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風遇見冬奧 盡顯文化自信

立春之日,冬奧啟幕。2月4日晚,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北京“鳥巢”,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氣魄與豪邁,奧運五環破冰而出的新意與溫柔,在冰與雪的浪漫故事中,第24屆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再次驚豔世界。當“國風”遇見“冬奧”,于無聲處展示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傳遞開放包容的内涵精髓,盡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匠心獨運的“中國元素”,予世界以中國“寬度”。冬奧會既是體育健兒展現競技實力、弘揚奧運精神的全球盛會,更是一場向全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視覺盛宴。篆刻與漢字巧妙融合,飄逸靈動的冬奧會徽“冬夢”“飛躍”應運而出;國寶大熊貓與傳統紅燈籠華麗轉身,軟萌可愛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呈現眼前;自然曆史文化與冬奧場館交相輝映,“中國元素”在冰絲帶、雪飛燕、雪遊龍等冬奧場館中顯露英姿……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程序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同心圓玉璧、西漢長信宮燈、青銅禮器等傳統元素也被植入奧運獎牌、火種燈、火種台的設計之中,這些“國風”元素的出鏡,讓人不禁大呼,這就是中國人的奧運,是獨具中國味的盛會,它們承載了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蘊,講述着動人的中國故事,彰顯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大道至簡的“中國智慧”,示世界以中國“廣度”。開幕式上,所有參賽代表團引導牌組成了巨大的雪花台,随着火炬在雪花中央點燃,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最後一個驚喜揭曉:最後一棒火炬就是主火炬。以不點火代替點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這實作了奧運史上的一次點火創新,蘊含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大智慧,更傳遞出低碳、環保、綠色的大理念。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開幕式上,李甯飛天點燃聖火等經典畫面深深印刻在觀衆腦海中,畫卷、戲曲、絲路、禮樂、太極等傳統元素貫穿開幕式始末,睡眼惺忪的東方雄獅急于向世界展示他的驕傲。14年後的今天,中國真正強大了,我們不需要再僅僅依靠宏大場面來展現自己的文化自信,而是用二十四節氣做倒計時,用漢字筆畫安排各國運動員的出場順序,用一個小小的火炬傳遞奧運精神和環保理念,大道至簡的意境,盡顯泱泱大國氣度,傳遞出中國更加從容的姿态、更深層次的文化自信。

同心聚力的“中國聲音”,展世界以中國“溫度”。當奧林匹克會旗冉冉升起,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身穿虎頭衣、腳踏虎頭鞋代表中國向世界唱響《奧林匹克頌》。這44名孩子來自河北省阜平縣,一個2020年剛剛脫貧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自然的演唱、純真的笑容,大山裡的孩子用質樸、空靈的聲音打動了無數人,也希望世界人民通過這個舞台看到他們最真實的樣子。這次開幕式,運用了很多聲光電的高科技,但是不讓人覺得高冷,反而充滿親切感。當兒童小号手演奏的《我和我的祖國》在鳥巢響起時,100餘名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代表以及56個民族的代表,手手相傳,将國旗往升旗台方向傳遞。短短14年,從不遺餘力地展示“我的國家”,到遊刃有餘地展示“我們的人民”,從過去的“敞開大門”,到現在的“敞開胸懷”,“一起向未來”的主題口号是如此的切中肯綮。在世界目光聚焦于中國的今夜,我們彰顯出了更加堅實的文化自信、更有氣度的當代中國——不是上下五千年的源遠流長,而是此時此刻的中國聲音。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用世界語言講述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曆史,到今年冬奧會講述對新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了解、期待和展望,從“我”到“我們”,從“講曆史”到“向未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在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得到實作和升華,傳遞出14億中華兒女的美好期待: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我們将同世界人民一起攜手共進、守望相助、共創美好未來!(李夢瑤)

欄目主編:顧萬全 張武 文字編輯:房穎

來源:作者:中國徐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