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轉自吳其倫微網誌:#演員總片酬不得超過制作成本40%#【明星高片酬的背後,究竟隐藏着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會想,憑什麼一個演

作者:陳思進

轉自吳其倫微網誌:#演員總片酬不得超過制作成本40%#【明星高片酬的背後,究竟隐藏着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會想,憑什麼一個演員出演一部劇就能賺這麼多錢?其實,明星高片酬的背後隐藏着太多見不得光的東西。

首先,投資方的N輪溢價是推高明星片酬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項目方在第一輪募資時,往往會給出一個接近真實投資的預算,無論是制作還是宣發,都不會怎麼離譜,而從第二輪溢價開始,就越來越離譜了,而為了增加預算可信度,投資方會給明星虛高片酬;

其次,明星片酬也是“一家賺錢八家用”,明星的背後還有經紀公司、項目方、選角導演、項目中間人、平台等參與分錢。表面看來,明星片酬是天價,實際上,天價的片酬是衆多力量推動的。每一次溢價,都會在很大程度上推高明星片酬,每多一個中間環節,就會多一個推高片酬的理由;

第三,明星片酬都是現金支付,這就為偷稅漏稅埋下隐患。客觀來說,明星片酬要求現金,這是有曆史淵源的,原本,明星隻是個體,沒辦法開票,是以,明星會要求項目方現金支付,一方面是為了避開繳稅的麻煩,另一方面也是一種風險轉嫁方式。而作為項目方,絕大多數會迎合明星的需求,甯可捏着鼻子自己承擔稅與票,也會讓明星順利完成拍攝。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明星和經紀公司的氣焰;(思進注:這點可能是過去的情況吧,目前還是否屬實,需要商榷……)

第四,明星高片酬的背後,還有一個極大的推動力量就是平台,包括電視台及視訊平台。利益驅動下,平台方希望影視項目中有流量明星,是以,他們在進行項目定檔時,會将明星作為一個評判标準。而作為項目方,他們為了迎合平台的需求,也會打腫臉充胖子,硬着頭皮邀請流量明星,甚至不惜給出畸高片酬。

是以,明星高片酬,絕不是簡單的漫天要價的“奸商行為”,更多的是多方合力造勢謀财,也是平台經濟之下大衆盲目追星的必然結果。

那麼,靠政策抑制演員片酬有用嗎?有,但是用處不大,隻要投資方沒有轉變“押寶演員”的思維模式,高片酬現象就難以改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