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動車火災夜間多發:電池入戶風險大,上海發生亡3人火災

作者:南方都市報

電動車消防安全再一次引起公衆關注。根據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官方平台“中國消防”釋出的消息,今年2月9日淩晨,上海市普陀區一住宅家中發生火災,造成3人死亡。初步認定,火災由放置于卧室内的電動自行車用锂電池故障引發。連日來,上海消防部門也多次發出安全警示,提醒群眾注意電動車火災的預防。

關于電動車電池安全,平時應該留意哪些方面?停放充電存在什麼難題,怎樣才能減少電動車火災事故的發生?南都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

資料:夜間電動自行車火災多發

上海普陀的亡人火災案例,不得不令人對夜間的電動車安全提高警惕。早在2019年,廣州消防部門通過分析幾年來的相關案例發現,發生在20時至次日8時的電動車火災,占到總數的一半以上。造成人員死亡的電動車火災,不少發生在淩晨1時至6時。消防部門認為,多數電動自行車使用者在白天使用、夜間充電的習慣,充電時間過長、發生故障不易發現等原因造成夜間電動自行車火災多發。

而電動車火災頻發,反映出其背後的多種安全隐患。相關資料顯示,去年全國共接報電動自行車及其電池故障引發的火災近1.8萬起,亡57人。電動自行車火災多發的原因主要有電池低劣、使用者随意改裝、入戶充電、長時間充電等。

廣東省電動車商會副秘書長巫立東此前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認為,電動車的充電安全主要與電池情況和充電器有關,但與電池相關度更大一些。他表示,目前市面上電動車電池主要分為兩種,鉛酸電池和锂電池。其中鉛酸電池使用壽命相對較短,在沒有維護保修的情況下,長期使用(以一年到兩年為限)可能會鼓包、開裂、漏液、起火,但爆炸的可能性較低。

巫立東介紹,锂電池主要分為原裝合格的和經過改裝的。新的合格锂電池比鉛酸電池的壽命長,大約使用時長為三到四年。如果在缺乏保養、加上使用劣質充電器的情況下,也容易在長期使用後引發火災事故。巫立東還提到,私自改裝的電池有一些是在二級市場将已淘汰的電池重新組裝成新的锂電池,屬于“三無”産品,這種類型的锂電池危險系數最高。

對此,巫立東提醒,電動車使用者除應購買合格的産品外,還要注意及時進行保養和檢查。

習慣:居民應提高消防安全意識

2021年夏,南都記者通過走訪廣州20多個小區,發現四成小區存在占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現象,少數小區還出現電動車飛線充電、上樓入戶。究其原因,在于專門停放、充電的場所裝置缺失,以緻亂象叢生。

調查結果表明,某些老舊小區,由于先天條件不足,建設專門充電場所存在較大困難。即使是配備集中充電設施的小區,也有可能出現無法滿足需求的窘境。此外,小區管理不善、居民消防安全意識薄弱也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小區對電動車管理重視不夠,部分居民亂停電動車、将電動車或電瓶搬回家充電,存在僥幸心理。

記者采訪過程中,有些小區的居民對電動車上樓入戶充電等行為表示,“其他人也這麼做,沒辦法”,個别小區的保安人員則稱,“電動車那麼多,平時根本管不了”。實際上,将電動車随意停放在樓梯間、安全出口,或者帶上樓、入戶充電,充滿火災風險,相關新聞報道更是數不勝數。

如何才能減少電動車火災事故的發生?消防部門多次提醒,居民應該養成良好的電動車使用、充電習慣,增強消防安全意識,熟悉消防安全知識。對于電動車,要經常維修保養,學會合理控制充電時間;切勿室内充電,勿飛線充電,勿停放在樓道,勿随意改裝拆裝。

此外,在硬體方面,相關部門、機關應加快設定或者改造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充電場所。隻有集中停放、充電,才能更好地進行消防安全管理,減少電動車(及電池)在室内、樓道等發生火災的情況出現。

廣州天河東圃某小區,電動車存量較多。此前,該小區業主向南都記者反映,因為沒有集中充電的地方,不少業主将電動車帶回家充電。去年7月,記者走訪時,小區的公共充電樁尚在建設之中。今年2月,小區物業管理人員告訴記者,現在集中充電設施已建好,共有108個充電端口,基本滿足住戶使用要求。然而,小區消防安全管理舉措和住戶消防安全意識仍有值得改進的地方。“我們的電梯已實作禁止電動車上樓,但還是有住戶拿電池回家充電的”,上述物業管理人員說。

采寫:南都記者馬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