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攝、撰文 | 褚韻文
2017年,國家開始大力扶持新能源市場,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似乎看到了成果,保有量的上升,産品的逐漸完善,都表現出了積極的一面。
産品的完善主要展現在車企不再玩了命地去搞噱頭,逐漸開始靜下心來針對新能源車的痛點進行更新,尤其是車輛的續航與實打實能夠在用車時對駕駛員産生幫助的配置上面。
就此趨勢,對于今年的新能源市場來說,“長續航、更智能”将會成為關鍵詞。
在今年一月廣汽AION推出了LX Plus這款車型,超過1000公裡的續航表現無疑成為了這款車最大的亮點之一。
聽聞同僚搞到一台試駕車,立刻提出看看1000公裡續航是否真實,不過得到的回報是,試駕車僅是續航600公裡的80D版本,内心難免失望。
不過後續翻看配置表與價格後,我居然得出了一個讓我自己都震驚的結論,千裡版或許不是這款車最好的選擇。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不妨借着這個機會,先來聊一聊AION LX Plus千裡版。
1000公裡續航
是否成為消費者買單的必要因素
随着新能源車型在國内保有量的上升,一些現實問題進一步凸顯,并且在消費者眼中一次次被放大。
去年,很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十一假期出行,新能源車在高速服務區所面臨的“車滿為患,充電排隊”。
其實這個問題隻是充電難的一個縮影。現實是,每天晚上,位于充電站的使用者都會為此煩惱。
仔細想想,若是集中出行的時候,連加油站都會出現排隊的問題,更不要說需要以小時為機關的補能方式了。
目前我們國内的純電車保有量與充電樁的數量并不對等,是以出現這種情況不足為奇,而且抛開數量,還有充電樁的地域分布,以及電樁的日常維護等等。
在我之前進行新能源車型的長測時,最讓我撓頭的就是車輛的充電問題,找充電站、找充電樁、因為充電樁的不同再下載下傳APP,毫不誇張地說,在一周内,我下載下傳了3個APP,隻為能給車充上電。
是以說,随着保有量的上升,選擇新能源純電動車型的消費者會越來越清楚自己買這台車是為了什麼,是剛需?還是滿足自己獵奇、追求全新體驗的心理?
毫無疑問,剛需将會占比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純電動車的銷量上升很大原因是因為政策的限制,由于搞不到燃油車的牌照,是以“迫不得已”選擇純電動車。
不管别人,起碼我所在的城市是這種情況,包括身邊的大多數人買純電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是以不要聽那些大肆鼓吹純電動車能替代油車的言論,現實告訴我們,這個時間節點距離我們還遠得很,那些發表這樣言論的,要不自己就是賣純電動車的,要麼就是家裡不愁燃油車,站着說話不腰疼的。
是以我在和同僚交流的時候我時常說這樣一句話,能讓我放棄燃油車,轉投電動車的原因隻能有兩個,第一,純電續航超過一千公裡;第二,補能時間與燃油車接近。
補能時間大幅縮短還需要很多待解決的技術問題,與此同時,安全在其中也占很大的比重,不過續航裡程超過一千公裡倒是要比我想象中來得快。
還記得一兩年前,有些人就将純電動車進行了“階級劃分”,像什麼“300公裡俱樂部、500公裡俱樂部等等”,沒錯,電動車階級的劃分就是根據續航裡程,不管什麼時候,這都将是不變的真理。
在去年,700公裡成為了衡量一款純電動是否能夠步入高端的門檻,這個數字在經過低溫、高速等用車環境的“洗禮”後,基本上能夠做到500多公裡的實際續航,對于一般使用者來說還是能夠解決掉續航焦慮的。
但是僅僅過去一年時間,就已經有産品對外宣稱續航達到了1000公裡。
對于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畢竟面臨充電難等問題時,通過更長的續航來減少充電次數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AION LX可以說是新能源發展前期就将自主品牌拉進高端電動車領域的産品之一。
如今,在它的名字後面又出現了一個Plus,“千裡版”的車型名稱道出了它的真意,沒錯這款車帶來了一款售價超過45萬元,續航達到1008公裡的産品。
在此,我們不需要過分深究它是如何實作長續航裡程的,畢竟對于消費者來說,隻需要一個結果就夠了,但是消費者對于價格是十分敏感的,畢竟四十多萬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
于是翻看配置表,發現26萬可以買到續航650公裡的80版本,33萬可以選擇百公裡加速3.9秒的80D版本,也就是我們這一次實際體驗的車型,而且入門版的80版本配置已經足夠豐富,基本上做到了入門既高配。
這時候我就會想,多花20萬,獲得額外的350公裡續航究竟值不值得,畢竟20萬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在牌照不受限的城市及地區,這完全可以讓其再為家庭購入一台新車。
就我們這一次對80D版本的體驗,其在北京這樣的城市當中,若是以通勤為主,舉一個比較誇張的例子,以每天往返80公裡為例,都完全可以做到一個禮拜一充電,而且不需要考慮關閉空調省電這種問題。
應對剛需還是能夠解決掉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但是不得不說,這樣的續航裡程在節假日長途出行的時候,還是需要計劃好路線,并且為充電留出足夠的時間,畢竟在高速環境下,标稱的600公裡續航會有一定的折扣。
如果是用車環境經常為遠途且無法獲得燃油名額的使用者,那麼千裡版的AION LX Plus将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廣汽AION在今年年初所推出的這台千裡版車型更像是為下一年的發展做鋪墊,因為在衆多的消費者眼裡,600公裡續航的車型與1000公裡續航版本之間所差的400公裡還不值多花的20萬元人民币。
而且對于新能源技術,消費者并不能看到明顯且清晰的發展趨勢,是以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出現續航更長、充電更快的車型,這就讓大衆消費者不敢将人民币投入到這樣一件“大件商品”當中,當然,土豪随意。
随着新能源成本的逐漸降低,消費者有理由相信,在今年售價更高的産品在次年會擁有更容易讓人接受的售價。
是以說,1000公裡續航的車型更像是傳遞給消費者的一個積極信号,目的就是讓消費者認可當下的純電動技術以及産品。
那這時候你會問
産品究竟怎麼樣呢?
不得不說,AION LX Plus是一個非常成熟的産品,在2020年體驗AION LX的時候,我就有這種感覺,不過那個時候,更多是覺得成熟展現在整車的設計上,以及駕乘感受上面,那麼如今,這個成熟則是智能化配置的展現。
起初,我對于一些智能配置是很抵觸的,因為我不是一個願意嘗鮮的人,我更看重的是體驗感,如果沒有好的體驗,再炫酷的功能也不能提起我的興趣。
而且在智能化發展的熱潮當中,有一些産品真的是為了智能而智能,并沒有考慮到消費者是否真的需要這個功能,以及在使用過程中的便利性等等。
我認為的智能化是要通過一些技術的加持主動幫助消費者解決一些用車的困難。
舉個例子,這台車配備了一個AR實景導航的功能,通過攝像頭将車輛前方的實時畫面在液晶儀表處顯示,并且配合上導航的訓示,這個就要比傳統的平面化導航要明确、友善得多,也能夠讓駕駛員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記憶泊車功能解放雙手
此外還有長距離記憶泊車功能,對于技術尚不成熟的駕駛員來說,這個大家夥在狹窄的空間并不那麼讓人容易操作;此外還有語音控制功能的豐富化,除了此前對于一些車輛硬體的控制,如今在這台車上還能夠語音變換駕駛模式。
總體來說,這台車在此前的基礎上進行了完善,也更符合當下人們的用車需求。
在駕駛感層面,雙電機版本依舊展現着超強的動力,就算不打開運動模式,依舊能夠讓人瞬間腎上腺素激增,對于動力的選擇,如果隻是用于日常家用以及代步,80版本完全能夠滿足需求。
若你是一個願意嘗試新鮮事物的人,并且對于車輛的動力有着更高的需求,那麼80D與80D MAX是一個更好的選擇,除了雙電機以外,還有更豐富的智能科技配置。
AION LX後面的Plus展現的是車輛在續航與智能方面的進步,1000公裡續航的面世讓消費者對于未來産品的發展有了更大的期許,不過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他們可能會更在意什麼時候能用更少的錢買到1000公裡續航的車型。
當然,還有在續航上升之後,産品的耐用度以及安全性,這都是廣汽AION在2022年需要大肆為消費者展示的東西,畢竟這關乎到未來AION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分量能不能變得更重。【iDaily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