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若管不住自己,所有的教育都是無用的

當老師的閨蜜常聽家長給她抱怨,給孩子買了一大堆益智玩具,啟蒙書籍,可是孩子就是不主動玩和學,一天到晚隻想着打電子遊戲和看手機平闆,家長們特别發愁,遂向老師咨詢建議。

老師卻問:“作為家長,你在家裡又是什麼樣的呢?你是不是經常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想看手機呢?”

父母若管不住自己,所有的教育都是無用的

我們必須要認識到一個第一原則: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父母毫無掩飾的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父母若管不住自己,所有教育都是無用的。

要想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有能力的人,父母就要做到以身作則,為其樹立一個好榜樣。

教育和學習是終身制

我們都積極為子女買童書,我們不是不知道閱讀和教育很重要,我們隻是忘了以身作則,忘了教育與學習是終身制的。

父母若管不住自己,所有的教育都是無用的

有些時候父母總是想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标準去成長,但是卻忘了父母的成長也是與孩子同步的。

時間似流水,逝者如斯。

父母不是在成為父母的那一刻就停止生長的,有了孩子并不意味着時間停滞,既然如此,父母有什麼理由不進步呢?

父母若管不住自己,所有的教育都是無用的

大陸著名的翻譯家、作家、教育家傅雷先生在寫給孩子的《傅雷家書》中這樣說道:

“世上最有力的論證莫如實際行動,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則;自己做不到的事千萬勿要求别人,先改自己。”

倘若父母能夠終身保持積極學習的狀态,那麼他們與孩子之間的溝通障礙會逐漸縮小。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讓孩子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這就是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言傳身教。

勿謂勿求己所不能之事

一個人的生涯,建構的三個關鍵就是:興趣,能力,價值觀。

對于教育孩子,則是:興趣,盡全力保護;能力,投入刻意練習;價值觀,父母以身作則。

其中價值觀是父母能影響孩子最深最久的部分。想要教育好自己的下一代,首先要以身作則。

有原則的做好自己,做一對稱職,合格的父母,讓孩子以自己為榜樣是最為榮耀的一件事!

父母若管不住自己,所有的教育都是無用的

傅雷先生還曾說過:

“世界上最有力的論證莫如實際行動,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則;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千萬勿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評自己,先改自己的。”

父母在要求孩子的時候,也應當先想想自己是否可以做到,不要一味地下達指令而不自省,連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憑什麼要求孩子呢?

父母若管不住自己,所有的教育都是無用的

古時候有名的将軍行軍打仗之時也從不開小竈,每餐必須和戰士們同甘共苦,這樣才能使全軍上下團結一心;

現代的職場上司也奉行上行下效,用自己的付出不斷地鼓舞員工創造價值;

那麼在子女教育之中,父母必須做到以身作則,并且不要去要求孩子來完成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

權威感,用以身作則成就

父母總是想在孩子面前樹立自己的權威感,孩子的心裡也有把秤,隻是靠發号施令來管教孩子的父母,并不能得到孩子的真心尊重和愛戴。

真正好的教育,從來不是強行灌輸,而是父母以身作則、以愛滋養,以平常心引領孩子成就自己的人生。

而權威感,是以身作則所能帶來的自然附加值,當你自己可以做到以身作則時,你在孩子眼中就是一個說到做到,說一不二的權威人物。

父母若管不住自己,所有的教育都是無用的

沒有以身作則,再嚴厲的斥責也隻是蒼白無力。

學會做照亮孩子的蠟燭,而不是評判對錯的法官;以身作則,而不是吹毛求疵;解決問題,而不是制造事端。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們擅長模仿父母,是以父母要以身作則,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

陪伴、溝通、互相尊重,各自成就。

父母若管不住自己,所有的教育都是無用的

有人說,父母與孩子就是原件與影印件的關系。

也許,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給自己的孩子什麼樣的原生家庭。

以身作則,從父母做起,給孩子一個影響一生的人生禮物。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