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巍幫美國奪冠,卻被強調身份,和當年的關穎珊都是一樣處境

北京冬奧會上,在中國擁有超高人氣的羽生結弦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雖然他挑戰阿克塞爾跳(4A)失敗無緣花樣滑冰男單領獎台,但是他那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藝術追求精神更符合奧林匹克精神,反而比冠軍陳巍更能打動人心。

陳巍幫美國奪冠,卻被強調身份,和當年的關穎珊都是一樣處境

令人尴尬的是,陳巍的金牌不僅沒有受到中國網友的敬佩,而且他在美國也遭遇尴尬處境。在陳巍奪冠後,他們當地媒體,明确表示亞裔在美國花樣滑冰群體中的比例“明顯過多”、“過度代表了美國人(vividly over-represented)”,引發了巨大關注,很多人認為這是在歧視陳巍。

陳巍幫美國奪冠,卻被強調身份,和當年的關穎珊都是一樣處境

雖然陳巍的父母都是華裔,但是他與谷愛淩的成長經曆完全不同,谷愛淩小時候就經常跟着媽媽回北京外婆家,在中國接受過比較系統的中國文化教育,而且還學到中國特色的超高數學本事,這都是她能夠在回歸後接地氣的重要原因。而陳巍小時候就在美國長大,對于中國文化沒有太多了解,已經成為很徹底的美國選手了。

陳巍幫美國奪冠,卻被強調身份,和當年的關穎珊都是一樣處境

陳巍雖然被視為美國花滑的國寶級别運動員,也有很多粉絲支援,但是在那些傲慢的人眼中,他們還是對陳巍的身份進行差別對待,哪怕是這次奪冠,人家也要特意提一回這樣的事情。

陳巍幫美國奪冠,卻被強調身份,和當年的關穎珊都是一樣處境

1998年日本長野冬奧會,美國華裔選手關穎珊不敵同胞利平斯基獲得花樣滑冰女單銀牌,當時新聞網站Msnbc卻報道《美國人擊敗關穎珊奪冠》,雖然後來該網站的上司為之道了歉,但想從根上解決這樣的差異實際上很難,陳巍如今也再次遇上了關穎珊的尴尬遭遇,不知他會作何感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