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農民造了一批假文物,英國人如獲至寶放入大英博物館

在大陸西北邊陲,有一方美麗富饒的熱土:新疆。新疆古稱西域,漢唐時期,這裡曾經星羅棋布分布着衆多的古國與古城,有着極為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遺産。清朝末年,西方探險家和文物大盜,成群結隊來到這裡,在這裡的古城遺址中進行大規模盜掘掠奪,一大批價值連城的珍貴文物,就此流失海外,給大陸的文物保護事業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清朝農民造了一批假文物,英國人如獲至寶放入大英博物館

在這次西方列強掀起的搶掠新疆文物的狂潮中,還曾發生過一起頗為耐人尋味的小插曲。話說在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4月,英國探險家達格利什在喀喇昆侖山進行考察時,遭遇意外被殺,兇手沒有留下任何線索,成為一樁疑案。英國方面十分重視,派遣鮑爾中尉來到新疆,調查達格利什遇害一案。

清朝農民造了一批假文物,英國人如獲至寶放入大英博物館

鮑爾來到新疆,輾轉奔波數月,卻一無所獲,沒有搜集到任何與達格利什遇害案有關的線索。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鮑爾此行也沒有白來一趟,意外地有了另一個巨大收獲。鮑爾在當地頻繁活動,行蹤詭秘,引起了當地人的注意,很多人都把他當成一個來新疆盜取文物的文物販子。

有一天,鮑爾正在旅舍床上百無聊賴,一個中年農民登門造訪。他向鮑爾出示了一卷古色古香、殘破不堪的古書手抄本,聲稱這是他從庫車縣城外60裡的一座古城遺址中刨出來的,如果鮑爾有興趣,他可以把這本古書賣給他。

清朝農民造了一批假文物,英國人如獲至寶放入大英博物館

鮑爾對文物隻是略知一二,但他深知新疆各地都出土過很多價值連城的文物珍品,在國際文物界都受到狂熱追捧,而且眼前這本文書,僅從外觀判斷也可以确定年代久遠,很可能具有無法想象的文物價值。鮑爾此行未能破案,但拿回去一件珍貴文物,也足以交差了。他當機立斷,經過一番讨價還價,用相當于兩頭驢的價格,從這個中年農民手中買下了這卷文書。

清朝農民造了一批假文物,英國人如獲至寶放入大英博物館

鮑爾回到英國,找到當時享譽世界的英國文物專家、古文字研究泰鬥赫雷恩。赫雷恩經過一番仔細研究,斷定這是古梵文,記載了古代醫藥學知識、民間諺語和術士的咒語,很可能是已失傳千年以上的古印度傳統醫學“阿育吠陀”典籍,價值難以估量,這卷文書被命名為“鮑爾文書”,作為英國考古學界的重大成果,如獲至寶地放入大英博物館珍藏。

鮑爾文書的面世,迅速在西方各國掀起了新疆盜寶狂潮。大批探險家和文物大盜來到新疆,瘋狂搜尋類似的古代文書。一大批類似于鮑爾文書的古代文物,紛紛粉墨登場,成批流入歐洲各國文物市場和博物館。

這種現象引起了另一個英國探險家、文物專家斯坦因的注意。斯坦因多次來到中國新疆搜尋文物,是個道地中國通。同一時期,具有相同特征的古代文物集中大批面世,外國文物販子來到新疆,隻要肯掏錢,就必定能搜尋到古代文書,仿佛這裡的古代文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要多少有多少。這些文書上的文字種類和内容極為雜糅混亂,同一篇文書甚至可能包括多達9種古文字,很多都是見所未見,連世界一流的古文字專家都難以破譯。

清朝農民造了一批假文物,英國人如獲至寶放入大英博物館

這種反常現象,讓精明狡黠的斯坦因産生了懷疑。1900年,斯坦因親自來到新疆,在當地官員配合下,開始調查這些文書的來源途徑。經過一番抽絲剝繭的探尋和大量的實地走訪調查,真相終于被揭開。

原來,所謂鮑爾文書和其他一大批類似的“古代文書”,根本不是什麼價值連城的珍貴文物,而是出自一個當地農民的手中。此人名叫阿克洪,早年以種地和做小生意為生,窮困潦倒。他發現很多外國人頻繁出入新疆各地古城遺址,探尋古代文物,于是“靈機一動”,打起了制造假文物的主意。

在暴利的驅使下,阿克洪絞盡腦汁,采用染色劑、手工做舊等手段,制作出“仿古紙張”,又從一些古書上選取拼湊一些古文字,有些文字幹脆就是他自己“手工原創”的線條圖案,僞造出一批又一批“古代文書”。由于此前從未發生過如此大規模文物造假事件,加之阿克洪造假手段“過硬”,最終釀成了這樣一起贻笑千古的荒唐事件。文物大盜遇到了文物造假騙子,也是絕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