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記憶體,以及關于資料的存儲的簡要介紹

​1.記憶體的資料是以位(bit)為機關寫入一張大的矩陣中,每個單元稱為CELL,隻要指定一個行(Row),再指定一個列(Column),就可以準确地定位到某個CELL,這就是記憶體晶片尋址的基本原理。由于工藝上的原因以及成本問題,這個陣列不可能做的太大。這也解釋了平時我們所說的電腦記憶體不會太大。

資料在電腦中以二進制的形式儲存,當我們從輸入裝置中輸入資料後,電腦通過資料線向存儲器中給資料配置設定位址,存儲器的位址配置設定以位元組為機關,也就是給每一個位元組的存儲單元配置設定一個位址。

如果位址線是32位,則可以通路2^32個位元組,也就是4GB。​

2.cpu對存儲器的讀寫

CPU讀取資料:

①.cpu通過位址線把位址資訊發出;

②.cpu通過控制線把發出記憶體讀取指令,告知記憶體,“我”要向你讀資料了;

③.記憶體得知cpu的讀取指令,把資料通過資料線傳入到cpu。

寫入資料和讀取資料類似。

這也解釋了如果位址線是32條,則一次讀寫操作可以同時傳送4個位元組。

​3.存儲器

下面簡要介紹主存儲器中的RAM

記憶體,以及關于資料的存儲的簡要介紹

​從記憶體低位址端到記憶體高位址端

隻讀存儲區

*存放機器代碼和常量等隻讀資料

靜态存儲區

*存放程式中的全局變量和靜态變量等

*靜态——發生在程式編譯或連結時

動态存儲區

*包括堆和棧。其中,棧用于儲存函數調用時的傳回位址、函數的形參、局部變量等資訊

*動态——發生在程式載入和運作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