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校長的寒假日記|公海英:讀書,讓我們更好地走進孩子心裡

編者按:“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是絕大多數小規模鄉村學校的真實寫照。過去的2021年裡,記者從沂南走到郓城,再從沾化奔赴沂源蹲點,見證了很多有情懷的教育者紮根農村,他們正努力用微光彌補差距,幫助農村孩子更好的成長。 家人閑坐,燈火可親,這是春節團聚的理想狀态。而在山東多地的小規模鄉村學校,數不盡的鄉村校長和老師正奔波在通往半山腰、偏遠農村的學生家裡,他們想利用寶貴的寒假時間,走到孩子家裡,走進孩子心裡。即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青年說》欄目将陸續推出“鄉村校長/教師的寒假日記”,聚焦鄉村教師家訪的所見、所聞、所感,為農村孩子點亮夢想,為鄉村振興注入力量。 以下是沂源縣 第四實驗幼稚園園長 公海英的寒假日記:

2022年2月10日 農曆正月初十 星期四 晴

“新年快樂,歡迎回家!”一大早,我和兩位搭檔等在幼稚園門口,和每一位老師熱情擁抱,開啟我們寒假開學前的集合教育訓練。

第一天集合,主要目的是收心、讀書交流。在溫馨的拜年互動之後,我們一起觀看紀實電影《小人國》,這部影片記錄了北京李躍兒巴學園裡一群2歲至6歲孩子的生活。選擇這部電影一起觀看,我的想法是通過影片引發老師們的思考,如何堅守初心,如何樹立正确的兒童觀。觀影結束,在兒童繪本館,老師們三三兩兩坐在一起,開始分享假期自己的讀書心得和電影觀後感。

鄉村校長的寒假日記|公海英:讀書,讓我們更好地走進孩子心裡

寒假開始前,每位老師選了一本專業書籍作為假期閱讀書目。敏敏老師閱讀的正是李躍兒所著《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她說:沒有不愛孩子的老師,也沒有不愛孩子的家長,但孩子不是一個寵物或者植物,我們不是孩子的支配者,随意去支配孩子是把自己當做孩子的上帝,給予孩子上帝之愛是成人自以為是的行為,并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作為老師,愛的成分裡要有文化和智慧。

加慧老師讀的是一本關于自主遊戲的書,她認識到:等待是一種政策。教師在觀察幼兒遊戲發現問題時,不要急于以成人的角度“幹預”幼兒遊戲,打斷遊戲過程,應該先觀察、後指導,等待合适的介入時機,耐心等待也許會讓幼兒遊戲順利進行。

鄉村校長的寒假日記|公海英:讀書,讓我們更好地走進孩子心裡

曉輝老師分享了《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中的案例,并反思到:當孩子難過的時候,我們說“看起來你好像很難過。”對孩子會很有幫助。孩子更容易和一個接納他們感受的成人溝通,而不是逼着他們作出解釋。

大美老師說:老師所給予孩子的并非一個“愛”字就能夠诠釋,從《小人國》中我看到了老師對孩子的尊重。當所有家長都在反映池亦洋的問題時,大李老師發現了孩子的閃光點:他身上的男子漢氣概給了其他孩子以榜樣。是以我們的教育一定要蹲下來,眼中要有孩子。

鄉村校長的寒假日記|公海英:讀書,讓我們更好地走進孩子心裡

文靜老師分享了自己對“孩子是腳,教育是鞋”的了解:不管你用多麼美好的教育理念,如果孩子們不适應你所使用的方法,那就是一句空話,甚至是阻礙他們發展的廢話。對于孩子的教育要因材施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老師們積極熱烈的發言中,我能夠感受到大家是帶着自己的思考去讀書的,有些工作中的困惑在閱讀中豁然開朗了,有些不适宜的行為在閱讀中意識到了,有些工作中的計劃在閱讀中萌生了。我想,這就是讀書帶給老師們的成長。

鄉村校長的寒假日記|公海英:讀書,讓我們更好地走進孩子心裡

正如這個假期我在閱讀《幼兒教師的教育哲學觀:通向幸福的教育之道》這本書之後的感悟,“一百個教師有一百種教育智慧”。隻要多讀書、多學習,并且在實踐中追尋教育智慧,在反思、對話中探尋教育背後生命的意義感,每位教師都有可能成為“教育家”。

鄉村校長的寒假日記|公海英:讀書,讓我們更好地走進孩子心裡

下午,我們來到新華書店參加小二班寒假“相約書店”活動。這項活動是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我們為推進親子閱讀和家園共育開展的一項創新性活動,利用書店濃郁的書香氛圍,通過小組活動的方式對家長進行親子閱讀指導。

大美老師和孩子們一起閱讀的繪本是《方格子老虎》,老虎是孩子們熟悉和喜歡的動物,今年又是虎年,是以孩子們的已有經驗非常豐富,觀察講述非常積極。講完故事以後,老師設計了親子制作的環節,孩子們和爸爸媽媽采用撕貼、添畫等方式共同制作了老虎,可謂形态各異、虎虎生威。

鄉村校長的寒假日記|公海英:讀書,讓我們更好地走進孩子心裡

活動結束後,我們與家長交流了寒假親子閱讀的情況,家長們紛紛表示和孩子一起讀書不僅培養了孩子的閱讀興趣,還增進了親子感情。因時間關系,家長們晚上在班級群内進行了詳細的分享。

梓伊媽媽說:四歲的小伊,開始關注自己的外表,關心自己的高矮胖瘦。偶爾,她會出門前,偷偷地在鏡子前塗塗我的口紅。有時,還會着急地問我“什麼時候能穿涼鞋出門?”當和孩子一起讀《爆炸頭米拉》《大腳丫跳芭蕾》《貝貝熊》這些書時,才發現孩子心裡想的事情,不是臭美那麼簡單。對于一個四歲的女孩而言,這是大事,嚴肅程度和我們一個月發多少工資一樣。和孩子一起讀繪本,才能慢慢地走進孩子的内心,才能讀懂孩子的喜怒哀樂,也能找回我們忘卻和丢失的童年。

鄉村校長的寒假日記|公海英:讀書,讓我們更好地走進孩子心裡

楷正媽媽說:一盞燈,幾本書,一對依偎在一起的母子,這就是我們家每晚入睡前溫馨的一幕。幼稚園啟動小種子閱讀節以來,孩子每天晚上都會迫不及待地挑選好書籍,等着我和他一起閱讀。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時候能完整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我們也獲得了更為融洽的親子關系。

香儀媽媽說:親子閱讀,帶給我工作之外“甯靜”的心境。忙碌了一天,每晚在孩子臨睡前共度閱讀時光,是放松疲憊身心的另一種打開方式,不僅讓她感受到媽媽的溫暖與關愛,也為我和孩子之間架起了一道親子溝通的橋梁。

佳甯媽媽說:和孩子一起閱讀最大的收益是糾正了孩子看手機看電視的不良習慣,增加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鄉村校長的寒假日記|公海英:讀書,讓我們更好地走進孩子心裡

家長們的回報讓我感慨萬千,在四幼這所開園半年的新園,讀書是一個鮮明的主題,在開園前老師到位的第一天就已經開始。我和老師們一起讀的第一本書是《窗邊的小豆豆》,我和家長們在新生家長會上分享的第一本書是《安的種子》。去年11月,我們啟動了第一屆“小種子閱讀節”,希望通過閱讀,讓老師和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走進孩子;希望通過親子共讀,在孩子的幼小心靈種下一顆閱讀的種子,靜待一朵幸福花開。

這個寒假,我感受到了讀書的力量。于老師們而言,可以更好地了解兒童的心理,更好地了解教育的意義;于家長們而言,是親子關系的融洽和對童心的守望;與孩子而言,是閱讀習慣的養成和能力的發展。很高興有這樣一群人在一起,未來,一定會更美好!

鄉村校長的寒假日記|公海英:讀書,讓我們更好地走進孩子心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