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人鑄劍時為何用活人“祭劍”?并非都是迷信,也有些科學依據

文|武品文史

匠人,就是那些在勞動中精益求精的人,不管世界如何嘈雜,他們的内心依舊如初且安靜,在喧嚣中尋找技藝,在寂寞中獨具匠心。

比如古代一些兵器鑄造者,他們窮盡一生隻為打造出一把絕世武器,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祭劍”。

那麼為何古人熱衷于用活人或者鮮血“祭劍”呢?這到底是迷信,還是卻有科學根據?

古人鑄劍時為何用活人“祭劍”?并非都是迷信,也有些科學依據

血是萬物之靈

在古代,人們認為萬物之靈尊為人,而人之精氣神則在于血,是以古人對鮮血非常的迷信,也流傳了許多的習俗。

比如古人如果有一些重要的儀式,常常使用歃血為盟的方式,而這種方式在最初的時候是使用牲畜的血,但後來人們為了表現得更加鄭重,則使用人血。

古人鑄劍時為何用活人“祭劍”?并非都是迷信,也有些科學依據

還有古人在鑄造鐘鼎之時,也要使用牲畜的鮮血來塗抹,這樣鐘鼎内外的空隙就會被填滿,是以古人把這個叫做“釁”,這麼做不僅可以讓鐘鼎更加的牢固,也會使鐘鼎富有靈性。

當然行軍打仗的時候也少不了“祭旗”,如果能夠抓到對方一個比較重要的人物來“祭旗”最好,如果抓不到則會斬雄雞頭然後瀝酒祭之。

例如類似的習俗還有很多,比如滴血認親、辟邪、破法道等等,當然還有我們今天所說的“祭劍”。

古人鑄劍時為何用活人“祭劍”?并非都是迷信,也有些科學依據

祭劍

古代的許多絕世兵器大多都是通過“祭劍”而來,比如傳說中的幹将莫邪劍。

衆所周知,古代冶煉兵器時使用的是木炭,但木炭所能達到的溫度有限,隻有1200度左右,這個溫度鑄造青銅劍是毫無問題,但想要煉制熔點在1500度以上的生鐵則非常困難。

根據《吳越春秋》的記載,當年幹将夫妻在兵器鑄造爐中投入了金屬,但久煉而不化,這說明其中的金屬可能是生鐵,按照當時的科技來說,如果不使用特殊手段,他們二人是無法鍛造成功的。

是以在最後的關頭,莫邪縱身一躍跳進了鑄造爐,而爐中金屬也瞬間融化成水,幹将連忙進行制造,最終打造出了兩把絕世神兵。

古人鑄劍時為何用活人“祭劍”?并非都是迷信,也有些科學依據

科學依據

其實古人用鮮血或者身體“祭劍”,是可以用科學來解釋的,也并非全都是迷信。

這是因為古代冶鐵技術有限,木炭燃燒的溫度達不到鐵的熔點,而動物或者人的身體内則富含了大量的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以及各種微量元素等,這些物質可以達到以下幾點幫助:

1、毛發中的磷,是很好的金屬助溶劑。

古人鑄劍時為何用活人“祭劍”?并非都是迷信,也有些科學依據

2、體内油脂溶解後可以充當燃料,在短時間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溫度。

3、身體中的碳元素可以增加金屬的堅硬度。

4、在所有物質的共同作用下,會讓鐵制幾近成鋼。

是以,這也就是為何古人喜歡“祭劍”的原因,也正因如此,當時的人們把鐵這種金屬稱作是“惡金”。

古人鑄劍時為何用活人“祭劍”?并非都是迷信,也有些科學依據

小結

但是在專家看來,向爐中投入大型動物比如牛羊之類也是可以達到這個效果的,隻是古人有些迷信,認為人和人血具有靈性,這樣鑄造出來的武器也有很好的威懾人心的效果,故而一些癡迷的匠人才會執着于此。

參考資料:《冷兵器史》、《吳越春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