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了被當事人“欺騙”後,李承铉很受打擊,他問邊律師,說:“您有辯護過一個對于您的價值觀或者是一個道德不認同的一個人嗎?”律師很坦誠地說:“有。”
在節目中,張晉跟李承铉作為法律援助律師去處理一些案件。當時他接觸的一個案件就是老先生說繼女在她媽媽去世後,不願意提供住房給自己住,可是當他們去到繼女那裡去了解情況後,發現很多事情和老先生說的都不一樣,例如老先生說自己無怨無悔地照顧了生病都妻子11年,例如老先生說自己從來沒有用過這個家庭一分錢……
究竟是誰說的才是事實呢?随着繼女拿出了一則視訊錄像後,李承铉的内心似乎有了判斷,他覺得自己都不相信當事人,怎麼樣能為他說話呢?他甚至差一點就要和繼女說:“你要準備好這些的證據吧!管他去不去訴訟。”可是理性上,他知道自己不可以這樣說。
是以他在回程的車上,才會問一同前去的邊律師。
當聽到邊律師的答案後,李承炫繼續問:“心情會不會很不開心呢?”
張晉也懂這個問題其實有點敏感,于是跳出來想要解圍:“這個就屬于情吧。”
“對,就是你遇到你不喜歡聽或者在這個事情上你有帶着感情的,但是我們也不能轉身走,這就是法律援助律師的一個職責。”
聽到這樣的回答,李承铉陷入了深思中:“我可能沒有辦法做一個律師,如果我接了一個案子,然後中途我發現通過我收集的證據,我發現我的當事人是沒有跟我說實話,我有權利來放棄這個嗎,但好像也不能。”
其實,律師好像一直起來都是一個挺受争議的職業,窮人、有理的人需要律師,可是有錢人、無理的人,也有權利請律師。。
#八卦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