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指令使用技巧集錦

Linux指令使用技巧集錦

初用Linux時可能有處處不友善的感覺, 可是等使用一段時間掌握了一些技巧後就會感到越來越順手了. 以下就是我使用Linux以來積累的一些經驗與技巧, 相信對初學者會有所幫助的.

1. 使用虛拟控制台   

登入後按Alt+F2鍵這時又可以看到"login:"提示符, 這個就是第二個虛拟控制台. 一般新安裝的Linux有四個虛拟控制台, 可以用Alt+F1~Alt+F4來通路. 虛拟控制台最有用的時 候是當一個程式出錯鎖住輸入時可以切換到其他虛拟控制台。

2. 拷貝與粘貼  

字元界面: 不管是Slackware 還是RedHat安裝後每次啟動時都會自動運作一個叫gpm的程式, 該程式運作後就可以用滑鼠來拷貝與粘貼了. 具體做法是按住滑鼠左鍵拖動使要拷貝的地方反白, 這時反白的區域已經被拷貝, 再按滑鼠右鍵拷貝的内容就會被粘貼在光标所在位置了. X-Window下: 拷貝的操作與字元界面下一樣, 三鍵滑鼠的話按中鍵粘貼, 兩鍵滑鼠的話同時按左右鍵粘貼(須在配置XF86 時在滑鼠的設定裡選擇 Emulate 3 Button).

3. 快速進入某些目錄

鍵入 cd ~ 可進入使用者的home目錄. 鍵入 cd - 可進入上一個進入的目錄.

4. 軟驅的使用

如果是Linux 的ext2檔案系統用如下指令: #mount -t ext2 /dev/fd0 /mnt dos格式的軟碟則用指令: #mount -t msdos /dev/fd0 /mnt 然後就可以在/mnt裡通路軟碟的内容了, 注意在取出軟碟之前要先卸掉軟碟上的檔案系統, #umount /mnt 否則會導緻資訊丢失. 在軟碟上建立檔案系統可用如下指令: #mke2fs /dev/fd0 1440

5. RedHat下顯示彩色目錄清單

打開/etc/bashrc, 加入如下一行: alias ls="ls color" 下次啟動bash時就可以像在Slackware裡那樣顯示彩色的目錄清單了, 其中顔色的含義如下: 藍色>目錄 綠色>可執行檔案紅色>壓縮檔案 淺藍色>連結檔案 灰色>其他檔案

6. 顯示檔案的類型   

用指令 file 可以使你知道某個檔案究竟是ELF格式的可執行檔案, 還是shell script檔案或是其他的什麼格式 例如: #file startx

7 .指令檔案的路徑

當你鍵入一些指令如find, shutdown, mount, startx時是否 想過要知道這些檔案究竟放在哪個目錄裡? 用指令 whereis 可以實作,如 #whereis startx

8. 查找檔案

find 指令要加一些參數才能查到檔案, 如: #find /usr -name XF86Setup -print 在/usr裡查找檔案XF86Setup.

9. 删除無用的core檔案

程式運作出後有時候會産生一個名為core的檔案, 這個檔案一般很大而且沒什麼用, 可以删除掉以釋放空間.

10. 一次解開.tar.gz檔案

解開.tar.gz檔案一般要先用gunzip解壓再用tar解包, 在Linux下可以一次完成, 如: #tar zxpvf sample.tar.gz

11. 顯示win95分區裡的長檔案名   

如果你發現win95分區裡的長檔案命不能顯示, 可以重新 用vfat方式來mount. 對于啟動時就mount的分區可以修改檔案/etc/fstab, 将裡面的msdos字樣改為vfat. 如果無法用 vfat mount, 則要重新編譯一下核心, 加入對vfat的支援.

12. Linux 裡的Norton Commander   

在提示符下鍵入指令mc後你就會看到一個與Norton Commander很相似的界面, 實際上功能也很相似甚至更強大, 比如可以直接對.tar.gz 壓縮包裡的檔案進行操作(有點像 ZipMagic).

13. 啟動後直接進入X

編輯/etc/inittab檔案, 把id:3:initdefautl改為 id:4:initdefautl. 不過搜尋路徑可能會有些問題, 關機時 你得直接進入/sbin 裡去執行 shutdown.

14. 背景運作 X 程式

執行一個X程式時别忘了在後面加一個&号,如 #netscape & 否則的話在你推出執行的程式之前再無法在那個終端視窗裡輸入命盍?

15. 強行退出 X

有時候在 X 裡由于程式出錯滑鼠鍵盤都不起作用, 這時候不用着急, 因為在Linux下幾乎不會像在Win95裡那樣惡性 當機, 你隻須鍵入Ctrl+Alt+BackSpace鍵就可以回到字元界 面下了.

16. 重裝Win9x後lilo失效無法啟動Linux  

隻須先用軟碟啟動Linux然後運作一次lilo即可。對于 RedHat可以用指令mkbootdisk來制作啟動盤,例如: mkbootdisk devices /dev/fd0 2.0.34-1 其中2.0.34-1是 /lib/modules下的一個目錄。

17. 把dos/windows改為預設啟動的OS  

RedHat 把Linux作為lilo預設啟動的OS,即出現 boot: 提示符後直接回車啟動Linux。如果想改為dos/Windows,修改檔案/etc/lilo.conf,把有關啟動dos的部分放在前面,再 運作一次lilo即可。例如把lilo.conf從: boot=/dev/hda

map=/boot/map

install=/boot/boot.b

prompt

timeout=50

p_w_picpath=/boot/vmlinuz-2.0.34-1

label=linux

root=/dev/hdc5

read-only

other=/dev/hda1

label=dos

table=/dev/hda

改為:

boot=/dev/hda

18. 去掉引導區内的lilo資訊

安裝lilo後如果硬碟數量或分區情況有改變的話将導緻硬碟不能啟動,這時隻須用軟碟啟動dos再運作 fdisk/mbr 即可。(這個方法還可清除任何引導區病毒)

19. 讓 X 支援 AGP 顯示卡

下載下傳一個 AX 4.1 即 AcceleratedX 4.1 , 一個商業版 的 X Server 。除 AGP 顯示卡外 AX 還支援很多牌号的顯示卡。 另外還可以用AX 帶的設定程式 Xsetup 友善的對分辨率,重新整理率等參數進行設定。不過我也不知道用AGP卡效果如何,因 為我現在還在用老掉牙的 S3 765 。

20. 把 man 或 info 的資訊存為文本檔案

以 tcsh 為例: man tcsh | col -b > tcsh.txt info tcsh -o tcsh.txt -s

21. 用目前路徑作提示符

對 bash 來說,在 .bashrc 裡加一行: PS1="\$PWD\\$" 對 tcsh 來說,在 .tcshrc 裡加一行: set prompt="%/>"

22. 壓縮可執行檔案

Linux 下有一個類似 dos 裡的 pklite 和 lzexe 的命 令 gzexe 。而且壓縮率一般都可以超過 50% ,在空間緊 張時很有用。比如:

/dosc/temp# ls -al

total 148

-rwxr-xr-x 1 root root 149564 Dec 8 15:33 gawk

/dosc/temp# gzexe

gawk gawk: 54.5%

total 216

-rwxr-xr-x 1 root root 68710 Dec 8 15:36 gawk

/dosc/temp#

23. 檢視 Linux 啟動時的資訊  

Linux 啟動時螢幕顯示的資訊來不及看清就一閃而過, 如果對這些資訊感興趣的話可以在啟動完後用指令 dmesg 檢視。

24. 處理檔案名内含有特殊字元的檔案  

如果有一個檔案名叫 -file 如果想删除它,鍵入 rm -file 會顯示 invalid option ,原來由于檔案名的第一個字元為 - , Linux 把檔案名當作選項了,可以加 解決 這個問題, 如 rm -file 。如果是其他特殊字元的話可 以在特殊字元前加一個 \ ,或者用雙引号把整個檔案名括起來。

25. 一次處理一整個目錄

Linux/UNIX 的很多常用指令如 rm , cp 等都有一個參 數 -r , 是遞歸的意思, 指令裡加了參數 -r 就可以對目标目錄及其下所有子目錄進行操作,如: rm -rf /test (f 是 force 意為強行) , 該指令完全删除 根目錄下的子目錄 test ,作用類似于 dos 下的 deltree ,當然使用這個指令時要特别小心。再如: cp -r /test /test1 有類似 dos 下 xcopy /s 的作用。

26. 修改登入畫面

對本機: 先修改檔案 /etc/issue 改為相要顯示的内容, 再修改檔案 /etc/rc.d/rc.local(RedHat) 或 /etc/rc.d/rc.S(Slackware) 把下面幾句注釋掉:

# This will overwrite /etc/issue at every boot. So, make any changes you

# want to make to /etc/issue here or you will lose them when you reboot.

echo "" > /etc/issue

echo "Red Hat Linux $R" >> /etc/issue

echo "Kernel $(uname -r) on $a $(uname -m)" >> /etc/issue

cp -f /etc/issue /etc/issue.net

echo >> /etc/issue

不然的話每次重新啟動 /etc/issue 都會被更改。

對 telnet 的遠地機器: 先把檔案 /etc/usr/sbin/in.telnetd 改名,如改為 in.telnetd.exe ,再編一個名為 in.telnetd 的 shell 腳 本, 在顯示完需要的内容後再調用 in.telnetd.exe 。如:

#!/bin/sh cat /etc/login.banner #需要在登入提示符前顯示的内容 echo -n "" exec /usr/sbin/in.telnetd.exe

27. 幾個有用的别名

幾個能友善操作和減少誤操作的别名,建議把它們放到啟動 檔案裡, 如 /etc/bashrc 。

alias rm=′rm -i′

alias cp=′cp -i′

alias mv=′mv -i′

#前三個别名的作用是在删除、覆寫檔案之前先提示确認, RedHat已經自動 #加上了,強烈建議Slackware的使用者也加上,因為 Linux/UNIX下檔案一旦删 #除就再也無法恢複了。

alias l=′ls -l′

alias cd..=′cd ..′

alias utar=′tar xvfz′ #解 *.tar.gz 檔案

alias inforpm=′rpm -qpi′ #顯示rpm包的資訊

alias instrpm=′rpm -Uhv′ #安裝rpm包

alias listrpm=′rpm -qpl′ #列rpm包内的檔案

alias uistrpm=′rpm -e′ #反安裝rpm包

28. 使用指令補齊

所謂指令補齊(Command-Line Completion)是指當鍵入的 字元足以确定目錄下一個唯一的檔案時隻須按 Tab 鍵就可以自動補齊該檔案名的剩下部分,例如要把目錄 /freesoft 下 的檔案 gcc-2.8.1.tar.gz 解包,當鍵入到 tar xvfz /freesoft/g 時如果該檔案是該目錄下唯一以 g 起頭的檔案 的話就可以按下 Tab 鍵,這時指令會被自動補齊為:tar xvfz /freesoft/gcc-2.8.1.tar.gz ,非常友善。

29. 最後一條技巧  

有時間的話多看看系統提供的FAQ和man檔案,因為通常遇到的問題大多數都能在裡面找到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