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子記錄2022年02月第2篇:孩子總是很開心,因為隻認自己的節奏

親子記錄2022年02月第2篇:孩子總是很開心,因為隻認自己的節奏

今天是一周的親子記錄日。

本周是春節後的第一周,也是開學前的最後一周,寶寶和爺爺奶奶待在一起。

我們夫妻兩人得以享有一周稍微輕松點的下班時光,收拾家裡,洗滌衣服,當然,也會稍感無聊,畢竟,習慣的慣性還是很強大的。

每天,寶寶會和我們視訊,一起進行一小會兒的親子視訊遊戲,在寶寶的強烈渴望下,寶奶給孩子買了“我的世界”的工具套裝,可以和我進行一場玩偶大戰。

這周,我悟到:

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節奏和風格。

一如一個人的呼吸,一呼一吸,一舍一得。

孩子之是以總是很開心,就是因為他們隻認自己的節奏。

如果外人打斷他們的節奏,他們就會哭鬧。

無論你處在什麼樣的經濟水準,你每天的呼吸是什麼樣的節奏,幾點鐘起床,幾點鐘睡覺,起來以後做什麼事情,這些總是需要有一個節奏的。

一個人的成長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的節奏和風格邏輯梳理清楚,然後按照自己的節奏一步一步走下去。

不因為外界的各種變化而驚慌失措,并根據變化進行一定的調節。

外界紛繁複雜的幹擾,在你的節奏下梳理下成為養分和資源助力你的成長。

這個節奏和風格,就是你獨一無二的在世間存在的意義,它包括你所有的對世界的現象和事實的解釋。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世間的精靈,他們的天賦是什麼樣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又有老話說,三歲看大。

之前也說過,二十歲前就能模糊知道自己的天賦異禀還是稍微普通。

我們做父母的,不能把人生的壓力傳導到孩子身上,讓孩子承擔越過邊界的選擇負擔。

如是否要二胎,是否需要爸媽陪伴而選擇全職等

孩子是懵懂的。

父母不僅需要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找到自己的适合節奏,也要為孩子尋找和養成這樣的節奏提供指導和資源。

無論人生最終獲得什麼樣的成就,人生的努力意義,就是一個生命以自己的節奏走過人世間。

可以是立德立功立言,也可以是潇灑乖張特立獨行,沒什麼規定路徑,過往是雲煙,未來的路在遠方,腳下的節奏不亂。

你的節奏外化出來,就是你的作息時間、愛好選擇,放棄什麼,落在你的一呼一吸之間。

如果放棄了選擇,躺平,那麼就是放棄自己的節奏主動權,讓别人的思想在你的腦子裡跑馬,讓你的時間和資源被他人支配,對自己的存在意義認可度就下降,于是會覺得人生沒意思,與外界的連結減少,收獲抑郁或者沉迷某項嗜好,從虛幻中擷取意義。

借假修真,假的終歸是假的,它隻能是淺層次的開始,對客觀事實無作用。

需要我們知行合一,将認知落實為行動。

找節奏,就從提煉自己的時間表做起,從一呼一吸的冥想與覺醒開始。

歡迎關注留言,我知道明天還會遇見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