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趕制冬奧主題花燈 看新疆兵團草根藝人的“藝術人生”

來源:中國新聞網

(新春走基層)趕制冬奧主題花燈 看新疆兵團草根藝人的“藝術人生”

中新網烏魯木齊2月12日電 (史玉江馬春燕)“今年元宵節,我要制作的6組26個花燈。其中有冬奧主題的花燈,以表達我們兵團人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祝福。”正在趕制花燈的宋玉表示。

在中國各地,傳統元宵佳節賞花燈必不可少。日前,在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十四師二二四團七連“草根堂”工作室外的場地上,宋玉和徒弟正忙着搭架、黏合、穿骨架、裹紅綢、貼金邊……記者注意到,各式花燈雖還是半成品,但獨特的造型吸引着過往群眾駐足。

宋玉是七連的一名職工,其手藝在十四師遠近聞名:寫得一手好毛筆字,水墨畫也很在行,而且還精通各種雕刻技藝。

在當地,哪家兒子結婚,哪家閨女出嫁,都找他寫喜聯,剪喜字。幾乎每年春節,宋玉都會到部分團場為群眾免費寫春聯。不久前,宋玉藝術創新工作室“草根堂”還被新疆兵團總工會評為2021年兵團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被當地人稱為“草根藝術家”。

“剛開始用柳枝,但不經用,後來改用竹子,現在用圓鋼做,花燈越來越精緻。”宋玉說,年複一年,元宵節的花燈越做越大,看花燈的人也越來越多。

宋玉介紹,除冬奧主題外,他還制作生肖、廉政文化、民俗及兵團精神主題的花燈。“但願這些花燈可以增添這裡的節日氣氛,受到大家的喜愛。”

宋玉從小對寫寫畫畫興趣濃厚。長大後專門學習工藝美術,但中專畢業後,他在當地沒有找到和專業相關的工作,這一愛好和專長逐漸被擱置。

2009年,宋玉舉家到二二四團定居。初在團場從事農業生産時,看到人們在沙堆中挖出的胡楊樹根與紅柳樹根時,宋玉抑制在内心的激情重新被點燃。

趕制冬奧主題花燈 看新疆兵團草根藝人的“藝術人生”

雕刻玉石(資料圖)。高小霞 攝

“我覺得這些樹根都有各自的生命。”宋玉回憶,下班後,他在妻子的幫助下,在沙包中深一腳、淺一腳把樹根搬回家。之後,一忙完農活,他便把自己關在家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當連隊同僚們看見宋玉家院内擺放的根雕作品時,起初都不相信那是他做的。這些原本在當地群眾眼中的“垃圾”變成了茶台、木凳、藝術擺件。

逐漸融入團場生活的宋玉,在生活中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寶貝”。“這裡的紅土适合創作泥塑作品,戈壁玉、奇石可以打磨雕刻成工藝品。”他說。

近年來,随着新疆兵團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許多連隊職工在團部或在城市裡買了樓房,一些人會找宋玉買幾件心儀的根雕、石雕擺件裝飾新居或餐廳。

“自己做的東西能被别人認可,還能掙錢,感覺很充實。”宋玉說,他還會四處拜訪民間藝人,從中汲取創作靈感。

在不斷地學習鑽研中,宋玉的這項事業逐漸壯大。近兩年,他從河南等地引進了雕刻機、切割機、鑽床等10多台機器,并在團場的支援下,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名氣大了,找宋玉學藝的人還真不少。該團二連職工李延春跟着宋玉學習制作雕塑,兩年後出師,現在經常跟着“師傅”宋玉一起做項目。

如今,除了七連家中的工作室之外,宋玉2017年還在十四師職業技術學校内建立同為“草根堂”的工作室。借助這一載體,宋玉潛心教授愛好書畫的學生,讓中國傳統文化、新疆地域文化在校園裡交流交融。(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