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描 編輯|羅麗娟
号稱覆寫了國内電競賽事70%以上,全球最大電競賽事營運商的英雄體育(VSPN),日前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電競市場潛力巨大,這毋庸置疑。但在電競從業人員看來,類似于VSPN所屬的第三方賽事營運卻早已不是一門好生意。
在2010年以來,以騰訊為主的遊戲大廠紛紛開啟電競業務的相關布局。在資本的推動之下,電競賽事營運行業也從2010年之前的野蠻生長,進入到百花齊放的階段。一些賽事營運商憑借早期積累的電競人才、直播資源,成為了騰訊等遊戲廠商的賽事供應商,快速成長起來。
但随着電競産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内外遊戲企業越來越重視自身核心資料,以騰訊為首的遊戲大廠開始逐漸收回旗下熱門遊戲的電競賽事舉辦權。
而在發展并不平衡的電競行業中,市場關注度幾乎隻聚焦在《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等相關賽事上。當這些超級IP賽事被廠商收回,留給賽事營運商的“蛋糕”已經不多。
在度過了賽道最好的10年後,電競賽事營運商不可避免地開始走下坡路。一位追蹤電競行業多年的資深媒體人無不悲觀地認為:“這是一個已經死了的賽道。”
而VSPN的上市,也被看作是這個賽道最後的榮光。
01 “虛胖”的英雄體育
英雄體育(VSPN)的故事,需要從2016年說起。
彼時,由應書嶺創立的英雄互娛拉上了國内兩大電競賽事營運商樂競文化(NiceTV)和PLU,共同建立了英雄體育(VSPN)。三方在業務層面進行捆綁,旗下主力賽事資源均注入VSPN中。
強強聯合之下,VSPN一舉獲得了TGA騰訊移動遊戲大獎賽、HPL《英雄聯賽》的獨家營運和招商權,以及《王者榮耀》職業聯賽(KPL)的承辦權,成為了全球第一的移動電競賽事營運商。
在電競産業的持續發熱下,VSPN成為了資本的寵兒,在5年之間完成了7輪融資。其投資者行列中,不乏騰訊、快手、紅杉、真格、天圖、SIG等資本的身影。

其中最大的一筆融資是由騰訊在2020年10月領投的B輪融資,金額達到了1億美元。在其IPO之前,騰訊持股達到13.54%,是VSPN最大的機構股東。
VSPN實控人應書嶺合計持有18.87%股權,并與一緻行動人合計持有35.05%的投票權。
在資本的推動之下,VSPN迅速擴大了其市場佔有率。其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9月底的9個月,VSPN在中國及海外為29款電競遊戲營運了94項賽事,達成了約5600場對戰。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在中國,VSPN為十大最受歡迎電競遊戲(按2020年百度指數排列)中的九個提供賽事組織與營運服務,占據了電競賽事組織營運超過75%的市場佔有率,是毫無争議的市場第一。
一位業内人士告訴全天候科技,為了承接更多的遊戲賽事,VSPN在近年來不惜砸錢占坑。從其财報來看,VSPN的銷售成本呈逐年攀升的趨勢,由2019年的7.91億,攀升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13.59億。
在銷售成本攀升的同時,受疫情的影響,VSPN線下賽事的舉辦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以至于其虧損持續加劇,經調淨利潤由2019年的3949.6萬,下滑到2020年的-8840.6萬,2021年前三季度進一步下滑至-3.17億。
在經曆了2020年的疫情影響後,VSPN也開始大力發展多元業務。在電競賽事營運之外,還有商業化、社群營運兩塊業務。
所謂商業化,指的是通過品牌及贊助活動、分銷媒體版權、提供廣告代理服務等實作商業化。社群營運則是VSPN旗下主播、達人以及合作的電競俱樂部等MCN營運收益。
據悉,其社群營運是一個十分年輕的業務。2021年初,英雄體育VSPN收購了由王思聰創立的香蕉遊戲傳媒,而後将香蕉旗下MCN機構所擁有的大量知名電競主持、解說等藝人資源囊入懷中。
招股書顯示,2021年前九個月,VSPN共錄得營收達13.22億元,并較2020年同期的5.41億元增長達144%。三塊收入分别貢獻了4.66億元、4.51億元、3.43億元的收益,在總收益中的占比分别為35.3%、34.1%、25.9%。
02 大廠“依賴症”
VSPN最大的一張王牌莫過于《王者榮耀》職業聯賽KPL,自2017年起,VSPN成為KPL賽事唯一營運商。
而在KPL之外,其主辦的衆多電競賽事中流量較大的《和平精英》、《穿越火線》、《PUBG》、《PUBG MOBILE》等相關賽事,均為騰訊旗下的遊戲。
其招股書披露,騰訊為VSPN最大客戶及最大供應商,倘若公司無法維持與騰訊的業務關系,其業務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2019年全年、2020年全年,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個月,VSPN向騰訊提供服務分别産生了44.6%、48.2%及31.2%的收益。
一定程度上,VSPN的業務與營收十分依賴于騰訊的遊戲賽事外包服務。而“騰訊依賴症”,也極大的限制了VSPN的天花闆。
一位電競行業資深從業者告訴全天候科技,“從流量、關注度來看,中國電競市場《英雄聯盟》獨占70%,《王者榮耀》占了20%,其他賽事加起來大概就10%。”
上述人士認為,即便VSPN舉辦的賽事數量能夠達到75%的市場佔有率,但這些賽事對比頭部電競賽事,無論從流量、關注度以及商業價值上看,相差甚遠。
并且,在近年來,騰訊正在逐漸收回電競賽事的主辦權。
騰訊最早開始于2010年布局電競,《英雄聯盟》的職業賽事LPL是其最為核心的電競賽事。
在早期,騰訊并沒有組建自己的電競團隊,電競賽事的穩定性與連續性也難以保證,在這種情況下采用賽事外包最為劃算。在随後的幾年中,LPL也曾與多家第三方公司合作,VSPN則是其中之一。
而在2017年、2018年之後,随着IG獲得S8冠軍,國内觀衆對電競的熱情持續攀升,在2019年1月,騰訊互娛與拳頭遊戲合資創辦了騰競體育,此後《英雄聯盟》的LPL的賽事開始由其獨立營運管理。
這對VSPN以及衆多賽事第三方而言,都是巨大的打擊。而對VSPN來說,更大的危機在于,騰訊也正在收回《王者榮耀》的賽事主辦權。
在2021年底,騰訊旗下的天美工作室正式啟動了天美電競。天美工作室旗下擁有《王者榮耀》、《QQ飛車手遊》、《使命召喚手遊》等多款遊戲,而天美電競的成立,也意味着KPL或将如LPL一般,由工作室獨立營運,不再交由第三方。
在VSPN目前穩定舉辦賽事中,流量較大的還有《和平精英》的PEL。“但是随着和平精英未來賽事覆寫全年,或者熱度更高,騰訊肯定也是要自己獨立出來做的。”上述人士表示。
在騰訊之外,VSPN也承接了網易、完美世界等遊戲廠商的遊戲電競賽事。但事實上,不僅是騰訊,網易、完美等均在近年來成立了專門的電競團隊。
在2018年8月,網易電競NeXT正式啟動,不僅覆寫網易出品的遊戲,還為暴雪遊戲以及合作方承辦電競賽事。
完美世界則成立了完美世界電競,是知名電競産品DOTA2、CS:GO和蒸汽平台在中國大陸的獨家營運商。
對電競賽事的營運商而言,在遊戲大廠劃分領地之後,市場“蛋糕”所剩無幾。
03 賽道已死?
電競在中國的發展,自《星際争霸》上市算起,還不到20年的時間。
作為國内最早一批追蹤電競比賽的資深從業人員,王瑩(化名)經曆過騰訊入局之前,電競賽事野蠻生長時代。
彼時,國内就已經有PLU、GTV、遊戲風雲、Neotv等第三方電競賽事承辦方。成立于2005年PLU,作為一家老牌遊戲直播公司,曾舉辦過星際争霸、魔獸、穿越火線等上百場比賽。VSPN的聯合創始人滕林季也曾是GTV的當家主持人,一手組建起了GTV的明星解說團隊。
在這個時期,電競賽事發展尚屬萌芽期,幾個具有競技色彩的遊戲也大多為單機遊戲,遊戲廠家對此并沒有多加幹涉。在無版權的限制下,第三方電競賽事以一種“狂野”的姿态占領了蛋糕并不大的市場。
“那個時候拉兩個外國人來,比賽就能叫做國際賽事。”王瑩說。
行業的轉折點來自于騰訊對電競産業的布局,在資本的推動和賽事外包的影響下,整個賽道迎來了風口,一些新玩家也開始搶奪這一塊的市場。
以樂競文化為例,在2014年成立後,其出品了《穿越火線》電競互動直播真人秀,還與騰訊體育聯合主辦了國際遊戲聯盟IGL,是《皇室戰争》在國内唯一的賽事主辦方。
由王思聰2015年創立的香蕉遊戲傳媒更被視為行業最大的“攪局者”。這家有着資本推動的企業雖然起步晚,但據業内人士透露,其率先開啟了“貼錢”搶奪熱門電競賽事舉辦權的先河,以至于行業加速内卷。
但到了如今,樂競文化早已是VSPN成立初期的奠基者之一,而香蕉也在2021年被VSPN收購。正在尋求上市的VSPN成為行業整合後的産物。
VSPN+旗下藝人瓶子、賴神、Gemini獲獎 來源:VSPN官網
但整合并不意味着持續發展,在王瑩看來,這一賽道已經走向衰落。
最為關鍵的原因還是在于大廠逐漸從第三方收回熱門賽事的主辦權。對于大廠而言,除了将核心資料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原因,更重要的一點是,自辦電競賽事是完善生态的必然選擇。
以《英雄聯盟》為例,遊戲本身在建造電競生态上投入良多,并以“聯盟”的形式完成了規則的制定,協調各個電競俱樂部的資源,并推動整個生态圈裡成員的商業化。
早前,《英雄聯盟》中國總負責人黃淩冬接受全天候科技采訪時就曾表示,“聯盟的目标之一是讓更多人賺到錢。”而更多人因相關賽事而獲益,就會更加有動力投身于電競事業,形成良性的循環。
《英雄聯盟》實作了10多年來經久不衰的發展。天美電競的成立,或也意味着王者榮耀的KPL目前也在延續這樣的發展路徑打造生态。
而作為第三方賽事平台,很難參與某個賽事電競生态的打造,其在整個産業鍊上的參與程度并不高,以至于當遊戲大廠要收回賽事舉辦權時,VSPN等并沒有太多的話語權。
事實上VSPN也早已意識到了這個弊病。在近年來的一些動作上,VSPN試圖與一些遊戲進行電競生态共創。
“但還是比較被動,第三方公司的力量本來就很弱,可能隻能跟一些規模不大,投入不多的遊戲公司來做共建,而且還可能會因為自身投入過多而拖累業績。”王瑩說。
目前,VSPN已經開始大力發展多元業務,包括商業化和社群營運業務,謀求新增長。但電競賽事承辦作為其根基業務,或早已決定了這家企業的天花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