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簡稱“桂”、“八桂”由來已久。
經考證,“八桂”之美稱是從古代《山海經》中“桂林八樹,在贲禺東”演變而來。
晉代文學家郭璞說:“八樹成林,言其大也。
”孫綽在撰寫《遊天台山賦》有:“八桂森挺以淩霜”的詩句。
六朝梁代詩人也有“南中有八桂,繁華無四時”記載。
但作者并無與廣西相連之意。
在民間中詩人正式與廣西挂勾定位的則始于唐朝韓愈,韓愈在《送桂州嚴大夫》詩中雲:“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
”湖南稱“湘”,廣西在湖南之南部,韓愈詩題中的桂州,治所在今廣西桂林市内。
宋朝詩人揚萬裡有“來從八桂三湘外,憶折雙松十載前。
”元朝黃鎮成也雲:“八桂山川臨鳥道,九嶷風雨濕龍灘。
”可見八桂之名深人心,在民間中廣泛流傳。
據官方纂修的《大明一統志》記載:“八桂,廣西桂林府郡名。
”當時廣西省會駐桂林,以桂林代表廣西。
從此廣西稱“八桂”正式在官書中固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