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2月8日上午,伴随着萬衆矚目的驚鴻一躍,谷愛淩為中國斬獲本屆冬奧會第三金。當天下午,高碑店市的劉和芹用傳統剪紙藝術,再現了這位“天才少女”奪冠後自信陽光的笑容。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今年52歲的劉和芹是高碑店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剪紙藝術傳承人,她從小受家庭氛圍熏陶,跟着奶奶和外婆學習剪紙,便愛上了這項中國傳統文化。後來接觸了電腦,她開始自己構思剪紙造型,隻要看到喜歡的圖案,都能設計并剪制出來。

北京冬奧會還在籌備階段時,劉和芹就思索如何通過剪紙展現奧運精神。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見到了水墨中國畫《江山萬裡圖》,頓時産生了靈感,“許多冰雪運動不正是在高山上進行的嗎?我要把冬奧融入到祖國的大好江山中!”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2021年11月,一幅5米多長的北京冬奧會剪紙冊出爐,在群山之巅,24個冬奧項目氣勢如虹,憨态可掬的“冰墩墩”“雪容融”帶領大家“一起向未來”。

對于劉和芹來說,這幅作品尚未完成,中國冬奧健兒奪金時刻是它更為耀眼的篇章。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2月4日北京冬奧會正式開幕,劉和芹無時無刻不在關注着比賽程序。從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摘下第一金,到任子威奪得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冠軍,再到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淩”空奪冠,她總在第一時間上網尋找最具沖擊力的圖檔,再搭配上奧運五環、冬奧标志和文字介紹,制作成惟妙惟肖、豐富熱烈的剪紙作品。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每幅作品都是A4紙大小,大約需要4小時左右,設計2至3小時,剪紙1小時。”劉和芹說,自己還将持續關注北京冬奧,關注中國冬奧健兒,将他們奪冠的雄姿定格在剪紙中,共同組成完整的北京冬奧會剪紙冊,作為冰雪盛會的珍貴典藏。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多年來,劉和芹将剪紙作品視作珍寶,細心地集納成冊,如今已經有整整6冊500餘幅,有傳統題材的《百鼠鬧春圖》《五牛圖》,也有現代題材的《紅色經典》《最美逆行人》《萬衆一心抗擊疫情》等作品。去年東京奧運會期間,她也曾為中國奧運健兒制作剪紙。

在這些作品中,劉和芹傾注最多心血,也最為珍愛的,是她用剪紙藝術記錄下的中國共産黨偉大的發展曆程。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這套黨史系列剪紙作品,曆時三年完成,她用兩年時間收集資料,又用一年時間完成了剪紙。80米長卷,包含了從紅船起航到祖國萬歲共21個曆史節點、9個長卷、121個人物。“通過剪紙,重溫了建黨百年的深遠意義,是一次難得的黨史學習教育。”

在第三屆保定特色文化産品博覽會上,劉和芹将這套黨史系列剪紙作品帶到現場,立刻吸引了大量市民參觀,汲取力量,鼓舞人心。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2021年,高碑店剪紙入選了保定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劉和芹開始思索更多,古拙質樸的傳統剪紙,如何能在當下更好的傳承呢?

在高碑店市文廣旅局、文化館的大力支援下,北庫小鎮為劉和芹設立了工作室。每天,她都在“冬奧免費學堂”義務教孩子們學剪紙。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劉和芹家距離北庫小鎮不遠,平日裡她習慣步行,大約20分鐘路程。春節以來,騎電動車成了她的日常。

“劉老師,我們都到了,你什麼時候來啊?”原來,孩子們每天都早早來到這裡等候劉和芹。“聽到孩子們的呼喚,我這心都化了,隻想快點見到他們。”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一張紅紙,一把剪刀,一雙巧手,令劉和芹收獲了不少“小粉絲”。隻要她拿起剪刀和紙張,孩子們立馬安靜下來,不錯眼珠地瞧着,一張普通的紅紙,怎麼就在劉老師輕盈舞動的手裡,變出了那麼多的花樣?

相約冬奧·保定故事|保定非遺 為冬奧“剪”彩

“教孩子們的,都是幾剪刀就能出現的圖案,最多半小時就能完成。他們很認真,都學得很快。”劉和芹在剪紙中融入了冬奧元素,一個個冬奧項目在靈巧的小手中變幻浮現,孩子們都露出了驚喜的目光。“有興趣,喜歡學,傳統文化才能得到傳承。同時,讓他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奧運精神,為冬奧健兒加油喝彩!”

編 輯:張天宇

記 者:趙琳

視 頻:高碑店市融媒體中心 王娟 劉紫葉

編 審:趙琳 孟趁景

本文為保定日報社旗下《蓮池周刊》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