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當今教育背景下的家長,普遍非常焦慮,這種焦慮是來自多方的。

首先,我們普遍認為,孩子的最終成長的目标就是考上一個好的大學,這種單一的目标讓我們隻将教養的思路框在為學習服務這一個點上。

其次,家長要處理各種關系問題,工作、家庭、學校、孩子等等,時間的有限成為了一項最大沖突,于是,我們總希望在教育的投入産出比這個概念中獲得寬慰,然而,現實總和我們的預期相差太遠。

另外,當今社會,資訊泛濫,我們可以從各個管道擷取到各種各樣的資訊,有了資訊,就有了比較的參照物,我們要的滿意不是我們自身對結果的滿意,而是比參照物更好,比孩子、比工作、比幸福、比結果,我們在有意無意的比較中産生了無盡的焦慮。

如果說“别人家的孩子”也有天花闆,那TA一定是谷愛淩。

3歲,第一次站上滑雪闆;

8歲,加入專業滑雪隊;

9歲,獲得美國少兒組滑雪冠軍;

14歲,獲得9個全美冠軍;

15歲,登上國際雪聯年度積分榜榜首;

16歲,成為第一位在同一屆國際雪聯世界杯上連續獲得兩個金牌的選手;

17歲,在美國聯考SAT考試中考出了1580分的好成績,差20分就滿分,超過了99.8%的考生,被斯坦福大學錄取,并榮登“2020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

18歲,在世錦賽中獲得2金1銅……

而兩天前獲得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給她本就開挂的人生履曆更是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其實大跳台并不是谷愛淩擅長的項目,凡爾賽的是,這個奧運冠軍完全是意外驚喜。

第一跳後,她排名第三。第二跳後,她排名第二。在第三跳前,媽媽建議她做1440,這個動作她練習多次,隻要發揮穩定,就能拿到銀牌。

但是起跳前一秒鐘,谷愛淩改主意了,她想向難度更高的1620發起挑戰。(1620即空中轉體4圈半,是目前女子大跳台的天花闆,全世界隻有一個人完成過。)這個動作她幾乎沒有練習過,失敗的機率很高。可谷愛淩依舊選擇挑戰,她更看重的不是那塊獎牌,而是自己是否有挑戰極限的勇氣。

那一刻,她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腳上的滑闆上。站在起點上,她稍作準備就猛地沖了下去,轉體4周半加安全抓闆一氣呵成。成功落地的那一刻,連她自己都難以相信,蹲在地上喜極而泣。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這樣完美的表現就相當于一個裸考的孩子,進了考場直接就答了滿分,這一次命運沒有辜負她的勇敢。

随着谷愛淩的走紅,網友們火速翻出她媽媽曾經接受采訪的視訊,裡面的“育兒經”也立馬成了無數家長追捧的雞娃聖經。

其中,最廣為流傳的就是關于“愛和自由”的言論:

“你不必因為我在斯坦福而非要上斯坦福,你隻需要去你熱愛的學校。”

(谷愛淩媽媽先後畢業于北京大學和斯坦福大學)

“知識掌握了,就好了。”

“不要做完人,因為根本不存在。”

“更重要的是一輩子都不放棄學習。”

“每天必須要睡夠10個小時。”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聽起來是不是特别雲淡風輕?是不是一點兒都感受不到當今父母普遍容易有的焦慮?

但是,如果這時候你的腦海裡蹦出的是“人家說的有道理呀!咱也不逼孩子了,放手讓他們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吧”,請一定要打住!

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鼓勵孩子終身學習,這樣的育兒觀當然沒有錯。但是,這些隻言片語的愛與自由,并不能代表谷愛淩媽媽育兒方法的全部。從她日常育兒的幾個細節裡,我就知道,人家對孩子的用心程度和托舉的力度,咱一般人根本比不上。

沒有媽媽的全力托舉

谷愛淩成不了“谷愛淩”

谷愛淩8歲時,被媽媽送進了美國太浩湖區的專業滑雪隊。為了不耽誤學習,周一到周五她都在學校讀書,周末去參加滑雪訓練。

聽起來,這就像是一個普通的媽媽送孩子去上興趣班一樣。但是,從谷愛淩的家到太浩湖區的雪場,開足足4個小時車才能到,來回就是8個小時。這幾百公裡的路程,放在國内,也輕輕松松要跨省。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那時候,就已經是媽媽谷燕一個人帶小愛淩了。我之前講過給小小常做親子閱讀的經曆,每天半個小時中英文繪本閱讀,除非出差否則雷打不動。說起來容易,堅持下來卻真的需要太大的毅力恒心,這一點,估計經曆過的家長都明白。

但谷愛淩媽媽卻整整堅持了近十年,每周末驅車8小時送女兒滑雪——擱我我真做不到。

媽媽還一直鼓勵谷愛淩多多嘗試。網上有個段子,說谷愛淩十幾歲就學會了滑雪、騎馬、射箭、跑步、越野、遊泳、沖浪、攀岩,精通兩種語言,記憶力驚人……上一個達到如此成就的中國人是郭靖。

即便谷愛淩在很多方面都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媽媽對她學習的要求也一點不放松。

在她考上斯坦福之前,一直都是全職學生。所有的滑雪訓練,都安排在課外、周末,絕對不能占據學習的時間。

而且,為了提升谷愛淩的學習成績,媽媽還制定了一個彎道超車計劃:

每個暑假都要回北京進行高強度補習。

這是網上流傳的谷愛淩當年在海澱黃莊某機構上課的記錄。光是2015年暑假就安排了高分班、滿分班等5個補習班。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為了鼓勵女兒堅持下去,媽媽還特意用“來中國上十天課,能在美國頂一年”這樣的話激發女兒的好勝心。

這樣的高強度訓練後,谷愛淩一回美國就對同學進行了降維打擊,數學成績一直是班級第一,還曾打破過學校記錄,提前一年完成高中課程,SAT考試中還取得了1580分的好成績。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而且,她還練就了超強的時間管理技能,學會了在車上寫作業、睡覺、換衣服、吃飯,學會在不同項目之間絲滑切換,且能保持高度專注。

看到這裡,你還覺得谷愛淩的媽媽隻是雲淡風輕的愛與自由踐行者嗎?

有熱心網友還為谷愛淩媽媽算過一筆雞娃賬,私立學校學費+興趣班費用+滑雪訓練費,加一起輕輕松松就上千萬。

巨額投資、全身心陪伴,在培養女兒這件事上,我們真不是想學就能學得來的。

谷愛淩跟外婆的感情特别好(谷愛淩稱呼外婆為奶奶,是以在媒體報道中,她的奶奶其實指的就是外婆)。

外婆馮國珍曾是交通部體改司進階工程師,外孫女出生後,她就一直在美國照顧外孫女的飲食起居和學習……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美國國小三年級才會學乘法,但外婆卻教還在上幼稚園的谷愛淩背會了乘法口訣,還鼓勵她去跟同學比賽。

在學校裡,外婆一直用“第一名”來要求谷愛淩。哪怕參加個跑步比賽,不會講英文的她現學現賣,帶着一群人高聲喊“Eileen NO.1,Eileen NO.1”。

外婆挂在嘴邊最多的話是:我們家愛淩是最棒的。鼓勵孫女最多的話是:沒有什麼是你做不到的。

這就是谷愛淩家的主旋律啊。

但是各位家長請别陷入另一個誤區,以為對孩子高标準嚴要求讓TA努力,也能收獲一個差不離的孩子。

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育兒界的“懂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一生。”

背景經常會接到一些問題,總結起來就是,父母們按照各種專家指點,苦心經營引導的問題,往往總得到相反的答案。

比如,每天晚上9點讓孩子上床,催眠音樂調好了,燈光也調好了,孩子卻偏偏鬧到11點。

比如,不讓孩子看電視,定時給孩子讀繪本,但哪怕在商店裡看到開着的電視,孩子依然賴着,打滾不走。

比如,陪着孩子一起抄古文、讀名著、周末逛博物館,但孩子依然對學習國文毫無興趣,甚至提到寫作就頭疼。

家長們大喊,這就是育兒界的,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一生。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孩子比我們聰明太多,看穿誘導本質

前不久,有個電影叫做《墊底辣妹》,講述了一個叫做沙耶加的高中生,在老師坪田的因材施教下,如何逆襲,從學渣考上日本慶應大學的故事。

很多人都贊揚老師的教育術,比如用答錯一道題目,就要卸妝的方式讓沙耶加學數學:

用“雖然錯,卻充滿創意”來回應她的零分卷;

甚至用她最喜歡的漫畫《幽遊白書》來講解曆史。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大家都在說,這就是完美的教育術!

說的沒錯,因材施教肯定是對的。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坪田做得再完美,都是外因。

是什麼讓沙耶加的内因發生了變化,從終日吃喝玩樂到立志考上好大學?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衆所周知,沙耶加之前自我放棄,是因為重男輕女的父親隻一心把弟弟培養成為棒球手,他也會鼓勵沙耶加,會“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但沙耶加無動于衷,因為——她知道那不是真誠的。

但好在沙耶加還有個好媽媽。無論周圍人如何嘲笑,母親都堅信沙耶加可以考上好大學,嘴巴上說“考不上沒關系”,暗地裡卻增加了夜間的打工。

當沙耶加拿着媽媽拼命賺來的錢,她眼圈紅了,她知道,這份感情,是真的。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為什麼,專家嘴裡頭頭是道的育兒術,照搬使用,卻總不得心應手?

因為孩子太聰明,越小的孩子,越可以憑感覺分辨,什麼是真誠的建議,什麼是狡猾的誘導。

有些父母,讓孩子9點上床,自己卻想着12點打遊戲聊微信,孩子是感覺得到的,當然不睡。

有的父母,每天給孩子讀繪本,但自己開了電視就關不上,孩子當然還是對電視充滿渴望。

陪孩子抄古文也好,讀名著也好,對父母來說,若是任務都無意義。唯有真的享受其中,才會與孩子們情感上融洽溝通。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電影《一一》裡,孩子一一總告訴我們:你看不到的,我拍給你看。

孩子的世界,講直覺,講感受,講信任;大人的世界,講規則,講方法,講目的。

我們若在孩子面前,企圖不付出足夠的真誠,用一些簡單的育兒術就蒙混過關,好比在大師面前玩初級魔術,隻能暴露我們的窘迫。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所有針對大機率、針對共性,人雲亦雲的育兒術,如果缺乏真誠的了解,缺乏平等的交流,缺乏愛的基礎,就都沒有意義。

因為,所有的術,都是外因,但外因,必須建立在内因有所觸動的前提下,才會生效。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專門的育兒術,從來都不存在

上世紀90年代末,美國教育部展開了一項大規模的“早期兒童縱向研究(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簡稱“ECLS”。

研究人員遴選了不同家庭背景、從幼稚園到國小五年級的2萬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收集各方面細節,為了搞清楚一件事:到底是什麼在影響孩子的學業成績?

結論讓人大吃一驚,對孩子學業影響然不大的因素如下:家庭和睦、經常帶孩子去博物館、每天給孩子讀書、母親在孩子學前不工作……

這份調查讓很多父母很憤慨:這不都是父母重視孩子的展現麼?不都是父母為孩子做出的努力嗎?不都是父母身為父母的意義嗎?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經濟學院終身教授史蒂芬·列維特(Steven David Levitt)用一句話回答了這個實驗的意義——

隻有父母本身的特質,即“父母是怎樣的人”,才能影響孩子的學業表現;而父母針對孩子的行為,即“父母為孩子做了什麼”,并無意義。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你說出來的那部分,沒有意義,你做出來的那部分,才影響深遠。

而你做出來的,往往是你下意識的,甚至無意識的行為。

是以,某個意義來說,我們對孩子根本做不到教育,隻能做到影響。

影響這件事,從來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如果整個影響是一個大資料,純粹的技術手段能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就非常可觀,而核心的構成,是父母構成的環境,是父母本身。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如果想培養一個愛讀書的孩子,父母每天晚上留出半小時,一杯清茶一本小書的安安靜靜的夜,比無數說教都有效;

一個情緒平和的孩子,他的父母基本不暴烈、不糾結、不反複。因為,在普通父母看來讓人失控的問題,在他的父母看來,根本隻是常态。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如果想培養一個高素質的孩子,父母本身的道德底線和舉止規範是高于常人的。

深夜的紅燈前,自覺站立的父母;看到流浪貓狗被虐,自然流露心痛的父母;在非理性争執中選擇避讓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會把一些高于常人的精神,當做本能。

這一切,都是浸泡,是父母漫長歲月的積累,是父母被經曆洗禮後的最終的樣子,是父母自覺自省不放棄自我的姿态,是潛移默化,都是化骨無形。

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讀了那麼多育兒術,效果卻不好?

答案隻有一個——

從來沒有專門的育兒術,所謂的育兒術,不過是你日常各種素養,在育兒這件事上的展現而已。

為什麼精通那麼多育兒術,卻依然培養出一個熊孩子?

你先要問,自己,是不是一個熊家長。因為所謂育兒,從來都隻是育己罷了。

她的育兒經,你我能複制嗎?

昨天,朋友圈裡,不少媽媽在長籲短歎:别人家的孩子!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圖檔來源:@青蛙公主愛淩

有媽媽在朋友圈寫道:“我說希望孩子也能長成這樣陽光大方自信的女孩,先生回我一句:做夢!”

谷媽媽的育兒經,你我能學嗎?

這也是昨天社交媒體的熱點。

有人說,學之前,先看看人家爸媽。

谷媽媽是北大+斯坦福大學,谷爸爸是哈佛畢業,谷愛淩的爺爺也是斯坦福大學畢業,外婆畢業于上海交大,是女排隊員,外公畢業于中國知名大學,是籃球運動員。

換句話說,女孩要智商基因有智商基因,要運動基因有運動基因。當然,谷愛淩說,我隻有1%的天賦。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是以,有媽媽昨天開解自己,“想想自己,咱也不是斯坦福大學畢業的媽媽,咱娃一般似乎也很正常。”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不僅基因比不上

似乎谷媽媽的每條秘笈都是

“一看就會,一學就廢”

譬如說,谷媽媽說:

愛淩剛上學的時候,老師說:不要糾正孩子的錯别字,不打擊孩子的創造力;少點表揚他們的聰明,多點表揚他們的努力。我就是照着這兩條做的。

看着似乎很有道理,但是……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還譬如說,谷媽媽說:

愛淩覺得她爸爸是哈佛畢業的,我是斯坦福畢業的,她爺爺也是斯坦福畢業的,她就覺得自己也必須上斯坦福,她每次說這樣的話我都跟她說你不必上斯坦福,你上什麼學校隻要上你自己喜歡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一輩子都不放棄學習。

創造寬松的育兒環境,聽着真妙,但是,大家聽聽也就算了,可别當真啊!因為自家娃也并沒有像谷愛淩那麼自律啊。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有人說,你看,谷愛淩也上補習班,但是,人家每天能睡10個小時,每年也就補個幾星期。

……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幾個觀點

昨天的網絡熱議,形成了幾個觀點,我們提供給大家:

倒推的育兒經,都是100%正确,大家看看就好。

為什麼很多育兒秘笈看起來很對,但是,可操作性欠佳?

原因在于:對于别人家的孩子,他的父母以倒推的方式來暢談任何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都是100%正确的。

換句話說,育兒經隻能自己摸索,根據自己的家庭條件和自家娃的智力條件,找出适合自己的育兒方法,此外,也要考慮文化和社會環境不同,一味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

是以,有人說,谷愛淩媽媽的育兒經,都對,但是,你學不會。

真正優秀的娃,不需要媽媽那麼費勁地“雞”。

是以,父母也不要整天愛别人家孩子,多愛自家平凡的娃。放過自己,放過孩子。

平平淡淡才是真。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不要整天想着自己娃如何輾壓别人,和自己比,才是王道。

大家隻看到谷愛淩媽媽育兒理念中愛與自由部分,卻忽略很多細節,例如,她每個周末會開8個小時車,送孩子去滑雪,從不間斷。

也就是說,谷媽媽表面上風輕雲淡,但是,背後是全力托舉。

靜待花開,是全力托舉後的不強求。

或許

應該這麼看:

人的天分和環境不同

唯一值得贊美的是

自身的努力

谷愛淩媽媽說得都對,但你就是學不會!學習育兒之道,不學育兒之術

歡迎在留言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