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征文#70年代末,周志剛想去貴州看望下鄉的知青女兒,徒弟問他帶點什麼?他回答:20斤面,5塊肉,3雙鞋,還有6條肥皂。作為一個70後,瞬間被這句話觸動了心弦。
沒經曆過苦難的人,不知道這些物品的貴重!在那個物資匮乏的年代,普通人家要攥齊上面4樣東西,說實話,真不容易!
我們先來看看電視劇中一個普通勞工周志剛是怎麼得來這些東西的:
1、20斤面粉,是找上級上司特批的(當時每人每月糧食定量,面粉屬細糧,一般情況還真買不到),周志剛的工資舍不得花,到工廠食堂去買的。
為何大老遠地給女兒帶20斤白面,因為周志剛聽說貴州那邊不産白面。女兒從小胃就不好,吃點白面饅頭要比吃米飯強。
2、5塊肉,要做成臘肉才行,要不大老遠地帶過去就臭了。買肉是需要憑肉票購買的,原本過年過節每家才能吃上口肉。想想看,這5塊肉要攥多久?
當時肉的價格,相對于個人工資來說還是很貴的。即使有肉票,有些人也舍不得買。
3、3雙膠鞋,不少國營工廠是當勞保用品發給職工的。有的廠一年發一雙,福利好一點的或特殊工種半年可能發一雙。
周志剛的這3雙新膠鞋,整整攥了3年!他平常“過日子”,自己編草鞋穿,是以省下了3雙新鞋,準備帶給女兒當禮物。
4、6條肥皂,周志剛的機關每3個月才發給個人一塊肥皂(1條肥皂是2塊),然而他3年攢出了6條肥皂。
什麼概念呢?也就是說,機關發給他的肥皂,他一丁點也沒舍得用!
有人會問,那周志剛平常洗手、洗澡、洗衣服用什麼呢?難道是借用别人的,好省下自己的嗎?這種事,周志剛做不出來!
為此,他每次打掃機關澡堂時,就把那些年輕人丢棄的指甲蓋大小的肥皂小尾巴收集起來,等到多起來,他就把小尾巴攥成肥皂球自己用。
周志剛的所作所為,讓人淚目,從更深處讓我感到了家和親情的溫暖。
在《人世間》這部電視劇中,諸如此類的情節還有很多。
鄭娟未婚有了孩子,還有個瞎眼的弟弟要養活。為了貼補家用,她在大冬天做冰糖葫蘆。
這時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場景:鄭娟竟然光着腿,沒穿棉褲,在幹活。
原來是因為快過年了,母親讓她把棉褲洗洗,等過年那天穿得幹淨些。隐藏在背後的是,因為家裡窮,鄭娟隻有一條棉褲。是以,洗了以後,就沒有替換的棉褲穿了。
在那個年代,父母那一輩人家裡兄弟姐妹多,許多小孩子都是穿哥哥、姐姐穿剩下的衣服,洗洗補補能穿10多年。現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議!
我是70後,《人世間》的許多故事情節,在我的父母身上也發生過。在那個貧窮的時代,他們從小就養成了節儉的好習慣。
即便現在生活富裕了,他們依然保持着樸素的本性。是以,當我看到這段情景時,不由得被深深打動了。
就像李宗盛《凡人歌》中所唱的“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人生之路,總不會一帆風順,坎坷曲折在所難免。
《人世間》這部電視劇的背景跨度從70年代初到現在,圍繞着東北“光字片”區老周家5口人,講述了50年跌宕起伏的人生。
出場人物覆寫了社會的不同階層,有官員、有老師、有勞工、還有商人……每個人的故事都有着時代的烙印。
活着雖然不容易,但大家都積極向上,充滿親情、友情、愛情,人與人守望相助是《人世間》最感人的基調。
趟過歲月冷暖,感覺生命厚重。哭過、笑過、愛過、恨過,才不後悔來人間走一遭。
#電視劇人世間##《人世間》時代見證人##時代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