:本次發掘項目負責人劉剛;參與發掘人員有魏旭、張敏、李久江、韓成龍;繪圖羅錄會、田松亭、魏旭;照相魏旭、韓成龍;拓片李久江。本報告寫作中得到闫璘、秦家林二位的幫助,在此誠摯感謝。)

執 筆:魏 旭 劉 剛 張福泉

[1]鎮江博物館:《江蘇鎮江唐墓》,《考古》1985年第2期。

[2]南京大學曆史學院文物考古系等:《江蘇揚州市秋實路五代至宋代墓葬的發掘》,《考古》2017年第4期。

[3]a.劉剛等:《江蘇揚州楊吳李娀墓的考古發掘及出土墓志研究》,《東南文化》2016年第3期;b.劉剛等:《江蘇揚州出土錢匡道墓志考釋》,《東南文化》2014年第6期。

[4]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卷五百十一,中華書局2013年,第5887頁。

[5]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卷一百一十《列傳》第六十“鄧景山”條,中華書局1975年,第3313頁。

[6]齊東方:《唐代的喪葬觀念習俗與禮儀制度等》,《考古學報》2006年第1期。

[7]李梅田:《“牢”銘漆器考》,《華夏考古》2018年第2期。

[8]王育成:《考古所見道教簡牍考述》,《考古學報》2003年第4期。

原載《東南文化》 2020年第4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