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交易市場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網上支付市場的交易規模達到3650億元,而其中支付寶的份額所占比例為49.56%,穩坐第三方網上支付頭把交椅。使用者對支付寶的青睐由來已久,淘寶巨大的影響力使得旗下這個支付平台在早就深入人心,使用支付寶作為網購安全保障似乎成為了人們的一種習慣,而這種習慣就像早幾十年我們隻能選擇鳳凰牌自行車那樣僵化,故支付寶瓜分“蛋糕”的近半壁江山也就不足為怪了。
但近日支付寶卻一連遭遇兩記重拳,先是國内B2C市場最大的3C網購平台京東商城棄用了支付寶的線上支付功能,緊跟着百聯集團旗下的聯華OK卡又與支付寶終止合作,兩家業内巨頭與支付寶的“決裂”令人遐想不已,有人不禁要問:難道第三方網上支付市場已悄然發生變化?我們的回答是肯定的,随着京東、卓越這樣的大型網店推出貨到付款業務,以及多路投資者都看上線上支付這塊“香饽饽”,支付寶一家獨大的格局已受到一定程度沖擊,再加上國家對第三方支付的牌照即将發放,這使得支付寶突然間走入了一個“後有追兵,前有堵截”的胡同中,可以說,第三方支付市場開始逐漸走向多元化。
目前,除支付寶這個業界大佬,PayPal、财付通、百付寶等多個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對這個市場虎視眈眈,剛剛同支付寶分道揚镳的百聯集團也欲以“安付寶”殺入市場攪局。這種現象是一件完完全全的好事:首先,“群雄逐鹿”格局的到來将引起行業内競争加劇,而競争是推動産品和服務品質提升的最大原動力。多個第三方支付産品勢必争先恐後的研發更為優秀的産品和服務,促進行業整體素質的進步,而支付平台的規範化也将在競争過程中被進一步加快程序;其次,使用者可以在競争中擷取更好的體驗則是明顯的,同時也會在更多的選擇中建立起更為全面的選擇視角。總體來說,這無疑是供需雙方共赢的一件大好事。
畢竟在眼下新的格局中,使用者已不再滿足于單純的支付功能,更具特色的全方位服務成為最新的追求目标,諸如信用卡還款、繳納水電通訊費、辦理各種消費卡、歸還貸款等多元化服務将成為群雄站穩市場的重要資本,除此之外交易安全和交易迅捷也是使用者長期以來關注的重要問題,而支付平台的支援率則成為聚攬使用者的重要因素。可以說,在這個即将到來的多元化市場中,誰能建立起一套安全、迅捷、功能豐富而又有着強大通用性的服務系統,誰就能在新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各家支付平台也應大力發展自身特色,結合已有業務打造别具一格的服務。
而用“洗牌”這個詞來形容時下的第三方支付市場也許并不準确,但用“發牌”來說想必是貼切的,牌發到手裡令人可喜,而這把牌怎麼打好就成為各路人馬需要好好考慮到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