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卷!十八線小縣城招82人,7百名碩博競争,人太多導緻面試延期

和平縣,一個十八線小縣城,隸屬廣東省河源市,位于廣東省東北部。

近日,據廣東省和平縣政府網站消息,有700多名碩博研究所學生通過該縣2022年人才引進資格稽核,而計劃引進人才數量僅為82名。

太卷!十八線小縣城招82人,7百名碩博競争,人太多導緻面試延期
前有深圳等地人才政策收緊,後有人才紮堆鄉村、縣城。你怎麼看這種流向?

超700碩博競争縣級人才計劃

導緻面試延期

1月17日,和平縣政府網站釋出引進高學曆人才公告,引進國内外博士、碩士研究所學生、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大學畢業生共82名,涉及專業包括師範、工程、法學、管理、測繪、地理、水利、農學、林學、土木工程、建築等。

公告中提到,引進的博士、碩士研究所學生将列入全額财供事業編制。博士研究所學生列入正科級幹部儲備,碩士研究所學生可列入副科級幹部儲備。

據《2022年和平縣人才引進資格稽核通過名單與面試預告》,此次人才引進已收到810多份報名表。從學曆層次看,全日制博士研究所學生31名,全日制碩士研究所學生700多名,其餘均為雙一流大學大學生、急需緊缺專業大學生、海外留學大學生;從畢業院校看,有中國科學院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内著名高校畢業生,也有來自美國、俄羅斯、日本、英國等著名高校留學生。

太卷!十八線小縣城招82人,7百名碩博競争,人太多導緻面試延期

名單部分截圖

《預告》中稱,因本次人才引進報名人數大大超出預期,預計本月底進行的電話面試延期到2月10日後進行。

欠發達縣城引才何以“碩博紮堆”?

歸根結底還是願“花錢”

據相關從業人員介紹,本輪引進人才計劃用于黨政幹部儲備、農林水務技術工作、以及教育發展三大方面,本來預期隻要82名各類高學曆人才,可誰知道最後共有800多人報名,包括31名全日制博士研究所學生、700多名全日制碩士研究所學生。甚至在報名時間截止後,人才組還收到約50名申請者的報名材料,可以說報名人數遠超出預期。

和平縣本次人才引進為何吸引衆多報名者參加?

據澎湃新聞報道,和平縣位于粵北山區,離河源市區較遠,經濟發展欠發達,是以人才引進是該縣長期存在的難題。為了吸引更多人才,該縣今年決定拿出年3%的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援人才發展,并成立了縣級人才發展基金。和平縣委、縣政府還将縣财政下撥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從每年的100萬元提高至2000萬元,為引進的人才提供優惠待遇。

展現在具體實處上就是,本次人才引進待遇相當豐厚。

1. 引進的博士、碩士研究所學生列入全額财供事業編制。試用期滿(一年)考核合格的博士研究所學生聘任為事業機關八級職員或機關副職(副科級)或相應專業技術崗位,碩士研究所學生聘任為事業機關九級職員(正股級)或相應專業技術崗位。

2. 博士研究所學生列入正科級幹部儲備,碩士研究所學生可列入副科級幹部儲備。引進對象表現優秀且工作需要的,符合條件時可擇優調任到黨政機關工作,納入公務員編制。根據工作需要,也可提任事業機關上司班子成員。

3. 根據人才所學專業和求職意願,和平縣将根據崗位需求比對崗位(可進行二次選崗),讓引進人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學有所用,人盡其才。

4.博士研究所學生每月發放1萬元生活補貼,年薪約26萬元,符合條件的急需緊缺人才每月發放2000元生活補貼,碩士研究所學生每月發放1500元生活補貼,年薪約13萬元,雙一流大學大學畢業生每月補貼1000元。

5. 試用期滿,在和平縣購房的,發給博士研究所學生50萬元、碩士研究所學生至少10萬元的購房補貼。在和平縣無住房,工作機關不能提供住宿條件的,視情況安排入住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

6. 為引進人才發放人才服務卡,可在本縣申請落戶,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和符合投靠條件的雙方父母可随遷,直接到縣公安部門辦理入戶手續,享受綠色通道服務。

7. 引進對象配偶原有工作(在行政、事業、國企、私企)願意随遷到我縣安排的,由縣人才辦協調相關部門根據實際安排工作。配偶未就業的,如有符合條件的用人崗位需求,由組織、人社部門直接推薦就業。

8.引進的博士、碩士研究所學生未成年子女可在本縣内優先擇校,由教育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9. 在職取得博士、碩士學曆學位證的,給予10萬元、1萬元的學雜費補助。

10. 應聘者收到面試通知後到和平縣面試、體檢等費用全免,面試期内免費安排食宿,報帳到和平縣的往返車票(最高按硬卧标準)。

不僅待遇好,畢業後工作一年,博士将被聘任為副科級幹部,列入正科級幹部儲備。優秀者還可調到黨政機關,納入公務員編制。碩士次一級。等于和平縣還提供了難以拒絕的前程許諾。

這也讓無數碩博直呼“心動了”!

太卷!十八線小縣城招82人,7百名碩博競争,人太多導緻面試延期

一反常态的人才政策

你會怎麼選擇?

實際上,不光是和平縣,2021年6月,浙江省東陽市的南馬鎮花園村也在引進碩博上“收獲頗豐”。

根據其公布的人才引進成果:2021年,引進符合人才政策的博士研究所學生、碩士研究所學生、“雙一流”高校大學生等135人,按照每年發放1萬元至6萬元獎金的待遇,獎勵現金211萬元。

太卷!十八線小縣城招82人,7百名碩博競争,人太多導緻面試延期

圖源:都市快報報道

根據花園村的人才引進政策,引進的博士後和全日制博士生,還可安排300平方米以上的别墅一幢,在花園集團服務15周年以上的,所有權歸本人!

太卷!十八線小縣城招82人,7百名碩博競争,人太多導緻面試延期

花園村的真實景象 圖源:資料供圖

全日制博士生在花園集團工作的,每年獎勵5萬元,工作滿4周年以上的可以落戶花園村并享受村民待遇;博士後在花園集團工作的,每年獎勵6萬元,工作滿3周年以上的可以落戶花園村并享受村民待遇。

全日制碩士研究所學生在花園集團工作的,每年獎勵1萬元,工作滿6周年以上的可以落戶花園村并享受村民待遇,花園集團給予一次性發放人才購房券40萬元;全日制“雙一流”高校大學畢業生在花園集團工作的,每年獎勵1萬元,工作滿6周年以上的可以落戶花園村并享受村民待遇,花園集團給予一次性發放人才購房券30萬元。

其中多次提及的享受村民待遇,具體是指什麼呢?

包括回村創業的博士生每年獎勵5萬元、研究所學生每年獎勵2萬元、一本大學生每年獎勵1萬元;此外,花園村全村建立和健全了醫保、社保和養老等保障體系,村民享有建房補貼、獎學金制度、數字電視收視費(單向和雙向)、電話月租費、特困戶補助等30多項勞保福利、子女上學實行16年免費教育制,從幼稚園到高中書學費全免、每人每月發放大米、豬肉、雞蛋以及食用油等、開通免費公共汽車等一系列較為健全的福利待遇。

與鄉村縣城“砸錢式”引進碩博相反的,是一衆一線城市的人才政策收緊。

2021年5月28日,深圳人社局釋出《關于高層次人才業務、新引進人才租房和生活補貼業務相關安排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指出,市、區人力資源部門對2021年8月31日及之前引進的人才按原規定受理申請,對2021年9月1日及之後新引進人才不再受理發放租房和生活補貼。

2021年4月,杭州市房管部門相關人士表示:根據最新政策,高層次人才家庭落戶杭州須滿5年方可購買第二套房。

太卷!十八線小縣城招82人,7百名碩博競争,人太多導緻面試延期

圖源:錢江晚報

2021年年初南京人才落戶、購房新政收緊:落戶新政中提出的明确變化是:碩士研究所學生及以上學曆(沒有年齡限制);45周歲以下大學學曆(含留學歸國人員、非全日制研究所學生);40周歲以下專科學曆,并在南京就業參保半年。

兩相對比,也能了解人才流向縣城、鄉村。

不過盡管這樣,更多的輿論還是傾向“讀了這麼多年書,又碩士又博士,結果回到小縣城,可惜了。”

太卷!十八線小縣城招82人,7百名碩博競争,人太多導緻面試延期

更多人也對碩博能否勝任工作提出了質疑,比如此次和平縣收到的810多份報名中,有一份是來自一名美國哈佛大學與中科大聯合培養的博士研究所學生,專業是天體實體。

對照需求表,該博士有兩個選擇,一是成為不限專業的黨政儲備幹部,安排到縣直事業機關工作,二是到和平縣當地高中教實體。

無論哪一條路,他在專業上的造詣恐怕都難有用武之地。

而這種專業不對口造成的能否勝任工作,很多人對此打了問号。

相反的,對于“瘋狂砸錢”的縣城來說,人才引進來隻是第一步,如何留下人才真正的促進地方發展,才是後續值得思考的問題。

畢竟如果沒有發展空間,即使把人“搶”來了,也會人走茶涼,終究為他人“做嫁衣”。

來源:募格學術。參考資料:潇湘晨報、澎湃新聞、和平縣政府、東陽花園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