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端上了鐵飯碗卻重度抑郁,和兒子一起自制“房車”,我們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房車”一詞說起來大家都不陌生,前段時間我們才看過上海媽媽給孩子定制房車的故事?但今天的這個故事有點不一樣。别人家的房車,就是房車,他們家的“房車”,是“房+車”,它的小主人Bob,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叫“Bob的夢幻移動屋”。

我最先是被這對父母為了圓孩子的夢想親手打造“房車”所吸引,可是聽完媽媽的講述,我更被媽媽的故事打動了。

她的人生故事,是人到中年常常遭遇的一道坎:即使外在條件已經符合世俗認定的好和安穩,成績好、工作好、鐵飯碗,人生繞不過的坎,依舊是自我的、情感的、精神的,需要自己去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慢慢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為每一份愛的禮物而感動。

本文轉自: 童書媽媽三川玲(ID: tongshuchubanmama) 文:李華

在講我家的“移動屋”之前,先來介紹一下我自己吧:

我叫馥馥,能看出這兩張照片是同一個人嗎?

端上了鐵飯碗卻重度抑郁,和兒子一起自制“房車”,我們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别問,問就是:美過

沒錯,現在的我已經判(胖)若兩人,我自己也常常自嘲“如今的我變成了兩個馥馥”,兩個“馥馥”也挺好,因為我的人生也體驗了何止兩倍的豐富多彩。

天上一腳,地下一腳,

我的生活似乎從來沒有平順過

我的家在順義的一個小村子裡,但是我又常常對那個村子有一種距離感。

說是村子裡的人,我們家在村裡沒有地,我們都是非農業戶口。

說不是,又一直生活在那裡。因為我的外婆有文化,有正式工作,她退休以後才回到村子裡。我的爸爸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我從2歲開始就和外婆一起在那裡生活。

端上了鐵飯碗卻重度抑郁,和兒子一起自制“房車”,我們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長大以後,再次回到我從小生活的小村子

在那個年代,外婆有退休工資,又在村大隊拿着返聘的工資,在那樣的村子裡,我倆的日子過得簡直讓周圍的人羨慕嫉妒恨。

我倆隔三岔五就去趕大集,外婆總是能在大集給我買一堆新衣服、好吃的,我的穿着打扮總是幹淨又漂亮。

可是,我的童年除了和外婆在一起的時光,卻并不快樂。

可能因為我不像别人一樣擁有普通的家庭,或者我們的生活在農村裡有點“紮眼”,是以我總是被欺負的那一個。

我甚至從不敢大聲說話,走路都是悄悄的,因為我不知道今天誰又會打我,誰又要拿壁虎或者蛇往我的脖子裡放,誰又去家裡偷我的玩具,或者搶走我的漂亮衣服……

端上了鐵飯碗卻重度抑郁,和兒子一起自制“房車”,我們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我小時候和外婆的合影

外婆是很要強的人,她從沒有督促過我的學習,也沒有強調過我應該做什麼或者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她做的更多的就是以身作則和日日夜夜的陪伴。每次在學校裡取得了成績,她都會給我慶祝,毫不吝啬地誇獎我。

我和外婆相依為命,我那時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我争氣考上重點高中、上大學,長大了好孝敬外婆。

因為努力,歲月沒有被辜負。我以非常優秀的成績考上了重點高中,我國中的校長和老師們至今都把我當成傳奇人物講給别人聽。

再後來,我如願考上了大學,再後來,我過關斬将有了穩定的工作,有了正式的編制,端上了鐵飯碗,本以為一切會順順當當。

可是,命運卻發生了轉折。

人生打擊到來的時候,

從來不會跟你打好招呼

工作量大、壓力也大,我抑郁了,而且是重度抑郁。

不僅抑郁,頸椎腰椎也出了問題,好像身體的所有部件兒都在折磨我。

2008年到2009年,疾病的折磨下,我暴瘦,身高174cm,體重不到100斤。身邊卻有人說:“抑郁不就是神經病嗎?抑郁不就是小心眼嗎……”

别人的話,傳到我的耳朵裡,隻會讓我的病情更嚴重。有時候我會哭到暈厥,夜晚的時候更加難熬。我一遍遍想發生在我身上的事,卻怎麼也想不通。我不止一次想做出極端的選擇。

别人看到的是我得到了各種獎杯、獎狀、快速升遷……

别人看不到的是我背後的努力,以及默默承受下來的各種的冷嘲熱諷……

端上了鐵飯碗卻重度抑郁,和兒子一起自制“房車”,我們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還好,那個時候,我已經遇到了我的夫妻——也是陪我走過黑暗歲月的最有力的陪伴。那個時候,我的兒子不到1歲。

那些年,我先生帶着我,我抱着不足1歲的兒子,每天奔波在去北醫六院和私人心理咨詢診所的路上,工薪階層的我們,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

如果不是因為先生和兒子,我不會擁有今天的陽光。

我的身體發出了呐喊:

回農村去!

病情有了一些緩解之後,我們三口經常會開着車在北京周邊散心,山裡的景色也喚起了我大學時候去沂蒙山區支教時候的那段記憶。

那時候是最本真的一段日子,每天在山村裡和淳樸的孩子們相處,也激活了我小時候在農村生活的細胞,無比想念小時候農村的山水,農村的生活方式。

我開始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回歸農村生活,想在某個山上有一個屬于我們的地方。

我何等幸運,先生說:“你去哪,我去哪,你回農村創業,我就辭職。”為了回農村生活,我們選擇了創業開民宿。

端上了鐵飯碗卻重度抑郁,和兒子一起自制“房車”,我們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我和先生結婚第11年的時候,我發了條朋友圈:《還沒離》之第11季

上天眷顧,經過一番努力,我們真的做到了。我們找到了夢想中的那座大山,雖然剛開始它是一個破舊的小房子,但是我們愛上了周圍的山、周圍的樹,我們開始投入地打造我們美好的小世界。

創業從來不是美好的事,錢數着花是必然的。既是考慮到錢的問題,也是為了處處都能按照自己的心意來,像蓋房、種地、壘牆、木工、刷漆,所有的工作我都會一一參與,我不會的就經常跟木工、泥瓦匠師傅們學。

要說不苦那是假的,但是小時候吃過的那些苦磨練出來的意志此時幫助了我——我可是要強的外婆養大的孩子!我可是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就要騎自行車八裡地往返村子和學校的人!我可是經曆了披星戴月、風吹雨打磨練出來的人!

是以這些年,我的動手能力也一路飛升。

端上了鐵飯碗卻重度抑郁,和兒子一起自制“房車”,我們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幾乎所有的工種我都嘗試過

在大山的懷抱裡,每天接觸大自然,鳥語花香,種地養花,收養流浪貓狗,雙手雙腳都經常沾滿泥巴,但是吃着自己種的蔬菜水果,看時光遊走,感受四季的變化,非常神奇,被社會抛棄的我,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了療愈。

端上了鐵飯碗卻重度抑郁,和兒子一起自制“房車”,我們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讓我心安的收獲

閑暇時間,還會不停地做手工活,和木頭磚頭打交道,也樂在其中。雖然身體苦了,心理的毛病卻少了。也練就了我的十八般武藝。這也為我們日後能夠給兒子造“房車”圓夢,打下了必不可少的基礎。

命運再次跟我們開了個玩笑,

我不快樂的童年也降臨在了兒子身上

本以為我們在鄉村可以重新開機我們的快樂生活了,可沒想到命運再次跟我們開了個大大的玩笑。

大概是我的病情占據了我們太多精力,也或者是我們太過專注在建造房子、家具上,而且真正投入鄉村生活也有很多需要牽扯精力的事情。

總之,那些年,我們忽略了一個特别重要的問題:兒子的成長。

端上了鐵飯碗卻重度抑郁,和兒子一起自制“房車”,我們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曾經白白胖胖的孩子,整天跟我們在山裡“混”,經常睡在工地旁,很快變成了小泥孩

當初并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的我們,帶着未滿周歲的兒子Bob,一頭紮進大山深處生活,兒子在大自然的懷抱裡肆意生長,身體非常健康,頭腦也很活躍。

可是“自由”慣了的他,到了幼稚園卻成了“異類”。喜歡跑鬧、說話大聲的他甚至被老師關進廁所……我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完全不懂,甚至在老師的“勸說”下,也焦慮地認為孩子有多動症……

帶着這個标簽到處換幼稚園,北京大大小小的幼稚園都問過了,有的幼稚園一聽“多動症”直接連門都不讓進,有的幼稚園收了學費,但每個月隻讓去幾天。

我不明白,我們想盡辦法去擁抱美好的生活,還是會有這樣的遭遇。我忍不住對外埋怨,對内自責。

端上了鐵飯碗卻重度抑郁,和兒子一起自制“房車”,我們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兒子有很多毛絨玩具,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名字,都是他的朋友

直到一位兒童教育的年輕老師拉着我的手特别肯定地對我說:Bob是一個特别棒的孩子!聽了這句話我突然意識到,或許有問題的根本不是孩子,而是怕孩子添麻煩的大人?

我開始學習兒童心理學,也遇到了一些好的兒童心理學的老師,聽她們的課程,按照她們的方法,不斷地鼓勵和肯定我的兒子,讓我堅信,孩子是美好的,隻是需要引導。

後來我們索性不上幼稚園了,我們開始帶着Bob到處遊覽,在得不到其他愛的時候,我們一家三口就用力地愛彼此。

9歲的Bob已經去過31個國家和地區,在行走的過程會偶遇溫暖的人和事,我們一家人也在互相充分的陪伴中,彼此治愈。

端上了鐵飯碗卻重度抑郁,和兒子一起自制“房車”,我們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現在,Bob早已順順利利上了國小,遇到了很負責很好的老師們。再回頭去看過往的時候,我更加意識到,真正需要檢讨的是給孩子随意貼标簽的大人們。

更意外的收獲是,在陪伴兒子成長的過程中,我也悄無聲息地得到了治愈。我也漸漸釋懷,曾經遇到的不好的人和事,并不代表整個世界,世界還有更多的美好等着我們去遇見。

端上了鐵飯碗卻重度抑郁,和兒子一起自制“房車”,我們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兒子的玩具小創意,

我們隻不過是把它的玩具“變”大了

話題扯得有點遠,回歸我們的房車主題,準确地說,是“移動屋”。

Bob因為從小跟着我們在大山生活,看着我們經常做手工活,耳濡目染,他也會跟着做,一直很喜歡手工。家裡很多房子裝修和裝飾都有他參與“設計”。

從開始做的不成樣子,到随着我們不斷鼓勵,也總是會産生天馬行空的想法。就像這次的移動屋,也是他偶然的一次玩耍中的創意。

以前我們去澳洲旅行的時候,Bob特别喜歡在一個農場見到的皮卡,一直念念不忘。之後在玩具店看到這輛玩具汽車時,Bob說簡直和澳洲見到的皮卡一模一樣,當然就買了回來。

有一次,玩着玩着,Bob說如果把房子和喜歡的皮卡結合在一起就好了,邊念叨着邊三下五除二用手邊的一個廢紙闆,剪了一個小房子放在了玩具車上,并且把它當成禮物送給我。

不無得意地說:“哈爾有移動城堡,Bob有移動屋。”

端上了鐵飯碗卻重度抑郁,和兒子一起自制“房車”,我們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這就是兒子創意加工而成的,要送給我的禮物

反正做各種手工對我們來說也是家常便飯,家裡的桌椅闆凳、木頭房子……想了一想,實作兒子這個願望好像也沒有很大難度。

是以,兒子提出創意的當天,我們就去購買木材啦。我們可是行動派。

隻是兒子沒想到,他送給媽媽的小禮物真的變成大号的、真實的了!

1個月!别人眼裡的“不可能”,

隻是我們的小case

整個過程一共經曆了一個月時間。

主要是爸爸媽媽負責施工,兒子作為“創意總監”當然也要履行“監工”的職責,每天他放學後都也饒有興緻地守在一旁,看我們施工。

我們三個人邊商量邊進行。雖然我們有着豐富的“動手”經驗,但是也會碰到一些問題。

比如:當我們的大架構已經完成的時候,房子的長度出現了誤差,但是完成的架構也不能拆除重建了,是以我們隻能另想辦法。經過我們三個“臭皮匠”商量一番之後,我們決定在前側多建出來一個空間,這樣反而在外觀看起來更有層次了。是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在造房子的過程中,也有小小的插曲,有一天我不小心受傷了,去醫院的路上,兒子一臉擔憂地寸步不離地扶着我,其實我傷的是眼眶,完全可以自己走路。可兒子卻還是小心翼翼地攙着我,真是暖到了我的心底裡。

之後一周多的時間裡,他也是将“關心”進行到底,每天上學出門前都囑咐我:不可以動工哦!

我為你造房子,你送我的何嘗不是愛的禮物呢?

端上了鐵飯碗卻重度抑郁,和兒子一起自制“房車”,我們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我們把兒子的玩具“變”大了!

大功告成,

等着我們的風景在哪裡呢

對于我們的作品,基本還是滿意的,出于實用的角度考慮,防水和保溫做得都比較成功,穩定性也很好,這些都是基本保障。兒子更是愛到不行,每天都想待在小房子裡玩一會。

當然,畢竟是第一次做移動屋,我們的經驗還是不足,比如如果門窗再寬再大一些就更好了。

但是,有了這次的經驗,相信我們下一個作品肯定會更好。

下一步,我們打算建造拖拉機移動屋、船屋,反正家裡還有一台收購來的舊拖拉機和一艘舊鐵船,不好意思地說,我可是“廢品收集愛好者”。我們盤算着,等我們的拖拉機屋、船屋做好了,可以讓朋友們一起來玩。

端上了鐵飯碗卻重度抑郁,和兒子一起自制“房車”,我們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我可是有拖拉機的女人

那都是後話,現在我們會先享受我們的皮卡移動屋之旅。現在隻要有時間,我們就會開去北京的周邊玩,我們大人開車,孩子可以更舒服自在地待在小房子裡,不怕累不怕冷。

而開到郊區無人處,我們全家都可以在小房子裡放松、休息、娛樂,北京的幾場雪,也讓我們沒有錯過冬天的雪景。有時會去露營,實踐下來,可以拍着胸脯說:我們小房子的保溫層做得相當成功,北京寒冷的夜晚完全可以抵禦。

我們也很期待春天的流水鳥叫聲,我們躺在小房子裡,周圍是大自然的春光,想想就惬意。

端上了鐵飯碗卻重度抑郁,和兒子一起自制“房車”,我們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第一次露營,我們拍了好多照片紀念這第一次的成功

端上了鐵飯碗卻重度抑郁,和兒子一起自制“房車”,我們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北京下了一場大雪,我們自然也沒有放棄這個可以躺在小屋子裡看雪景的機會

我們也盼望着,等疫情結束了,寒暑假的時候,我們就帶上Bob開上我們的小藍車,一起環遊中國。

端上了鐵飯碗卻重度抑郁,和兒子一起自制“房車”,我們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我現在的身體,依然算不上很好,有時還是需要吃藥,有時候朋友們會說我現在這麼胖,都是吃藥吃的。

但是我依然愛笑,笑着對我愛的人,我的外婆,我的先生,我的兒子,笑着對我遇到的給過我各種幫助的朋友們。

生活裡依然要有愛,有光。

對外婆,我要給她多多多多的陪伴。對兒子,我會給他更多愛與了解,絕對不會讓他像我小時候一樣缺失無憂無慮的快樂。他的小小夢想,能夠實作的,我們都願意給他承托。

端上了鐵飯碗卻重度抑郁,和兒子一起自制“房車”,我們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我經常變着花樣地給外婆拍照留紀念,外婆笑說:等我走的時候,給我選一張好看的

聽完了馥馥的故事,被馥馥的積極樂觀打動,那些不好的歲月過往,她自己也不願意多說。甚至看着她的笑容,你會覺得那些都不重要了。

她的兒子有着和她相似的相貌和笑容,希望他們都能繼續笑得燦爛。

戳視訊,看Bob移動屋從零建造的全過程

童書媽媽三川玲,教育出版人、童書評論人、TEDkids智庫專家、中國營地聯盟理事,親自下場看了5000+孩子作文的閱讀寫作教育者,緻力于用順應天性的閱讀法與寫作法讓更多人愛上閱讀,享受寫作。著有《通往幸福的教育》,《孩子天生愛寫作》(即将出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