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京保貝,阿裡小貸及P2P網貸,誰更有機會成為對公金融市場的“餘額寶”?

餘額寶已經是網際網路金融的标杆,滿天的“寶”們紮堆進入了面向個人客戶的零售金融市場。誰能在零售金融市場複制餘額寶?目前尚未發現有希望的選手。實際上,連支付寶自己在淘寶理财上也未能複制餘額寶的輝煌戰績。可以說“To C”的零售金融市場大格局已定。

好在零售金融市場之外,還有“To B”的對公金融市場,目标客戶是大大小小的企業。在這個前景不遜于零售金融的大市場上,盡管阿裡巴巴也在做阿裡小貸,但相較于巨頭紛紛介入的P2P網貸、各家銀行小微企業融資,目前還并沒有出現一種成為市場标杆的産品。

市場的未來走勢當然無法事前下定論,但是在對公金融市場中,由京東推出的“京保貝”是一款非常有意思的産品,與阿裡小貸、P2P網貸和銀行融資等傳統選手有着挺微妙的不同,值得研究一下他們誰會像零售金融市場的餘額寶一樣,成為對公金融市場的标竿(這裡說的是市場标竿,不是業務内容,一個存一個貸當然兩碼事)。

根據目前公開的資料中,“京保貝是通過對京東平台上豐富的采購、銷售、财務等資料進行高度內建和處理,進而完成自動化的審批和風險控制。由于整個流程都線上進行,是以實作放款的時間可由以前的按天計算縮短到3分鐘以内。該業務的融資期限長達90天,融資金額和還款時間還可由供應商自主決定。”(一個寶一個貝,阿裡京東這才是真愛呀^_^)

以上基本是一段廢話,現在做網際網路金融,大資料是必須的,靠信用是肯定的,速度快是标配的。是以,自動化審批、線上流程、3分鐘放款、90天期限等等細節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京保貝模式與阿裡小貸、P2P網貸和銀行融資這三種模式有什麼差別,以及京東金融能依靠京東電商這棵大樹把這些差別裡的劣勢和優勢分别克制和發揮多少。

在對比京保貝、阿裡小貸、P2P網貸和銀行融資之前,需要回顧一下餘額寶為什麼能夠成為零售金融市場的标竿。我個人認為,餘額寶的成功并不在于金融創新,而是在于充分利用已經成熟的金融工具和母公司資源,把原有的客戶資源導入新的模式中去。否則的話,你沒法解釋早在餘額寶之前就用相同模式奮勇創新的彙添富現金寶為什麼沒火,同樣也沒法解釋為什麼餘額寶的火爆沒法在淘寶理财賣基金的店鋪中重制。是以,對公金融市場的焦點仍然不是金融創新,而是如何依靠母公司獲得客戶資源以及把這些客戶導入新的模式中去。

在這樣的視角下,京保貝、阿裡小貸、P2P網貸和銀行融資四種模式中,有希望成為對公金融市場标杆的種子選手是京保貝和阿裡小貸,而種子選手中我更傾向于背靠京東電商的京保貝。

一是對比京保貝和P2P網貸。站在融資方的小企業看,P2P網貸和衆籌都是金融市場裡的直接融資,就算是通過銀行系平台,也是從手裡有餘錢的人手裡拿錢,隻不過交換的東西一個是債券一個是股權。直接融資對整個金融生态的要求非常高,大的經濟體裡隻有美國這個特殊到不能再特殊的例子是直接融資占優,我國更多地是向德國和日本學習,未來仍然會以間接融資為主導。

是以P2P網貸陪太子讀書的角色很難改變,無法對京東和阿裡巴巴起到颠覆性的影響,最多是一種有益的市場補充罷了。如果把P2P網貸作為一個行業來看,不太可能依靠自己的積累産生新的網際網路金融巨頭,倒是政策明朗之後被巨頭收購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把P2P網貸作為一個模式來看,BAT和京東等二線巨頭完全可以增加這種模式補充自己的業務類型,同樣不可能改變我國金融市場以間接融資為主的格局。再加上最近央行已經對P2P網貸做出了限制,投資人數限制和平台不許保本的要求已經基本上決定了這是個細分小行業,很難再繼續野蠻生長了。

特别注明一下,P2P的意思是“Peer to Peer”,不是“Person to Person”。P2P模式覆寫内容很廣,國内網貸隻有細節差别,沒有模式差别,不是随便把後面的P換個其它簡寫字母就能叫模式創新的。

二是對比京保貝和阿裡小貸。以京東和阿裡巴巴的江湖地位,各自旗下的金融機構到底有什麼差别其實不重要,因為這些子機構是為了母體服務的,如果有需要改改組織架構就是,基本不存在一家能做另一家不能碰的政策限制。是以,京保貝和阿裡小貸之争,拼的不是經營金融機構,而是這些貸款項目背後的京東電商和淘寶天貓。

如果以平台規模論成敗,當然是淘寶天貓占優,但是這個在零售金融市場的優勢能否延續到對公金融市場,是值得仔細考慮的。與流量巨大的淘寶天貓相比,京東電商最有趣的差别在于他不僅有相當數量的企業賣家,還有交易金額巨大的供應商。自營和非自營的差别對于買家可能差别不大,例如京東自營的某個品牌和相同品牌的天貓旗艦店,一眼看去都可以簡單判定是售後有保障的正品——但是這兩種模式在對公金融領域的供應鍊中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形态。

天貓旗艦店做的再大,也是阿裡巴巴這個電商平台中的一員,盡管有大資料、信譽度、現金流等等的判斷标準,但是并不存在一個居于中心位置能夠一抓就靈的“抓手”。相比之下,京東電商龐大的自營業務使得這個中心位置周圍有大量的供貨商,而供貨商恰恰是供應鍊金融的天然“抓手”,圍繞京東電商周圍的供貨商提供金融服務遠比為天貓平台上的自由賣家更容易發力。

也就是說,淘寶天貓有點像一個魚很多的池塘,阿裡小貸在池塘裡大範圍撒網捕魚是相當費勁的;京東電商像肉牛飼養基地,牛的數量盡管比不上魚那麼多,但是京保貝很清楚有多少牛鼻子可以用來把牛牽走。

細看京保貝和阿裡小貸之間的差别,三分鐘出貸、無需擔保、大資料評級之類的漂亮說法全部扯淡,這些都隻是網際網路金融的自然結果,跟傳統的銀行融資炫耀炫耀也就罷了,細節差異不足以評價他們之間的優劣。那麼兩者的什麼差别最重要的?

我目前觀察到的最重要差别是貸款利率,阿裡小貸提供的貸款利率是18%,京保貝提供的貸款利率是10%。

阿裡小貸的利率高嗎?這裡必須要說句公道話,18%其實不高,不僅比民間信貸的利率低得多,也比企業通過P2P網貸融資的成本更低(P2P網貸的融資成本往往高于20%,最狠的一家達到了30%)。相比之下,京東的京保貝貸的10%更接近低成本的銀行貸款。

是京東比阿裡小貸更高尚是以舍不得賺錢嗎?當然不可能,如果想打價格戰比18%低幾個點就夠了,根本沒必要自己把自己腰斬。我認為這個相差将近一半的利率差距源自前述電商模式的差别,阿裡小貸提供的是天貓這個平台之上的貸款,資金成本和貸款利率要比照民間信貸和P2P網貸;相比之下,京保貝提供的是以京東供應商為核心的供應鍊貸款,貸款利率要比照商業銀行為大企業的上下遊企業提供的供應鍊貸款。

依據上面兩點,京保貝有牛鼻子可以用力,同時貸款利率遠低于阿裡小貸,具備成為對公金融市場标杆的資格,京東電商較之淘寶天貓的交易量差距并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因素。這裡當然還要特别明确,京保貝的成功仍然需要以京東電商的持續發展為基礎,我們這裡假設的是京東電商會持續追趕天貓不掉鍊子。如果非要假設京東電商完蛋或迅速超越天貓,當然會很容易得出京保貝将跨越發展或很快完蛋的讨喜結論,可實際上這樣的分析毫無用處。

三是對比京保貝和銀行融資。銀行實際上是這個市場上最大的變量,有可能他們會突然湧入這個市場,也有可能他們選擇為京保貝和阿裡小貸提供信貸資金,但商業銀行在本質上與網際網路金融的貸款公司是兩碼事,除非京東和阿裡巴巴直接自己開銀行。

在這裡,一定要提一下阿裡巴巴之前和工行建行搞的貸款合作。按道理說,阿裡巴巴這個平台上有需要借款的客戶和關于這些客戶的資料,工行建行有放貸掙錢的需求,應該是一拍即合才對。但是雙方的合作卻以失敗告終,咱們這些外人也無法知道其中的細節,隻知道阿裡巴巴最後甩開銀行單幹了。

我認為這是一種企業基因,阿裡巴巴盡管始終強調平台和合作,但這些合作必須以阿裡巴巴作為強勢主導才行。這種強勢本身無所謂好壞和對錯,順風順水時能讓企業占優,隻是不太容易強強聯手而已,更何況阿裡巴巴也未必需要強強聯手。但是在對公金融市場這個小範圍内,我認為能夠做到強強聯手很重要,否則的話單憑自有資金沒法持續擴大業務。

舉一個高度簡化的例子。同樣是100億元的貸款,銀行隻需要10%的資本金就夠了,也就是銀行需要自己有10億元。但是非銀行的小額貸款公司,目前政策隻允許做到資本金的150%,也就是小額貸款公司需要自己有将近70億元。就算金融政策再放開、金融工具再豐富,非銀行的金融機構也不會達到銀行這麼高的的杠杆率。而做貸款沒有高的杠杆率,再有錢的企業也是掏不出那麼多錢的。

要知道,貸款和存款可是不一樣。像餘額寶那樣大家把錢交給支付寶背後的天弘基金,自然是韓信将兵多多益善。反過來向外貸款,得先有錢才能把錢借給别人,不是說你想放多少就能放多少。

是以,我認為,盡管阿裡巴巴的強勢基因在零售金融市場取得了極大的好處,但這個基因在對公金融市場會轉為相當的劣勢。當京保貝和阿裡小貸都需要借助銀行等外部資金來源來加快自身發展的時候,能夠與強勢大機構合作的京東金融更容易取得大資金量的優勢。要知道,小微企業貸款是一個15萬億規模的市場,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敢說自己的資本金足夠對付這麼大的市場。

最後說點題外話。盡管網際網路金融這個産業很新,但在裡面競争的網際網路巨頭卻很舊。别說小的網際網路創業企業,就算是二線巨頭也難以在BAT的大翅膀下面找到與世無争的一畝三分地。該不該反壟斷得聽法院的,但一家獨大上下通吃肯定是乏味和無趣的。希望BAT之外的二線巨頭們能像京東一樣多下下功夫,為利潤豐厚的網際網路金融業貢獻點競争,免得從現在一大堆銀行壟斷金融,搞成未來兩三家巨頭不壟斷網際網路金融,就真的太沒有意思了。

轉自:https://www.tmtpost.com/83077.html

每天一點成長,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