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赓續廣府文脈,2022年起,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推出粵語閱讀會,帶領少年兒童學粵語、講粵語,通過粵語環境感受中華傳統文化與人文精神,增強大灣區少年兒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文化情感,推動粵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粵語作為中國漢語七大方言之一,承載着嶺南廣府鮮明和突出的文化底蘊。春節期間,粵語閱讀會分别以“廣東人臘月裡準備過年的習俗”和“粵語裡關于春節的問候和祝福”為主題,向少年兒童展示粵文化中的過年習俗。

(小讀者在粵語語境中了解廣東人的過年習俗)
活動中,小讀者與家長們通過認識粵語的聲調特點、應節食品的寓意、學說粵語吉祥話等,多方面了解廣東的春節習俗。“做煎堆”“行花街”“逗利是”,古樸文雅的粵語方言既能準确地傳情達意,更反映出濃厚的地方風俗和廣東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大年初六,少兒讀者們早早來到位于文德北路81号的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少兒部,在其樂融融的氛圍裡認識廣東人從年初一至初七的歲時習俗,現場學唱粵語新春經典歌曲《迎春花》,齊齊慶賀虎年新禧。别開生面的粵語閱讀會不僅增進了“老廣”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更激發出“新廣”們對粵語學習的興趣,感受廣府文化的真正魅力。
(利是逗來,感受粵國文化魅力)
2022年,粵語閱讀會将每月定期推出不同的主題,圍繞春節、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趣味歇後語等不同内容,深入挖掘粵語與傳統文化的豐富資源,向少年兒童展現廣府人家對傳統節日和日常生活的态度和認知,全方位感受廣府傳統文化的獨特意蘊,體驗多元化閱讀的樂趣。粵語不僅傳承着悠久的曆史傳統,同時緊跟時代變遷。粵語閱讀會的舉辦,既能加強粵語在少年兒童中的傳承,培育文化自信,更有助于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認同,共建人文灣區的“廣府記憶”。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孫珺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孫珺
通訊員:何靖怡、楊文靖
視訊/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孫珺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戴雨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