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零氪玩家花席的公衆号】關注後,收看攻略、資訊更友善。
本文内容簡介:
1:優先級的錯誤認知
2:閃避比抵禦好
3:非線性疊加怎麼計算
4:為什麼兵無常勢+奇正相生很好

花席文章的評論區有很多留言,由于很多問題是重複的,不止一個人問過,是以花席将一些有代表性的留言,單獨拿出來回複一下。
一:優先級是錯誤說法
有粉絲留言
遊戲戰法有優先級,被動優先級是最高的,不能被任何戰法驅散,
隻有當鋒摧決可以暫時封印,
而指揮戰法的優先級是第四級,
同等級的指揮戰法也不能驅散,
是以滿寵隻能驅散主動戰法帶來的增益效果。
雖然結果是對的,但是這個過程錯了。
好像很多人有這樣的觀念,滿寵無法驅散其他指揮戰法,和優先級無關。
花席做過很多觀察,這遊戲并沒有優先級一說,這樣認為的玩家,都是從其他遊戲帶過來的經驗。
【三戰】的戰法是怎樣的呢?
1:發動順序
兵書裝備被動陣法兵種指揮主動突擊
兵書是最先發動的,其次是裝備技能,然後才是被動戰法,而這隻是發動順序而已,并不是優先級什麼的。
舉個例子:
決水潰城戰法,可以禁用【裝備】效果。
當鋒摧決,可以暫時封印【兵書和裝備】效果。
當鋒摧決:隻能禁用被動、指揮戰法,然而兵書、裝備一起被禁用了。
2:優先級?
所謂的優先級,其實是指準備回合釋放的所有效果,大部分無法被淨化清除。
比如說,盛氣淩敵的繳械效果無法被淨化,但這和優先級無關。
盛氣淩敵是指揮戰法,無法被主動戰法淨化,然而程普的被動戰法,依然無法淨化盛氣淩敵效果。
但遊戲确實有一定的優先級,指揮戰法、被動戰法帶來的效果,主動戰法無法清除。
比如周瑜、郝昭的灼燒狀态,雖然是戰鬥中才觸發,但是來自主動戰法的淨化效果無法清除掉他們。而程普是被動,他卻也無法清除郝昭的指揮戰法。
是以,優先級高的戰法,可以清除優先級低的戰法,是個假消息。
花席的總結:
指揮、被動、陣法、兵種是同一個等級,
他們帶來的效果無法被清除,
隻有主動戰法和突擊戰法低人一等,除了當鋒摧決。
二:抵禦和規避哪個更好?
花席認為規避更好,隻不過規避隻有準備回合釋放,而抵禦、虛弱可以在戰鬥中釋放。
【舉個例子】呂布與周瑜決鬥
呂布連續對周瑜決鬥2次,周瑜都閃避了,是以觸發突擊的機會都沒有,而抵禦傷害是能觸發特效的。
有3個可以0傷害的效果,分别是抵禦、規避、虛弱,這三個看起來相似但是有一些差別。
1:抵禦
免疫一次傷害,敵人傷害=0
你打到我了,但我身上有護盾,免疫你的傷害,護盾破了,是以會觸發傷害帶來的額外效果和突擊戰法。
2:規避
回避傷害,敵人傷害=0
你打我,但我閃開了,你既然沒産生傷害,也就不會觸發其他效果。
3:虛弱
無法造成傷害,敵人傷害=0
你吃了瀉藥,手無縛雞之力,打出的拳頭一點傷害也沒有,但你的特殊效果是會觸發的。
抵禦、虛弱都是無法疊加的,同樣的狀态會失效,而規避是可以疊加的,但他是非線性疊加。
三:什麼是非線性疊加
很多玩家懂這個,但也有玩家不懂怎麼計算。
花席舉個例子說一下
左慈:35%閃避
士别三日:30%閃避
你正常是100%命中
【線性疊加】
[30%]+[35%]=65%閃避效果
【非線性疊加】兩次閃避分别算
(100%×30%)+(100%-30%)×35%=54.5%
簡化一下:
士别+(命中-士别)×左慈
30%+70×35%=54.5%
解釋:
原本100命中效果,
減去30%閃避效果,
剩餘70%命中效果,
剩下的70%命中,與35%閃避效果相乘,你實際上隻有24.5%閃避效果。
70%×35%=24.5%
原本35閃避,隻與剩餘的70%命中産生反應,隻等于原來24.5%的效果。
是以:
30%閃避+24.5%閃避=54.5%閃避。
非線性疊加,就是這麼個意思。
四:奇正相生兵書有什麼用
【兵無常勢+奇正相生】
有粉絲問花席,為什麼攜帶兵無常勢的武将,通常都帶奇正相生戰法,最多20%-25%機率發動的連擊,8回合也就發動1-2次普攻而已。
其實道理很簡單,兵無常勢需要3次普通攻擊,才能觸發一次240%謀略攻擊後180%治療率。
正常情況下,8回合的戰鬥隻能觸發2次兵無常勢的效果。
而帶上奇正相生後,不論他是第幾回合觸發,隻要8回合觸發1次,就剛好讓兵無常勢多打出一次攻擊和治療。
一個兵書,讓你獲得240%謀略傷害和180%治療率,你帶不帶呢?
就算打不到8回合,但是讓傷害、治療提前一回合,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好事,而運氣好時可以觸發2-3次,能讓你赢得更早。
是以,即使沒攜帶其他突擊戰法,用奇正相生配合兵無常勢也是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