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明清兩朝的皇家宮殿,是目前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以北京故宮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故宮博物院也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是世界三大宮殿之一。北京故宮于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北京故宮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今年是故宮建成六百周年,六百年間,故宮彙集了衆多的奇珍異寶。目前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達到180多萬件(套),以明清宮廷文物類藏品、古建類藏品、圖書類藏品為主。

故宮在這六百年間,經曆過輝煌,經曆過苦難,見證了中國六百年間的風雲變幻。尤其鴉片戰争以來,故宮幾次被外來者占領,大量珍貴文物被毀壞了。第一次是明末李自成闖入紫禁城,崇祯帝吊死煤山。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争,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故宮主人鹹豐帝北逃避暑山莊。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故宮主人慈禧和光緒西逃西安。這兩次倉皇出逃前,故宮内的人将大批文物投入了宮内的井中,加上五百年間故宮内的風雲變幻,使得宮内的井中積聚了大量寶物。對此,有些人就有疑問了:目前我們已經處于和平時期,此時我們有能力打撈保護這些财寶了,為什麼直到今天也沒人将古井内的珍寶撈出來呢?故宮内有井72口,這些井的井水是用來滅火或者洗涮,并不是用來飲用的(皇宮内喝玉泉山的水)。
至于為什麼沒人打撈井中财物,這要從多方面來說。首先,故宮古井就像故宮地磚一樣也是故宮的一部分,也是文物,破壞了古井就破壞了故宮的完整。古井的構造并不像我們平時看到的井一樣。故宮古井口特别細,下面也隻能容納一隻水桶的空間。如果打撈井内文物勢必破壞古井構造。故宮西部有一口殘井,1995年專家曾經清理過,雖然在裡面發現了一個明代的白釉鐵紅彩官窯器,但也破壞了古井構造,造成了不可逆的毀壞。井中文物多為人們逃難時投下的金銀财寶,這些東西的文物價值其實很低的,它們的價值還沒有古井本身高,為了撿芝麻而丢了西瓜,不值得。
其次,井中雖有文物,但和龐大的故宮文物資源相比,仍屬于九牛一毛。在現有文物都沒研究透徹的情況下不過去過多關注早已深埋井中的文物。最後,這些文物已經投入井中,在不見天日的水中已經數百年,專家不打撈,誰也打撈不走,放在井中比在外面還安全。至于有人說專家不打撈是因為井中不僅有财寶還有死人,這就有點臆想了,考古還怕死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