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消失的耐心有一句戲言:“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人們失去耐心的現象反映在家長輔導小孩做作業上猶為突出。其實

作者:明礬笑應

消失的耐心

有一句戲言:“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人們失去耐心的現象反映在家長輔導小孩做作業上猶為突出。其實,當今各種焦躁、緊張、心急失控的現代症候比比皆是,如沒有耐心看完稍長的文章、無法容忍一些複雜的需求、不願傾聽甚至懶得辯駁,正在成為生活中的新常态。

美國心理學家麥克雷提出的“大五人格”,具有“親和性”的人得分最高,即這一部分人懂得耐心是為獲他人喜愛、成為理想的人所須做出的必要犧牲。

過去的生活形态,人與人的協作互助程度更高,行為也容易受到從衆性的影響。現代科技和商業蓬勃興盛,人們面臨的制約變少,有時隻需拿出手機動一動手指頭,足不出戶就能解決衣食需求。這種極度便利的環境,很容易讓人失去同理心,無法換位思考看待他人、看待世界。以往需要付出極大耐心才能交換擷取的資源,如今輕易就能得到,讓許多人産生一種錯覺,以為生活就應該是這樣子的。而且,現代資訊源源不斷地沖擊,也拔高了人們的情緒門檻值,以往被認為是樂趣的事情,也不再讓人感到快樂或産生愉悅的興奮。像過去輔導孩子學習,是家庭成員維持情感依戀的互動方式,如今成了大人孩子都怕的“恐輔症”。

早些年,蘋果公司 CEO 蒂姆.庫克受邀到麻省理工畢業典禮上演講,稱他擔心人類會随着技術發展出現自我意識缺損,變得和電腦一樣失去價值觀和同理心。或許現代人就正在走向被智能裝置同化的道路上,逐漸消失的耐心就是一個值得警惕的前兆。

(摘自《聯誼報》陶琦/文)

消失的耐心有一句戲言:“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人們失去耐心的現象反映在家長輔導小孩做作業上猶為突出。其實
消失的耐心有一句戲言:“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人們失去耐心的現象反映在家長輔導小孩做作業上猶為突出。其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