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過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人一定對奧斯威辛印象深刻。數以百萬計的猶太人在煉獄般的集中營中被折磨緻死。這個臭名昭著的營地位于波蘭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西南60公裡處,被波蘭人稱為"死亡工廠"。奧斯威辛集中營于1979年被列為世界遺産後,它迅速作為世界級的災難博物館開放,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提供免費通道,每年吸引超過200萬遊客。
抵達波蘭後的第二天,我們将參觀克拉科夫舊城附近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導遊說,他希望所有來到波蘭的外國遊客都應該參觀臭名昭着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并觸摸70多年前的血腥曆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蘭南部克拉科夫的奧斯威辛集中營是德國最大的納粹集中營。用導遊的話說,能夠走進這個臭名昭著的"地獄級"景點的遊客有一顆極其強大的心,那些在心理上脆弱的人在通路期間很容易崩潰成淚水。但集中營博物館的整個參觀過程也是一次非常強烈的教育體驗,它的吸引力遠遠超出了書籍和電影作品。
奧斯威辛集中營在許多人眼中是"反人類"的代名詞。雖然我們之前在銀幕上看過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并且對裡面的環境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但當我們身處其中時,我們仍然強烈地動搖了。
叙述者告訴我們,奧斯威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最大的集中營,彙集了平民,戰俘和戰俘,累計共有130萬人從歐洲各地運送到這裡,最終有110萬人被殺,其中絕大多數是猶太人,還有一些蘇聯戰俘和少數波蘭人和羅姆人。
奧斯威辛集中營最初隻是克拉科夫郊區一個無可争議的安靜村莊,但如果不是德國法西斯分子建造集中營,進行人體化學實驗,建造瓦斯浴,網格圍欄和焚燒爐,它仍然是一個宜人的氣候村莊。
當我們走過集中營大門時,我們發現網格栅欄和骷髅頭骨圖案懸挂在臭氣熏天的德國納粹宣傳口号"Arbeit Macht Frei"(勞動自由)上。誰能想到,在這個宏偉口号的背後,是成千上萬人的骨頭,令人不寒而栗。
在我來之前,我以為奧斯威辛集中營是一個獨立的整個集中營,而實際上它可以分為三個獨立的集中營:奧斯威辛集中營,奧斯威辛 - 比克瑙和莫諾維茨。它們都是納粹在德國建造的集中營。奧斯威辛集中營成立于1940年,最初被用作黨衛軍前線總部和波蘭政治犯的拘留所,但很快成為德國所有納粹反對者的"最終解決方案"。今天,它是奧斯威辛奧斯威辛博物館的主要展區。
1941年後,随着法西斯德國發動的戰争更新,奧斯威辛集中營無法滿足越來越多的囚犯,是以在1942年,納粹建造了第二個集中營,奧斯威辛 - 比克瑙集中營,距離周邊三公裡。越來越多的人被火車從歐洲各地運送到建立的集中營,其中大多數人死在集中營的毒氣室裡。時至今日,運送戰俘的舊鐵路依然存在,仿佛在提醒遊客嚴酷的現實。
莫諾維茨集中營也是奧斯威辛集中營的一部分,主要用于關押勞工囚犯,現已完全被摧毀。今天,遊客參觀奧斯威辛集中營,前兩個營地是必遊的,盡管兩個地方之間有3公裡的距離,但提供免費穿梭巴士。在參考了博物館的老照片後,我發現這就像德國人剛剛離開一樣,雖然相隔70多年,但集中營幾乎沒有被動,除了當年的大部分軍營現在都是"博物館"。
參觀集中營展區,參觀者經過的每棟建築物都有特定的展示,參觀者可以自由地走進展覽區,在那裡他們可以在圖檔或實物中看到納粹在德國的暴行或恐怖。一幅真實的畫面,一組真實的刑具,一件囚犯的物資、衣服,代表着一個真實悲慘的故事,奧斯威辛,可以說是我一生旅行去拜訪的兩個最像地獄的人之一!
在四個小時的通路中,我們的幾名中國遊客與另外兩組歐洲遊客一起旅行,大多數時候每個人都有意識地保持沉默,這是正常人的反應。也許參觀這個"地獄級"的景點,正如導遊所說,你必須有一顆非常強大的心髒,否則你将不得不崩潰。今天的奧斯威辛集中營雖然不像70多年前那樣殘酷,但營地裡一直彌漫着悲傷的氣氛,因為它已經紮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