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開年,金融資料表現亮眼。
2月10日,央行釋出2022年1月金融統計資料報告。資料顯示,1月人民币貸款增加3.98萬億元,創下單月增量曆史新高,同比多增3944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明顯回升,為6.1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9842億元。

在分析人士看來,信貸大幅增加得益于2021年末降準等貨币政策偏松操作與年初較大的季節性融資需求,新增信貸、社融超出市場預期,下一階段,穩增長要繼續擴内需、穩外需。
信貸增量創曆史新高
2022年,信貸迎來“開門紅”。金融統計資料顯示,1月人民币貸款增加3.98萬億元,是單月統計高點,同比多增3944億元。環比2021年12月,1月人民币貸款多增2.85萬億元。
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843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00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7424億元;企(事)業機關貸款增加3.36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01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1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788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1417億元。
從信貸結構來看,1月信貸多增部分主要來自于企業部門新增貸款,占全部新增的84.4%,創2021年2月以來的新高。而居民部門新增貸款同比2021年1月少增4270億元,其中居民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分别同比少增2272億元和2024億元。
記者注意到,2021年末以來央行積極表态并運用多項政策工具支援信貸投放,在本次金融資料釋出前,受到政策積極扶持引導、市場實際需求以及春節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市場對于1月的信貸預期出現了較大的分歧。但從實際表現來看,信貸增量整體超出市場預期。
在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看來,信貸大幅增加得益于2021年末降準等貨币政策偏松操作與年初較大的季節性融資需求,具體落實到1月信貸資料上,企業融資狀況得到改善,中長期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開始發力,疊加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後财政資金的投入,反映的是信貸對于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明顯加強。
“但結構性問題不能忽略。受春節前房地産市場低迷、按揭貸款投放仍受限制影響,居民部門信貸同比少增,同時各部門中長期融資需求恢複仍需時日。”連平補充道。總體來看,受政策推動與信貸季節性投放高峰影響,1月寬貨币與增信用的貨币政策效果顯著,财政政策超前發力明顯。但仍不可忽視中長期信貸增長放緩的事實,穩增長目标仍具一定難度。
而針對居民部門貸款走勢,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表示,對比2021年同期,住戶部門貸款資料其實并不強勢,代表居民房貸的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也是如此。這與1月市場交易表現欠佳有一定關系。但從大環境看,信貸在1月明顯發力,後續随着房地産預期的調整,信貸支援住房成交的邏輯會得到展現,相關住戶貸款資料也會改善,同時也會進一步帶動住房消費等領域的活躍。
M2增速加快
1月信貸超預期增長,廣義貨币(M2)也延續了大幅回升的走勢。根據央行披露的資料,1月末,M2餘額243.1萬億元,同比增長9.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個和0.4個百分點。狹義貨币(M1)餘額61.39萬億元,同比下降1.9%,剔除春節錯時因素影響,M1同比增長約2%。流通中貨币(M0)餘額10.62萬億元,同比增長18.5%。當月淨投放現金1.54萬億元。
在報告中,央行解釋道,春節前由于企業集中發放薪酬、福利,機關活期存款會向個人存款轉移,導緻M1減少較多。2022年春節前最後一個工作日為1月30日,而2021年為2月10日。
對于M2增速大幅上行,連平表示,一方面是大量信貸投放推升了機關存款,因春節前經營活動減少與疫情影響下開工節奏受限,企業活期存款較多轉向定期存款;另一方面是員工工資、獎金等的發放推高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另從“人民币存款增加3.83萬億元,同比多增2600億元”這一資料表現中也可以看出,企業經營活動受春節影響較大。
自2021年末以來,貨币金融政策開始發力支援穩增長,央行通過降準、降息釋放長期資金,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提高貨币乘數。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也進一步分析認為,銀行業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信貸派生能力增強。伴随着财政政策前置發力支援穩增長,也起到了加大貨币投放作用。
債市逐漸回歸正常節奏
社融資料方面,社融增量同樣明顯回升。經初步統計,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6.1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9842億元。環比2021年12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多增3.8萬億元。
其中,1月社融增量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币貸款增加4.2萬億元,是單月統計高點,同比多增3806億元。政府債券新增6026億元,同比大幅多增3589億元,也延續2021年10月以來政府債券對社融增長的支撐作用。
連平告訴記者,1月表外融資業務新增4479億元,同比多增328億元,但對比曆史資料來看,1月為投放高峰期,具有較強的季節性因素,并不能認為其出現恢複性增長。而維護房地産市場平穩發展需要适時恢複表外業務,滿足優質房企的合理融資需求。此外,企業債券新增5799億元,是2020年5月以來單月增量最高值,也表明在經曆兩年多違約事件負面影響後,債券發行逐漸回歸正常節奏,市場回暖趨勢明顯。
連平認為,2021年末降準後,銀行體系的資金狀況尚未出現明顯改善,貨币政策仍将維持偏松操作,不排除一季度再次小幅降準的可能。預計2月信貸增量出現季節性回落,餘額增速可能企穩回升至11.6%左右;政府債券發行提速将有望進一步推升社融增速至10.7%左右。
溫彬則強調,下一階段,穩增長要繼續擴内需、穩外需。目前,美聯儲貨币政策收緊路徑逐漸清晰,預計在3月結束購債後啟動加息,并将适時啟動縮表。大陸宏觀政策要用好美聯儲政策實質性收縮前的視窗,針對總需求不足問題,用好總量和結構政策,加強财政政策與貨币政策的協調與配合,盡快扭轉市場預期,提振信心,確定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
(嶽品瑜 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