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4億人都“養不起”高鐵,九個月虧損698億,錢都去哪兒了?

近幾年來,中國公路、鐵路等交通運輸體系越來越完善,中國基建更是飛速發展,中國也被稱為“基建狂魔”。而在衆多的基建工程中,高鐵無疑是最亮眼的一張名片。

2021年收尾之際,中國高鐵營運裡程突破4萬公裡。面對這項重大成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國高鐵成功建設的背後卻是持續的虧損。

在三個季度内,竟連續虧損698億,中國高鐵為何一直虧損?而虧損後為何仍在修建?

14億人都“養不起”高鐵,九個月虧損698億,錢都去哪兒了?

高鐵為何連續虧損?

2021年12月30日,京港高鐵安慶到九江段的開通營運,宣告大陸高鐵的營運裡程突破4萬公裡。

大陸高鐵網絡得到了進一步完善,高鐵總裡程可繞赤道一圈。然而在高鐵快速發展的程序中,其背後的虧損金額之大令人震驚。據大陸鐵路集團公司21年的财報顯示,在前三個季度,公司淨虧損為698億元。

鐵路集團虧損金額之大并非偶然,而是早已成為常态。大陸人口數量龐大,高鐵的客流量肯定不少。

據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今年春運的客流量将超過去年的14.8億人次。高鐵也是大陸主要的客運工具,乘坐高鐵的人并不少。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高鐵虧損如此嚴重?

首先,高鐵的投資建設費用高,每公裡高鐵的造價成本在1.5億元左右。如大陸著名的京滬高鐵,它不僅橫跨7個省市,而且也是連接配接京津冀地區和長三角地帶的樞紐,它的工程造價高達2209.4億元。

其次,高鐵的營運成本較高。大陸高鐵每年的用電費用在5億元以上,加之還有人工成本、維護修理費等,每年的營運成本相對較高。

最後,投入高鐵的成本需要較長時間的回報周期。高鐵要想實作盈利,至少需要達到120%的承載量。

但大部分地區的高鐵承載量不超過80%,更别說一些偏遠地區了,那簡直是在虧錢營運。受疫情的影響,大陸高鐵的客流量又遭受了以往都沒有的沖擊,客流量少之又少。是以,受以上因素的影響,中國鐵路集團的虧損已經成為常态。

賺的錢都去哪兒了?

肯定會有不少人說,大陸高鐵雖然連續虧損,但一定有盈利的存在。是的,在2020年前三季度中,大陸高鐵的營運總收入為6794.64億元。

這些資料表面上看起來金額很大,但是一個公司在營運的過程中,不可能隻有收入沒有負債。同年,高鐵的總負債為5.57萬億元,這兩項一加,高鐵的淨虧損便出來了。

實際上,中國現有的高鐵隻有京滬線是盈利的。其他的高鐵都因載客量不足而陷入長期虧損的局面,再加上受兩年疫情的影響,坐高鐵的人大幅度減少,高鐵的營運收入自然也随之下降。

但即便沒有多少人乘坐高鐵,高鐵仍然在運作,是以高鐵的成本并沒有降低。而一趟列車隻要運作,就需要支付在運作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工費、維護費等。

相對于高鐵的造價來說,約6800億的營運收入遠遠不能回本,高鐵的回報周期時間也較長。大陸目前在營運中的高鐵約為2500列,僅和諧号的造價就在兩億左右,而且這還是不算上維修費用的金額。

列車的造價相對于鐵路的造價,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前面提到,大陸高鐵每公裡的造價在1.5億元左右,這也是在不考慮地形和後期維護的情況下。

可想而知,大陸突破4萬公裡的營運裡程需要投入多少資金。

高鐵也有盈利路線,比如一線城市的客流量非常大,盈利能力強,但現在大部分的高鐵處在閑置的狀态,造成了大量高鐵高投入、低回報的現象。是以說,高鐵盈利帶來的收入遠不如虧損得多,賺的錢大部分用來進行鐵路的修建、支付人工成本和其他費用等。

虧損狀态下,為何仍不斷修建?

一是為了友善交通運輸與人們的出行。

高鐵作為國家基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無論是對于國家運輸事業來說,還是對于普通百姓的出行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

高鐵可以運輸一些其他交通工具運輸不了的東西,可以大幅度縮短兩地間的時間距離。對于偏遠地區的人們來說,高鐵的修建無疑使他們有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二是為了帶動更多産業鍊的發展。

中國高鐵的發展,可以對大陸高鐵産業鍊以及其他相關産業鍊的發展起到帶動作用。高鐵是高尖精産業,其精密零件的制造、機床的制造、一些電子資訊裝置的制造為大陸衆多産業鍊的發展注入了一股動力,有利于推動大陸國産制造向高端化轉型。

三是為了實作重大的經濟效益。

高鐵的建設無論是在投入的資金上,還是在建設的過程中,都有着普通基建所不能相比的巨大困難。雖然高鐵的建成耗資巨大,但是它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是不能讓人忽視的。

它不僅能夠推動經濟的發展,還能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鞏固大陸的脫貧成果等,能為大陸的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切實地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

據有關部門的報道,在高鐵的建設中投資1億元,便能帶來20倍乃至30倍的經濟回報。由此可以看出,建設高鐵帶來的回報十分可觀。

雖然大陸的高鐵集團處于連續虧損的狀态,但卻還在不停地修建高鐵。這足以說明國家對建設高鐵的重視,也能證明高鐵帶來的好處有多麼多。

大陸高鐵的建設雖然處于虧損狀态,但是從長遠來看,它在方方面面給國民帶來了便利,為各行業都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對大陸的貢獻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國家鐵路部門也對高鐵目前的現狀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力圖免除不必要的虧損。

14億人都“養不起”高鐵,九個月虧損698億,錢都去哪兒了?

國家建設高鐵的目的并非是為了盈利,而高鐵也并非是一種簡單的設施,它不僅帶動了經濟發展,同時也造福了14億中國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