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進
您好,歡迎來到思金的投資班。幾千年來,騙子如馬燈一樣,有"野火無休止地燃燒,春風和重生"的架構。而且絕大多數的詐騙者都是很差的騙子,但總有人被騙了。
因為貪婪和盲目服從這兩種人性,往往占據上風而無法控制。普通人是這樣的,所謂的精英天才不是這樣嗎?龐氏騙局,通常随着經濟泡沫的興起,當泡沫破裂時就會消失!
許多人認為龐氏騙局始于查爾斯龐氏騙局。其實,早在金融業初期,這種騙局就已經存在了,龐氏騙局就是要把它發揚光大。為了紀念他的"偉大",騙局以他的名字命名。
龐氏騙局首先從國際回複優惠券和IRC之間的差異中賺錢。IRC可以在一個國家購買,然後在另一個國家使用。如果兩國之間的郵資不同,則存在套利空間。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許多歐洲國家陷入惡性通貨膨脹,其貨币急劇下跌。像意大利這樣将郵資兌換成美元的國家比美國便宜得多。
龐氏估計,從意大利購買IRC并将它們送回美國,然後以等價的郵票在美國出售,不包括成本,套利利潤高達400%!所謂"套利"就是我們常說的"投機性反轉":低買高賣,利用價差獲利。這是完全合法的。
然而,這筆交易遠非那麼容易。IRC的流動性非常差,龐氏騙局很難找到買家來兌現。很快,他的資金鍊就出了問題。他告訴在波士頓借錢給他的親戚和朋友:"請再給一些時間。在90天内,我将使您的投資回報率翻倍!IRC郵票套利是一項有利可圖的業務。"
龐齊确實信守諾言。許多債權人按時收回了本金和利息。有人投入了1,250美元,加上利息以取回2,000美元,隻需90天的收益率高達60%!
1920年2月,龐齊名下的錢隻有5000美元(相當于今天的6萬美元)。到3月份,總額已飙升至30,000美元(相當于現在的360,000美元)!
狂熱開始了。龐齊的名字傳遍了大街小巷,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資者蜂擁而至,幾乎擠光了他的家門檻。早期的投資者,如本金回報率和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利率,使後續投資者更加舒适,蜂擁而至。
到1920年5月,英鎊已經管理了超過42萬美元(今天超過500萬美元)。
龐齊把錢存入了波士頓的波士頓漢諾威信托銀行。之是以選擇這麼小的銀行,他希望能夠控制它,如果有一天遇到麻煩,銀行作為"自己的人"可以随時獲救。在攢了300萬美元後,他成為銀行行長,并設法控制了它。
到1920年7月,龐氏騙局又收繳了數百萬美元。人們争先恐後地把他們畢生的積蓄,甚至抵押他們的财産,交給龐茲。大多數人不願意提取他們的錢,留在龐氏銀行進行"再投資"。
龐氏再也堅持不下去了,他的"投資秘訣"隻是把張三的錢轉給了李思。雖然他聲稱擁有700萬美元的流動性,但實際上他負債至少為200萬美元,如果考慮到利息,他的總債務為450萬美元。
1920年8月11日,龐氏騙局一切結束了。早上,《波士頓郵報》刊登了一篇頭版文章,譴責他13年的"老年"——為臭名昭著的紮羅西銀行(Zarosi Bank)工作,僞造支票,協助非法移民進入該國;下午,艾倫控制了龐齊的舊巢穴哈諾瓦銀行,并拿走了他的最後一根稻草。其他五家當地銀行因這一事件而破産。
"即使他們所有的錢都被騙了,價格也沒什麼。你知道,我的意圖不是惡意。我隻是想讓這個國家的人民看到我的表現有多成功,這是自朝聖者登陸北美大陸以來從未見過的成功。隻要再給我1500萬美元,我就會確定這個節目有一個好的結局。以上就是著名的"龐氏騙局",又稱"傳銷"。
開曆史看,幾千年來,詐騙者如行走的馬燈,有"野火燃燒無窮,春風新春"的架構。而且絕大多數的詐騙者都是很差的騙子,但總有人被騙了。看來你不能責怪騙子,你隻能責怪被欺騙的人自己太傻了。因為貪婪和盲目服從這兩種人性,往往占據上風而無法控制。其實,這也與最簡單的"供需關系"有關。人們有需要聽神話,詐騙者制造神話來滿足這些人的需求,就是所謂的"一個願意打,一個願意被打敗"。
講述我旁邊一個親戚的故事。
我的家鄉在浙江省溫州,雖然我對"做生意"沒有興趣,但每次溫州的親戚朋友都叫"三句話不出銀行",隻好談自己的"生意"。他們打了個電話,似乎每個人都很開朗,說現在基金有好地方,回報更高,而且放松,還建議我"參股"。我知道,在他們看來,不管是白貓黑貓,賺錢都是一隻好貓,隻要能賺錢,就是做對了事。他們還反複提到我的一個表弟,他從工作到零開始,勤奮工作。原來的表親開始經營一家運輸公司,生意最好的時候有5、6輛貨運卡車,一年掙180萬。但後來表哥的運輸生意越來越難做,可見,辛苦工作是沒用的。
表哥還打電話告訴我,他的運輸業務确實越來越難做,他想着前後硬心的賣掉了卡車,關閉了公司。他周圍的許多朋友都把錢借給了在關閉工廠或其他企業後仍在做生意的朋友和家人。因為銀行對民營企業,和很多民營企業都極度缺乏資金,無助隻能向私人借款,一般月利率為2~6個點,有的甚至高達1角5,年利率為180%。表哥高興地說,像他經營的小生意的交通不要虧,錢越多,錢借給朋友,100萬每月利息到5萬,比自己生意的錢來的錢太多了,也舒服,隻是坐在家裡數錢。而且因為他是老朋友,也是好朋友,他借給朋友的是"優惠"利率。
我聽說的疑問,每月5%的利率,即使不是複利,每年高達60%,這算不是高利貸嗎?他能通過"投資"業務來獲得如此高的利潤嗎?據我所知,中國中小企業的工業毛利平均不會超過10%,一般在3%-5%之間,他的朋友從哪裡來支付利息和本金?
然後我讓表哥計算,如果按照平均100%計算,即每年一兩個,一百萬年後甚至盈利,利潤是多少錢。他數了半天沒算,我說,不算,告訴你,這是個天文數字!
表哥不聽勸告,說身邊的親戚朋友都在借貸,生活很濕潤,為什麼不讓我也舒服一點,辛苦這麼多年!
果然,又不斷聽到溫州地區高利貸創業者,無奈之下傳來"跑路"的消息。
美國的陳詞濫調很好: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它好得令人難以置信,那根本不是真的(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中國的老祖早就說過:"信仰不美,美言不信",如果事情聽起來好得令人難以置信,那就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