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七夕會雅玩|撿來的墨寶

七夕會雅玩|撿來的墨寶

都道是“天上不會掉餡餅”,可我卻有幸從垃圾堆裡撿回一件書法家任政的墨寶,這是十幾年前發生的真實故事。

那天清晨,我走到小區門口,見牆腳邊垃圾桶處有一堆散亂的垃圾,還橫七豎八撂着幾隻破損的鏡框。我指着最大的一個,請示門衛大叔:“這個給我行嗎?”“拿去,人家掼脫的!”他微笑颔首,還替我出主意:“嗯,換張漂亮的畫放進去,蠻好的!”我連聲道謝,滿心歡喜地将它拎回家中,認真擦拭架構,尤其是玻璃鏡面,搞得一塵不染、光可鑒人。

其實,當時奪睛亮目、一眼相中的,是“珠”而非椟也。是的,花邊的舊鏡框不稀奇、無所謂,内中那張業已泛黃的宣紙上的字,卻是海上德藝雙馨的書法家任政先生的墨寶真迹,頗值得珍藏。

任政(1916-1999)擅楷隸篆草各體,尤其楷書,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創出了工整秀麗、雄健挺拔的個性風格,深得人們的首肯和青睐。這幅任政先生贈友人的墨寶,鏡框長66厘米、寬46厘米,上書葉劍英《攻關》詩“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潑墨揮毫二十字,一氣呵成,每字有如拳頭般大小,筋骨老健、風神灑脫,足見書法大家的非凡功力。

書法精品竟不幸遭人遺棄,又有幸被我虔誠捧回,用時下風行的話說,也許是我一介任政“鐵粉”,真的與其有緣呢。說句不夠謙虛的話,我閑時也寫寫毛筆字,學得最多的,也恰是楷體行草,俨然試圖在充當任政大師的一個從未謀面的國小生,奢望學點皮毛,不過悟性太差、道力菲薄,事與願違罷了。

而今,撿來的墨寶,堂而皇之地挂在牆上,寒來暑往、一年一年又一年。它濃郁了家中的文化氛圍,升華成了裝點寒舍的一個亮點。朝夕相處,它更成了指導我充實生活、激勵我勵志奮進“攻關奪隘”的良師摯友。真乃是平凡人生中的一件快哉樂哉之事!(章勝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