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笑傲江湖》等熱門作品,金庸的《連城訣》就冷門了許多,不是武俠迷,大概不知道還有這樣一部武俠小說。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連城訣》裡的故事過于壓抑、陰暗,以至于讓許多讀者望而卻步。

金庸在《連城訣》中,做了一個很大膽的嘗試,他把人性的陰暗面進行了徹底地揭露和批判。這部小說跟金庸的其他小說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小說中除了寥寥幾個人是好人以外,其他人幾乎全是壞人、惡人、小人,堪稱一部“壞人大學營”。
《連城訣》的主人公狄雲,本是一個鄉下小子,頭腦艱難,老實敦厚,然而僅僅因為跟着師父進了一趟城,他的命運就徹底改變,被萬震山父子迫害,進了大牢,被穿了琵琶骨,之後流落江湖,誤入血刀門,亡命藏邊雪谷。
這一路上,他見識到的壞人實在太多了,從萬震山到淩退思到花鐵幹到血刀老祖,每個人都是十足的大惡人。更令狄雲想不到的是,那個養育他長大傳授他武藝的師父戚長發,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壞人。
小說中,金庸花了相當多的筆墨着力塑造了兩個特征鮮明的反派人物。一個是小說的頭号大惡人血刀老祖。此人乃是血刀門第四代掌門人,武功卓絕,殺人如麻,草菅人命。血刀老祖雖然是壞人,卻壞得“光明正大”,甚至可以稱他為惡人中的“君子”。
跟血刀老祖相對的,就是花鐵幹,他則是“君子”中的惡人。花鐵幹本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南四奇之一,為南方武林領袖人物,深受江湖人士擁戴。然而藏邊雪谷一戰,當花鐵幹目睹自己的三個結義兄弟死于血刀老祖的奸計之後,他為了活命,居然向血刀老祖下跪投降。比起血刀老祖“光明正大”的壞,花鐵幹内心的陰暗更令人發指。
在金庸的作品,《連城訣》和《俠客行》是兩部相反的小說,它們就好比兩面對立的鏡子。這兩部書裡的江湖很相似,都是壞人當道,好人難當。從狄雲的眼裡看過去,江湖上全是壞人,他的眼睛就好比一面照妖鏡,看得那麼徹底,看得那麼深惡痛絕;而從《俠客行》的主人公石破天的眼裡看過去,江湖上全是好人,他的眼睛就像萬花筒,不管現實怎樣,于他而言,都是美好的。
很多人不願看《連城訣》,因為《連城訣》的故事實在太壓抑了。更多的人還是願意去看《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那樣浪漫的武俠小說,裡面雖然也有壞人,但終歸好人更多,裡面雖然也有險惡的江湖,但同時也有美好的愛情。
我在看膩了金庸的其他作品之後,反而對《連城訣》這部小說有着濃厚的興趣,反複看了好幾遍,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思考。慶幸,在武俠小說史上,有一部《連城訣》這樣另類的作品,它的意義非同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