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起眼的“起夜”透露腎髒的求救信号,16條專家意見有益CKD早期防治

不起眼的“起夜”透露腎髒的求救信号,16條專家意見有益CKD早期防治

導讀

夜間多尿的定義為,在主要睡眠時間排尿量占每日排尿量的20%(年輕人群)或33%(老年人群)以上,或24h内尿液排出過多(>40ml/kg/d)。夜間多尿,頻繁起夜會影響患者睡眠以及生活品質。有研究表明,慢性腎髒病(CKD)、内分泌功能障礙、心血管疾病、個人行為都可能導緻夜間多尿。

2022年1月11日,英國初級保健評估和治療小組釋出了相關專家共識,希望引起臨床醫師對夜尿症的重視。他們認為夜間多尿可幫助醫師了解CKD進展,對CKD防治有一定益處。該建議囊括了夜間多尿的機制、評估和治療。

機制

1.部分夜間高血壓患者可能會出現壓力-利尿鈉的情況,這将導緻排尿增加;

2.液體和鹽潴留。在健康人群中,過多的水分與鹽會在清醒時排出,然而CKD可能使這一反應變得遲鈍,導緻夜晚代償性排尿增多。此外,滞留液體的再配置設定也可以解釋夜間排尿增加,對于CKD晚期患者而言,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更高;

3.CKD患者可能對抗利尿激素(ADH)不敏感,可導緻24h尿量增多。此外,也有可能患者夜間ADH分泌不足,導緻夜間多尿;

4.CKD可緻腎髒髓質高滲的喪失,進而引起24h多尿;

5.遺傳性或獲得性腎小管鈉重吸收缺陷(如:巴特綜合征)和近端腎小管疾病(如:範可尼氏綜合征)都可能導緻24h多尿;

6.以下4種藥物也可能導緻24h多尿或夜間多尿:

①利尿劑,取決于種類、服用時間和劑量;

②锂鹽類藥物可引起腎性尿崩症,因為锂鹽可緻ADH受體不敏感;

③部分降壓藥物可導緻水腫或液體滞留,例如鈣通道阻滞劑(氨氯地平等);

④長期使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可緻腎小管間質損傷,進而導緻24h多尿或夜間多尿。

評估

1.詳細了解病史,包括患者是否口渴、飲水量(攝入量、時間、類型)以及尿量;

2.檢查用藥史,特别是利尿劑、锂鹽、鈣通道阻滞劑以及NSAIDs使用的類型和時間;

3.檢查患者是否存在水腫,特别是沒有明顯臨床表現的水腫;

4.血壓評估;

5.尿檢,包括尿蛋白肌酐比(ACR)以及血尿;

6.血液檢查,包括血尿素、血清肌酐、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若懷疑亞臨床水腫,則應檢查N末端B型利鈉肽原(NT-proBNP),若NT-proBNP升高,則應進行心力衰竭的管理;

7.腎髒超聲檢查。

幹預

1.飲食幹預,包括減少食鹽攝入量、适當補充液體、晚上避免攝入咖啡因或酒精;

2.調整處方,檢查患者使用的藥物中是否與24h尿量增多或夜尿增多相關,若有則需要調整處方,可能需要多學科會診;

3.高血壓管理,若血壓升高,則應及時評估治療政策。此外,對于已服用抗高血壓藥物的患者,睡前給藥是合理的政策。

夜尿症或者說夜間多尿在CKD患者中較為常見,但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也可以影響腎功能。是以,在将夜尿症歸因于CKD之前,應考慮、評估其他疾病的可能性。然而,夜尿症卻可以及時發現CKD或腎功能異常患者。早發現、早幹預可以降低CKD發生、進展以及死亡風險。總的來說,夜尿症不應被忽視,應該被腎内以及全科醫師所重視。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排版:Don

參考文獻:

1.RidgwayA, Cotterill N, Dawson S, et al. Nocturia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Systematic Review and Nominal Group Technique Consensus on Primary Care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Eur Urol Focus. 2022 Jan 11:S2405-4569(21)00321-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