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精選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适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精選7篇)1
教學目标:
1、認識“喚”“技”1等2個生字,會寫“喚”“紀”等13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能說出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3、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産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2、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産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你按動遙控器看電視的時候,當你打開冰箱取飲料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與同學交談的時候,你能感覺到什麼?
二、初讀課文
1、開火車讀生字詞,教師及時正音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通課文。
3、教師範讀
4、默讀全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課文主要是圍繞那一段寫的?用()劃出來。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三、深入讀課文
讀第二自然段
1、了解設問句。了解“發明”和“發現”、“一百年”和“上百萬年”的差別。讀第三、四自然段。
1、出描寫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曆史中的生活狀态和20世紀人類科學技術發展成就的語句。
2、課文用了什麼方法向我們介紹了20世紀人類科學技術成就的?用這樣的方法寫有什麼好處?
(對比的說明方法。
①學生聯系生活,體會科學技術給人類的生活帶來的變化和好處。
②學生舉出其它的科技成就。(課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圖檔。)
③齊讀或開火車讀
學習第5自然段
1、你認為20世紀是一個怎樣的世紀呢?
2、學生暢想21世紀的科技發展,暢談心中的奇思妙想。
四、理清脈絡
說說哪些自然段講得是同一件事情,講的是什麼?
第一段(1):指出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第二段(2):科學技術對改變人類生活的現實意義。第三段(3-4):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意義。
第四段(5):引用名言,點明文章的中心。
五、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僅用了短短的幾百字就清楚地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曆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激發我們愛科學、學
科學和探索科學的精神。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精選7篇)2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國文學習真實有趣,激發了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
網絡中的資訊浩如煙海,面對如此龐大的資訊量,我們的學生該怎麼辦呢?我們既不能過高地估量網絡的功能,認為網絡上的資訊足能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在教學時,先提出學習的任務,然後讓學生帶着問題到網上查找,而自己卻很少了解網絡上的資訊,也不能怕學生在網上迷失方向,直接提供給學生幾個相關的網站,讓他們在其中學習。教師省卻了讓學生查找資料的過程,而學生的視野被禁锢了。
為了使學生更有效地使用網絡資源,友善快捷地學習,課前我先讓同學們預習課文,搜集相關資料,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同時,基于網站内容來源于書本,而要高于書本;專題網站要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專題網站應具有擴充性等特點。我查閱大量資料制作了網絡課件。這樣的網頁中有學生自己搜集的學習内容,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倍增。
課前我還給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能較充分地對網頁中的内容進行閱讀了解,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又拓寬了學生的視野,還可以幫助認知速度慢的同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其目的是想用這種方式來建構學習内容。讓學生在網絡化教材的學習中,去決定他的學習方向。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而教師也由學習内容的傳播者變成學生的學習導師,合作夥伴和學習顧問。教師的主要作用是知道學生如何選擇學習方向,篩選資訊,判斷資訊,這些實際都是一個學習化社會對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甚至可能會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學習内容,豐富課程本身的内容。這也給了他們充分思考問題的時間。
上課時,我就從三個方面入手,與學生交流談話,讓學生發現問題主動質疑。
(1)齊讀課題,當你看到這個課題,在你的腦海裡閃現過哪些疑問
(2)在你初讀課文之後,你又有哪些疑問?
(3)有沒有讓你感興趣的,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學生的思維如有源之水,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什麼是“呼風喚雨”?“一世紀”是多長時間?“呼風喚雨的世紀”是哪一個世紀?為什麼說是“呼風喚雨的世紀”?“發明”和“發現”有什麼差別?“呼風喚雨的英雄”是誰?它是靠什麼來呼風喚雨的?怎樣了解人們隻能在神話中用“千裡眼”“順風耳”和騰雲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願望?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學生的回答使我明白學生對本課的學習有了興趣,他們已完整地建構了自己的學習内容。我認為按照這種方式建構新的國文課程體系,将使國文教育發生根本的變革。
2.培養創造性思維,學生是主體,教師做引導。
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資訊由單一化到多元化,學生由被動接受到自由選擇,自主探索,部分學生極易在資訊的海洋裡迷失,使課堂處于失控狀态,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容易導緻學生水準的兩極分化。是以,資訊化教學在對學生的學習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同時,也對我們教師駕禦課堂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在課件設計的問題,導向性一定要強。“任務”設計要有明确的目标。我的縱向欄目主要幫助讀懂課文。我的橫向欄目重在激趣,升華主題,開闊視野。
其次,注重思維政策的訓練。
(1)用“發散思考思維活”政策訓練國小生如何質疑。啟發:當你看到這個課題,在你的腦海裡閃現過哪些疑問?在你初讀課文之後,你又有哪些疑問?當你浏覽網頁時,有沒有讓你感興趣的?強調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要求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想問題,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
(2)用“了解深刻有見解”政策訓練學生如何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提問:科學永無止境,本文帶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查閱閱讀平台,了解科技曆史,關注科技發展,形成了深刻的見解,自然也會對科技的未來充滿信心。
注重對學生的幫助引導。教學決不能放任自流,學生如果目标不明确的,就等于在大海撈針,花時間多,收獲卻不大,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為了讓學生能夠了解“世紀”“呼風喚雨”的意思,知道“20世紀”到底是多長時間,我讓學生直接進入第一部分進行學習,使同學們一目了然;20世紀都有哪些科學技術成就?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互相探讨,然後有理有據地講明自己的了解——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學生通過對比20世紀前後人們的生活的不同,對這句古詩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想說明什麼的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3)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上要讓學生積極發言,但敢說的前提是會聽,我要求學生要特别注意“聽”,他們會聽老師提出的重點和要點,同學回答問題時也認真地聽,并做到了回答問題時不說重複話、不說半句話,敢講自己的發現和見解。真正形成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互動。
3.用美好的心靈暢想未來。
教育的責任在于幫助學生從美好的角度,想象人類的前途,追求生命的意義。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看閱讀平台,聽新聞聯播,讓學生暢談自己的感受,學生明白了沒有做不到的,隻有想不到的。隻有艱辛的努力,才有豐碩的果實。課堂上還安排了一次暢想活動,“我長大了……”大家談。“我長大了要開通星際航班,讓地球上的人們都能到外星球去旅行。”“我長大了……”一個爸爸媽媽是醫生的孩子說,“大了要當個醫學家,發明一種藥,為生病的人解除病痛,健康長壽。”
給學生一次想象與表達的自主空間,能将愛與理想的種子種植在孩子們陽光燦爛的心田,喚起學生真誠、善良、自信、拼搏的情懷,誰能說這不是教學的精彩和感動呢?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科學常識性說明文,設計不好就容易成為資料展示廳或者科學常識課,失去了國文的本真,缺少國文的味道。是以,我在教學這課時始終圍繞了解、品味、運用語言來進行,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凸現國文學科特點;在引領學生了解、品味、運用語言的同時,讓學生體驗20世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體會說明文的特點。
三、不足之處
上完本課後,我認識到自己在落實方面到位,重難點突出,但在上課時的語速過快,沒有給足孩子們思考的時間,小組合作交流時間太短。教學過程中,遺漏了一些知識點。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通過了解課題引起學生探讨20世紀科技迅猛發展的熱情,引入重點段的學習。接着提出明确的學習要求,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對課文内容進行深入地學習。品讀詞句,學習表達方法。然後引導學生聯系所查閱的資料,想到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等事情的意義,想到電視、電話等事物的飛速發展;再通過課件出示有關文中列舉例子的圖檔,讓學生直覺地感受科技的發達;同時,通過朗讀的指導,使學生感受科技的巨大成就,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确。最後拓展升華辦一張科技手抄報。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精選7篇)3
1.認識“喚”“技”等12個生字,會寫“喚”“紀”等13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能說出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4.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産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準備:
課件、搜集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成就的相關資料。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你按動遙控器看電視的時候,當你打開冰箱取飲料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與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入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能感覺到什
麼?闆書課題,了解課題。
簡單介紹作者路甬祥及本文的寫作意圖。二、初讀課文,整體感覺。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生詞,讀通課文。
2.默讀全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課文主要是圍繞那一段寫的?
用“”劃出來。
三、抓住重點,深悟課文。
1.直入中心,引導質疑。(出示: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這句話自成一段,簡要地點明了課文的中心。
學生齊讀語句,教師引導學生針對這句話質疑。
2.細讀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了解設問句。了解“發明”和“發現”、“一百年”和“上百萬年”的差別。
3.指導學生自學第三、四自然段。
自學提示(出示課件):
動筆畫畫:劃出描寫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曆史中的生活狀态和20世紀人類科學技術發展成就的語句。
用心想想:課文用了什麼方法向我們介紹了20世紀人類科學技術成就的?用這樣的方法寫有什麼好處?
小組交流:把你的學習收獲在小組内與同伴交流分享。學生自學,教師參與小組學習,巡視指導。
教師提出彙報要求,學生彙報自學收獲。教師相機引導學生了解下列問題:
了解農耕社會。
了解重點句子: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結合第四段内容,進一步了解“發明”和“發現”。(課件出示相關圖檔)體會對比的說明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體會科學技術給人類的生活帶來的變化和好處。學生舉出其它的科技成就。(課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圖檔。)
指導朗讀。
總結寫法和說明方法運用的好處。
4.學習課文最後一段。
(1)齊讀。思考:你認為20世紀是一個怎樣的世紀呢?
(課件出示)20世紀是一個的世紀。同桌交流,補充空白。
(2)學生暢想21世紀的科技發展,暢談心中的奇思妙想。四、總結全文。
五、作業超市。
1.把你的奇思妙想動筆畫下來,講給爸爸媽媽或長輩聽,聽取他們意見和建議。然後運用今天學到的說明方法寫一篇小練筆《我的奇思妙想》。
2.做一份名為《科技天地》的剪貼報或手抄報,全班展評。
六、闆書設計: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精選7篇)4
1、認識“賴”“耕”兩個生字,會寫“賴”“耕”“改”“程”
4個生字,能正确讀寫詞語。
2、正确流利地朗讀課文第一至第二自然段。
3、了解課文第一至第二自然段。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第一至第二自然段。教學難點
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啟發興趣
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看過西遊記嗎?你們喜歡裡面的哪個人物?為什麼?
2.同學們喜歡他們,是因為他們法術高強,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他們可真是呼風喚雨呀!今天我們就要走進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3.闆書課題。
二.整體感覺了解課文内容
1.默讀課文,标出自然段。
2.課件出示課文中的長句,生自由多讀幾遍。
3.學習生字“耕”“賴”。
三.精讀課文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2.聯系上下文說說呼風喚雨的意思。
3.課件出示詞語,指導學生讀準确。
4.講解“發現”與“發明”并進行練習。四.指導書寫
1.觀察字形及占位。
2.教師範寫,學生練習書寫。
3.交流展示,教師評議。
五.作業:1.抄寫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六.闆書設計:
發明發現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精選7篇)5
一、創設情景導入
二、同學們,我向問問大家,和你們的爺爺、奶奶小時候相比,你們的生活有什麼變化?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生活變化的課文,讀題,了解課題,當看到呼風喚雨就想到誰?
二、自讀課文
1、讀準字音,看請字形。
2、把讀不好的多獨幾遍。
三、檢查自讀情況
四、默讀課文
課文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找中心句)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五、自學課文
把你能感受到20世紀呼風喚雨的句子勾畫出來,體會體會。
六、小組内交流自學結果
七、全班交流,了解課文
1、學習第四自然段:
⑴找出句子體會:
作者是用什麼樣的表達方法來說明我們這個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的?
(舉例子)
⑵拓展一下:
你還知道哪些現代科技新成就?
(生活、醫療、軍事、航空、交通等方面)
⑶出示收集的相關現代科技新成就的圖檔。
⑷學習這段的後部分内容:
2、學習第三段:
⑴讀句子,相機出示課後的句子體會:人們隻能在神話中用“千裡眼”“順風耳”和騰雲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願望。
了解“千裡眼”“順風耳”、“騰雲駕霧”,原指什麼?現在指什麼?
古代還有哪些幻想已經變成現實了的?
(土行僧……地鐵,一日千裡……飛機,想入海……潛水艇……)
⑶從這段中的哪兒還能感受到呼風喚雨?
3、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
我們現代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到底是誰在呼風喚雨呢?
⑴找出句子體會一下。
⑵讀第二自然段體會,闆書:
現代科學技術←人類
⑶了解“發明”和“發現”:
發現:原本就存在那裡,隻是沒有被人們知道。
發明:原本沒有這個東西,是人們創造出來的新東西。
⑷用“發現,發明”說話練習。
⑸了解新成就,差別判斷發明和發現:
出示課件:
X射線、空調、維生素、彩色膠片、青毒素、原子筆、雷射、
雜交水稻、行動電話
⑹在這段中還有類似的詞語嗎?找一找,了解一下:
改觀改變
八、總結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精選7篇)6
教學目的: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确讀寫“呼風喚雨、出乎意料、改觀、程度、依賴、農耕社會、騰雲駕霧、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電話、網際網路、聯系、哲學家、歸根到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
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教學重點:
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及相關詞語;正确流暢地朗
讀課文,并能談自己的閱讀感受,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體會文章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
課件,收集有關現代科技的新成就。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發散思維
1.當你按動搖控器看電視的時候,學你打開冰箱取冷飲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和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入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是否感到科學技術的神奇威力。
2.你還知道哪些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友善?
3.引入課題;正如大家所找的這些資料所說明的,我們已經到了一個能運用高科技來呼風喚雨的世紀。現在我們就和路甬祥叔叔一起感受生活的精彩。簡單介紹路甬祥。
出示課題。
了解課題:
什麼叫世紀?(一百年為一個世紀,20xx年屬于2l世紀)
什麼叫呼風喚雨?(原指神仙道土運用法力喚來風雨,這裡是比喻人們能夠比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過渡:讓我們一起學習看看人們怎麼利用科學來控制、支配自然吧.
二、自主學習、點撥指導
1.自讀課文,找出含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卡片輪讀生字.
(1)糾正讀音你用什麼方法讀準“賴、耕、潛、舶、哲”。強調讀音;後鼻韻——“程”“耕”“幻”“控”;翹舌音
——“程”·哲”:第二聲“潛”.
(2)讀句子,把自己讀不好的句子讀出來給同學們聽聽,糾正字音和斷句等。(長句不好讀,外國人的名字不好讀、多音字易錯、翹舌音度不準)
3.彙報預習:哪些字容易寫錯?“鞍”右邊不是反文.“幻”
不能多一擻,還要注意“賴、耕、幻、核”的筆畫。
4.字詞意思質疑——通過預習,哪些詞語你不了解?
釋義:奇迹、出乎意料、依賴、千裡眼、順風耳、騰雲駕霧、寄托、洞察,歸根到底,回顧,改善.
三、熟讀課文,質疑詞句
1.說說課文給你留下的印象.生a:科技發展太迅猛,
生b:人類原先生活的環境太差,沒有電燈沒有電視
生c:人類能登上月球、能潛入探海、能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的奧秘等是科學創造的奇迹。
2.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課文主要是圍繞那一段寫的?用“-------”劃出來。第一自然段這句話自成一段,簡要地點明了課文的中心。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了解内容
1.(出示: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學生齊讀語句,教師引導學生針對這句話質疑。
2.抽生讀第2自然段,找出關健詞,師闆書:人類靠現代科
學技術呼風喚雨
a“一百年”和“上百萬年”的差別。
過渡:我們現代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到底是誰在呼風喚雨呢?
找出句子體會一下.
b了解“發明”和“發現”
發現:原本就存在那裡,隻是沒有被人們知道。
發明:原本沒有這個東西,是人們創造出來的新東西。用“發現,發明”說話練習。
c了解新成就,差別判斷發明和發現。出示課件
x射線、空調、維生素、彩色膠片、青毒素、原子筆、雷射、雜交水稻、行動電話
3.自讀第3段,回憶曆史,集體交流:說說20世紀前人們是怎麼生活的?(了解“依賴自然”、“農耕社會”。)
a請同學們結合自己課外的了解說一說,你知道當時的社會還沒有什麼?(出示句式:那時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如果讓你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社會裡,你願意嗎?
b“千裡眼”“順風耳”原來指什麼?師:過去用千裡眼順風耳寄托願望。
c猜一猜:古時侯的人們還會有哪些美好的願望和幻想?想一想:當時這些願望為什麼不能實作?
過渡:在最近的一百年當中,他們的那麼多幻想紛紛變成了現實。
d看課件展示(登上月球、潛入深海……)
了解“千裡眼”“順風耳”、“騰雲駕霧”,現在指什麼?
e拓展:古代還有哪些幻想已經變成現實了的?(土行僧地鐵,一日千裡……飛機,想入海……潛水艇……)
f同學們交流自己所收集的有關資料,你知道20世紀的人們還擁有哪些科學成果?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呢?
小結: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一句詩來形容——“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4.了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說明科學技術發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a讀句子,說一說願意,在聯系課文的說一說,你讀懂了什麼?(現代科技發展之快、之多)體會的讀一讀。
師:在這近百年中我們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新成就,怎能不說——
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b用心想想:課文用了什麼方法向我們介紹了20世紀人類科學技術成就的?用這樣的方法寫有什麼好處?(打比較)
5.默讀第4段,勾畫出現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生歸納、師闆書:
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天體探索奧秘
電視電話網際網路飛機火車遠洋船
a作者是用什麼樣的表達方法來說明我們這個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的?(舉例子)
b拓展:你還知道哪些現代科技新成就?(生活、醫療、軍事、航空、交通等方面)出示收集的相關現代科技新成就的圖檔
過渡:人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們的生活怎樣呢?讀句子:人類生活的舒适和友善,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科學在改變着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着人類的物質生活。怎能不說——
6.齊讀第5段,師總結闆書:
回顧曆程科學創造神話美化生
活展望未來科技創造奇迹改善生活
二、聯系實際,讨論感受設問:1.想想自己家裡都有哪些科技産品?2.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舒适和友善?3.人們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暢談收獲,總結提高
過渡:20世紀人們利用科學成就使我們實作了古代人那麼多的幻想,使我們過上了幸福生活。是古代的幻想,今日的現實,是幻想讓我們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讓我們過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這時,你們也插上想像的翅膀,當一名小小設計師,描繪一下你明日美好的未來。(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畫圖表現)你現在就是小小設計師,描繪一下你心中明日的美好前景吧!
總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同學們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使你們的未來生活更精彩,隻要你們大膽的想像就一定發現和發明更多的新成就。就用奇思妙想中董浩叔叔一句話來結束吧。
齊讀: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闆書設計:(20世紀)呼風喚雨的世紀人類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精選7篇)7
1、認讀詞語,了解“呼風喚雨,世紀,農耕社會,依賴”等詞語,随文學習生字“賴,幻”。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教學難點: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準備:課件、搜集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成就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兩課時
一、讀題質疑,激發閱讀興趣。
1、創設情境導入
當你按動遙控器看電視的時候,你有什麼感受?這節課我們來學習29課。闆書課題。齊讀課題。
2、學生質疑。
讀了課題,你們有什麼問題?
3、學生質疑。
預設:(1)“呼風喚雨”什麼意思?(原來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在課文裡指什麼呢?)(2)“世紀”什麼意思?(3)“呼風喚雨的世紀指什麼?”等。
師:順着學生的提問在“呼風喚雨,世紀”兩個詞語下畫着重号。
過渡:剛才,大家抓住課題的兩個關鍵詞語去提問題,很會思考。學貴有疑,(指課題)請同學們帶着這些疑問去讀課文。
二、整體感覺,理清課文思路
1、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課件出示本課的詞語)
依賴、哲學家、遠洋船舶、農耕社會、潛入深海、出乎意料、呼風喚雨
(1)檢查讀音
(2)分析“幻,賴”的字形。
(1)讀準詞語是讀準課文的關鍵,這一課的詞語你會讀嗎?自己讀一讀。生讀。
(2)文中有兩個生字大家在書寫的時候要特别注意字形結構。
(3)師範寫“幻,賴”。
3、我們跟随詞語再次走進課文中,請大家默讀課文,繼續思考你們提出的問題。
4、彙報:讀了兩次課文,大家提出的問題找到答案了嗎?
學生彙報:從,我知道了,(結合學生回答相機了解“世紀”)
5、師:隻要大家仔細讀課文,一定會有新的收獲呢。
出示第一自然段: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齊讀。
三、品讀第二自然段,初步感受科技的力量
1、師出示第二自然段,引讀: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生接:當然是人類。
師:靠什麼來呼風喚雨呢?生接: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
師:在這一問一答中,你發現了這個句子有什麼特點?
生:這是一個設問句。
師:知道什麼是設問句嗎?
生:一問一答的句子叫設問句。
師:準确的說是自己提問自己回答的句子叫設問句。
這三個句子連起來,就是說:人類靠現代科學技術呼風喚雨。(出示句子)是嗎?和課文的句子比較比較,你有什麼體會?
生:自讀句子,比較。彙報。(強調突出了人類的智慧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力量)師小結:是啊,用上設問句,一下子就把我們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多妙啊!我們也要學習學習。我們一起來再讀讀,體會體會,好嗎?(合作讀)
過渡:讀到這裡,接下來,你想知道什麼?(人類怎樣靠現代科學技術呼風喚雨?)闆書:現代科技
2、再讀讀文,能找出答案嗎?
(1))指名學生發言
出示課件: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裡,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那麼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曆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2))用紅色線條給第一句縮句幫助學生了解。
師:這兩個句子很長,讀起來拗口。遇到這樣的長句子,我們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部分,省略修飾的詞語。看着畫紅線的詞語,我們連起來讀一讀。(人類獲得發現和發明。)
師:明白意思了嗎?
(3))差別“發現”和“發明”并學會正确運用。師:“發現”和“發明”有什麼差別呢?
闆書:發現和發明(指名發言)
師:從字面看,兩者很相近,但仔細推敲,卻有不同。
(4))抓“那麼多”“奇迹般、出乎意料”感受科技的力量。(這幾個詞語變紅色)那麼加上這幾個詞語,你們再讀讀,有什麼體會?
(5))比較“百年”和“上百萬年”
師: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讓人類生活發生了改觀和改變,請讀第二句。(學生齊讀)這種改觀和改變有什麼特點?
闆書:改觀和改變人類生活闆書:一百年上百萬年
師:“上百萬年”就是百萬年以上,從時間來講,比一萬個一百年還長,可是在20世紀的一百年,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發現和發明卻超過了上百萬年的綜合。
(畫一個大于号)(在這兩個時間的詞語上畫着重号)
師小結:短短幾句話,路爺爺層層深入,表達非常清楚。我們一起再來讀讀第2自然段。(老師讀問句,你們讀後面的句子)
過渡:既然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那課文哪些地方展現了20世紀的“呼風喚雨”呢?
四、品讀三、四段,具體感受科技的力量。
1、請同學們讀課文三,四自然段。課件出示:用“~~~”畫出描寫20世紀人類科學技術發展成就的語句。(提醒學生先說找到的句子,然後談體會)
預設一、20世紀,人類登上了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網際網路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課件出示)
(1))練讀句子
師:這是一個很長的句子,請同桌之間讀一讀,互相聽聽朗讀情況。
(2))感受語言表達的特點
師:大家說說,這個句子中,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呢?(指名發言)上半句是寫發現,下半句是寫發明,路爺爺在語言表達上,條理十厘清楚。
(在課件中将上半句變成紅色)
(3))體會詞語搭配的巧妙
課件出示四幅圖并配上文字: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天體,探索奧秘。師:那我們再來讀一讀句子中的這些詞語。
師:(出示相應的圖檔,引導學生說話)20世紀,人類登上了月球,發現了——
(稀土金屬,水);潛入深海,發現了——(奇妙的海底世界);洞察天體,看到了——;探索奧秘,又發現了——()。
師:僅僅就這些發現嗎?(不是)那你還知道哪些發現呢?(學生自由發言)
出示課件:
登上月球,發現了
師:(大家的語言表達跟路爺爺一樣準确、恰當)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了聯系緊密的“地球村”。
師:地球村說明了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小結:上天入地,咫尺天涯已經不再是神話,現代科技把廣博的地球濃縮成了小小的“地球村”。
過渡:可是,在20世紀以前,人類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3、(課件出示)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人們隻能在神話中用“千裡眼”“順風耳”和騰雲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願望。
(1))師描述創設情境,引導讀
師:那時沒有電燈,夜晚,人們隻能在昏暗的油燈下幹活;沒有電視和收音機,千裡之外發生再大的事情也無從知曉;沒有汽車,遠行隻能徒步,甚至受傷需要搶救卻沒因為不及時而導緻喪命,
(2))了解“依賴”和“農耕社會”
師:人類的生活,隻能順從自然,隻能聽天由命,這就是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師:帶着你們的想象,我們再來讀這幾句話。
師:(伴樂)20世紀的到來,卻讓這一切發生了變化。20世紀,有了神話中的“千
裡眼”——那是(電視機,天文望遠鏡等),(有了什麼讓學生講,學生講什麼并出現相應的圖檔)我們可以了解世上所有的事情;20世紀,有了神話中的“順風耳”——那是(收音機、電話,)我們可以聽到千裡之外的聲音;乘坐飛機,我們也成了騰雲駕霧的“神仙”,宇航員叔叔乘坐火箭還能像嫦娥一樣飛向美麗的月球,(展示科技變化迅速的圖檔)(紅色字型讓學生學生,師生很自然的接上)那麼多的幻想紛紛變成了現實!(出示)
(3))你們看,(停頓,讓學生觀看畫面)20世紀的成就,正如古人所說(引讀)出示詩句。
(課件出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起讀讀這句詩。這句詩你是怎麼了解的?
你能通過朗讀讀出你的感受嗎?(指名讀)
師:是啊,一夜的春風換來了千萬樹梨花的綻放,100年裡科技迅猛發展改善了人類的生活。真是(引讀)
生活在這樣的世紀,我們多麼驕傲,多麼自豪,20世紀的成就——(生齊讀古詩)20世紀是(齊讀課題)是以說(出示)第一自然段
4、回顧課文,小結文章的說明方法
師:課文學到這,請同學們再來回顧三四段,用心想想,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來說明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呢?
闆書:舉例子
作比較引用
四、拓展延伸,激發閱讀期待
小結:課文的疑問解決了,但是科學仍需要我們不斷地帶着問題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面對新的世紀,你還希望科學技術能夠帶給我們什麼呢?請同學們今天晚上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結合你的生活實際,去暢想21世紀,科學技術将會創造什麼樣的奇迹?
21世紀是世紀。
四、作業設計
1、我要寫一寫課後的生字。
2、我要把這篇文章讀給父母聽,請他們說說科技發展帶來的變化,并記錄下來。
3、我要讀一讀《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
教學要點:闆書設計: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精選7篇)】相關文章:
1.《呼風喚雨的世紀》說課稿
2.國文《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反思
3.《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集錦15篇)
4.呼風喚雨造句
5.呼風喚雨的成語解釋
6.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八單元作文:《呼風喚雨的世紀》讀後感-150字
7.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八單元作文:《呼風喚雨的世紀》讀後感-250字
8.讀《世紀的輝煌》有感
9.世紀難遇的日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