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北京冬奧會
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當然
玩冰玩雪并不是現代人的專利
在了解冬奧會項目的同時,
你也了解冰雪運動的曆史嗎?
舊石器時代:人類滑雪從新疆阿勒泰起源
2005年
考古學者在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鄉
墩德布拉克河谷東側坡面巨石洞穴裡
發現了人類腳踏滑雪闆
手持單杆進行滑雪狩獵活動的岩畫
經考古專家認定
這是世界上最早反映滑雪場面的考古資料
年代可以上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
阿勒泰是以也被認為是
人類滑雪運動的起源地
“
岩畫上有一排7人,其中4人尾随牛馬等動物,3人彎腰撅臀,手持木棍,專家學者稱此為單杆,腳下踩着長條形物件極似滑雪闆,此岩畫就是阿勒泰人單杆滑雪狩獵的場景
”
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鄉的墩德布拉克河谷山澗中的岩畫
古代的宮廷畫卷中
也記錄有“冬季運動盛會”
隋唐時期:滑雪活動多用于狩獵行軍
《隋書•北狄傳》中記載:“南室韋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韋,分為九部落,繞吐纥山而居……地多積雪,懼陷坑阱,騎木而行,俗皆捕貂為業,冠以狐狢,衣以魚皮。”
用現在的話來講
生活在大陸的東北部的少數民族
為了友善漁獵出行
自創“騎木而行”的方法
在積雪遍布的山上飛馳、狩獵
其實
早在大禹時期
大陸就有關滑雪的文字記載
《史記·夏本紀》記載
大禹治水的時候四處奔波
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
橇,根據《史記正義》解釋
“橇形狀如船而短小,兩頭略微翹起,人曲一腳,在泥上行進”
後人在此基礎上開拓創新
把它改造成在冰雪上行走的工具
就成了雪橇
宋元時期:“臘雪煎茶”“塑雪獅”乃冬日樂事
宋元時期
由于人們的生活富足
便延伸出了以雪為主題的娛樂活動
宋人吳自牧《夢粱錄》卷六記載:
“豪貴之家,如天降瑞雪,則開筵飲宴,塑雪獅,裝雪山,以會親朋,淺斟低唱,倚玉偎香,或乘騎出湖邊,看湖山雪景,瑤林瓊樹,翠峰似玉,畫亦不如。詩人才子,遇此景則以臘雪煎茶,吟詩詠曲,更唱疊和。”
臘雪煎茶
元人張國賓的《相國寺公孫合汗衫》雜劇以賞雪開端,唱到“時遇冬初,紛紛揚揚下着這一天大雪。小大哥在這看街樓上。安排果卓,請俺兩口兒賞雪飲酒”;其中張員外一曲《混江龍》專門描述了雪景之美:“梨花落砌成銀世界,柳絮飛妝就玉乾坤。”
在北方也已經出現了冰雪運輸
宋沈括《夢溪筆談》記載:
“信安、滄景之間……冬月作小坐床,冰上拽之,謂之淩床。”
《乾隆帝歲朝行樂圖》(局部)
南宋《武林舊事》中
還出現了宮廷戲雪的内容
形态各異的雪獅
是人造景觀的主角
宮人們會将“彩索金鈴”
裝點在雪獅子上
此外
還要配上人造雪花、雪燈等
它們共同烘托着“獅子群”
是大型“藝術裝置”中的“綠葉”
郎世甯 《弘曆雪景行樂圖軸》
此種趣味遊戲
一直延續了很久
"衍生品"也不斷增多
清代時,宮中依然盛行
乾隆年間
宮人不僅堆雪獅子
還附帶着堆雪象
嘉慶年間
還增加了雪馬
《清院本十二月令圖軸》(局部)
所有作品形神兼具
參與雕塑的人員之技藝
堪比現今專業的冰雕藝術家
明清時期:努爾哈赤辦起“史上首次冰上運動會”
關于冰嬉的記載
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時期
當時
東北的女真族發明了一種
新型滑冰工具:竹馬
人踏在竹馬上
手執曲棍
就可以在冰面上自由滑行
到了明朝時期
冰嬉已經演變為獨特的軍隊訓練項目
還設立了專門的管理機構:
冰鞋處
竹馬
清朝入主中原後
冰雪運動在中國北方得到較大發展
據記載
乾隆皇帝十分喜愛滑冰
使得這一時期
冰嬉運動達到了鼎盛
乾隆帝還創立了
名為“技勇冰鞋營”的滑冰特種小天團
每年的冬至到“三九”期間
太液池上就會舉行冰嬉大典
《冰嬉圖》局部
八旗兵所穿的冰刀
在木闆下鑲鋼條或鋼片
綁在鞋下即成
清代冰嬉活動使用的冰刀雖然簡易
但包括了多種現代冰上運動的雛形
如速滑、花樣滑冰和冰球等等
還有許多清宮獨創的冰上雜技節目
難度極高
清代冰鞋
關于冰嬉的項目設定
大緻上可以分為以上三種
速度滑冰、冰上技巧、冰上蹴球
1. 速度滑冰✦
所謂速度滑冰
在古代的時候有個專門的說法
叫“搶等”
《帝京歲時紀勝》中這樣記載着
所着之履皆有鐵齒,流行冰上,如星馳電掣,争先奪标取勝,名曰溜冰
意思就是像風馳電掣一般
以快取勝
2. 冰上技巧✦
在古代有一種項目叫
射天球或者轉龍射球
就是在冰上“設旌門懸的演射”
巧妙地将射箭與滑冰結合到了一起
這個項目雖然是一種遊戲
卻也包含着濃濃的軍事味道
乾隆說冰嬉是“冰嬉雖戲意诘武”
也并非沒有道理
除此之外
冰上技巧還有一些項目
比如冰上倒立、舉橦、爬杆
冰上國術、冰上雜技、冰上多人技巧等
而《甄嬛傳》裡安陵容的冰嬉
大概屬于“花樣滑冰”的範疇
3. 冰上蹴鞠✦
冰上蹴鞠
亦稱蹴鞠、搶球
酷似在冰上進行的橄榄球比賽
這是參與人數最多、場面最大
競争最激烈的項目
清朝時
女性也參與到了冰雪運動中
有一種叫“冰槎”的項目
用竹竿撐着木筏在冰上滑行
主要為當時女性參與
清代《點石齋畫報》記載
京師近日天氣甚寒,護城河渠積冰厚尺許,冰槎以此均下河,都人士女乘之往來,極如飛梭,風雪中望之,俨然圖畫;
阜成門外北河有少女三人,雇之而赴西直門,掣電流星,快利無比
受皇室的影響
原來在關外流行的冰雪運動
在北京民間也迅速蔚然成風
由于隆冬時河流封凍
漕運停駛
纖夫為了生計
自制簡易冰床做起拖冰床生意
他們的冰床大約像單人床大小
四周圍有布帷或有傘蓋
床内可坐二三人
乘冰床者多是富貴子弟或文人墨客
多為欣賞京城冬日的冰雪風光
簡單來看
冰床也算是豪華版的雪車了
《皇清職貢圖》中記錄了三隻犬用力拉冰床
文昭在《京師竹枝詞》中稱
城下長河凍已堅,冰床仍着纜繩牽;渾如倒拽飛鸢去,穩便江南鴨嘴船
如此看來
古人還真挺會玩冰玩雪的
随着冬奧的到來
越來越多的人
也愛上了冰雪運動
讓我們熱情
擁抱這場冰雪盛會吧!
綜合來源:人民文旅、中國氣象報社、現代教育報等
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