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記者手記|半程小結:讓“刺激”來得更猛烈些吧

作者:新湖南

湖南日報全媒體特派記者 蔡矜宜

2月12日,北京冬奧會賽程過半。今天想做一個觀賽小結——

從開幕至今,我現場觀看了全部15個分項中8個項目的比賽,分别是短道速滑、速滑、花滑、冰球、冰壺、鋼架雪車、自由式滑雪和高山滑雪。

最大的直覺感受是:冰雪運動,真的太刺激了!

記者手記|半程小結:讓“刺激”來得更猛烈些吧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在速滑比賽現場。

請原諒我的不淡定,畢竟這是我第一次現場觀看冬季項目的比賽,而且一來就直面世界最頂級的競技舞台。

短道速滑的速度與激情,冰球的熱血與強悍,鋼架雪車的極限與挑戰,自由式滑雪的炫酷與勇猛……視覺上的沖擊、比賽過程的激烈,讓我無數次頭皮發麻,熱血洶湧!

混采區裡,聽到運動員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會一直挑戰我的極限!”媒體區裡,記者們感慨得最多的則是:“他(她)能來冬奧會,已經很牛了!”

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下進行體育運動,本身就是一件需要挑戰和冒險精神的事,更何況來到北京的他們,還要不斷向自己的“極限難度、速度”發起沖擊。

記者手記|半程小結:讓“刺激”來得更猛烈些吧

2月8日,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冠軍、中國隊選手谷愛淩在獎牌頒發儀式上。 新華社發

在奪得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冠軍後,18歲的谷愛淩說:“我之是以在最後一跳選擇了挑戰自己從未嘗試過的1620,是因為,我之前一直說‘我想打破自己的界限’,我覺得隻有這樣選擇,才是真正的我。”

其實,在冬奧會賽場,還有很多的“谷愛淩”。他們也許沒有像她一樣收獲榮譽,卻已經登上了“自己的領獎台”。

記者手記|半程小結:讓“刺激”來得更猛烈些吧

2月10日,日本選手羽生結弦在花樣滑冰男子單人自由滑比賽中。 新華社發

27歲的花滑名将羽生結弦最終未能在北京完成他心心念念的4A動作,“雖然遺憾,但我拼盡了全力去實作4A,對我而言,這是一屆充滿尊嚴的冬奧會,我為之驕傲。”

在高山滑雪女子超級大回轉賽場,中國選手倪悅名以1分22秒59完賽列第40名,抵達結束區的她激動不已:“不管怎麼樣,這是我第一次在這個賽道完成比賽,自己能代表中國成為第一個完成冬奧會速度項目的人,内心非常激動!”

記者手記|半程小結:讓“刺激”來得更猛烈些吧

2月11日,中國選手倪悅名在高山滑雪女子超級大回轉比賽中。 新華社發

我想,這就是冰雪運動的魅力!冬奧會正在向全世界發出邀請——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參與,不斷挑戰自我,突破極限。

明天,我将轉場張家口賽區,更具觀賞性的雪上項目已經在向我招手。那麼,就讓“刺激”來得更猛烈些吧!

[責編:蔡矜宜]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