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覆寫排查監測 發現問題及時幫扶…… 鹹陽防返貧這樣做

作者:華商報
全覆寫排查監測 發現問題及時幫扶…… 鹹陽防返貧這樣做

鹹陽市成立市縣兩級防返貧動态監測幫扶工作專班,建立健全防返貧緻貧監測、預警、保障、幫扶等機制。

采取農戶自主申報、基層幹部排查、行業部門篩查、各類管道回報、平台監測分析5種方式,常态化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緻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3類人群,以及農村大病重病患者、重度殘障人士、失能老年人、長期慢性病患者、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人員、易地扶貧搬遷對象、留守老人、留守兒童、非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低收入人口、受災戶等特殊家庭進行全覆寫排查監測,發現問題,快速響應,及時幫扶,實作監測對象應納盡納、應幫盡幫、應扶盡扶、動态清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淳化:“四色管理”機制動态化監測

組建“四個一”幫扶工作專班

“産業補貼5000多,分紅4600,合療報帳75000,各項補貼都落實到位了,我不擔心返貧咧!”2月8日,大年初七,淳化縣石橋鎮高家河村王志勝對前來入戶走訪的駐村工作隊長張群星說。

2020年7月,淳化縣醫保部門反映,高家河村村民王志勝因患食管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看病支出超10萬元且後續治療費用較高,存在返貧緻貧風險。駐村工作隊于9月份将王志勝家庭納入脫貧不穩定戶,按“四個一”要求落實幫扶責任。

期間,駐村幹部多次深入王志勝家,鼓勵積極發展産業,增加收入。同時積極聯系民政部門為該戶申請低保、臨時救助等,目前該戶已納入低保,相關幫扶政策已落實到位。王志勝的兒子也已恢複務工,月收入穩定,家庭經濟情況逐漸好轉,暫無嚴重返貧風險。

“接下來還會盡力為志勝争取更多幫扶,幫他家擺脫困境。”張群星說。

2021年以來,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淳化縣創新推行“發現出來、确定下來、責任上去、幫扶上去”的“來來去去”四步走防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模式,編印《淳化縣防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指南》,制作村級防返貧監測網格責任體系圖、防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流程圖,推行了“四色管理”機制,實行動态化監測,同時為監測戶組建了“四個一”幫扶工作專班,進行針對性幫扶。

據了解,淳化縣全縣67戶監測戶已全部消除緻貧返貧風險。2021年全縣脫貧戶人均純收入為13897元,比2020年度的12342元高出1555元。

旬邑:防返貧監測+幫扶機制

助力群衆穩定脫貧

“叔,現在用水友善吧?”走進旬邑縣鄭家鎮仁安村脫貧不穩定戶張關印家,駐村第一書記姚凱關切地問。“友善,太友善了!冬天也不愁沒水吃了!”老人欣慰地回答。

2021年,駐村幹部發現張關印家自來水管道老化等問題,在鎮上司的關注協調下,縣水利部門幫助其更換了管道,并安裝了管道取暖裝置,幫助老人解決實際困難。

2017年,張關印家脫貧。但老兩口均已年過60歲,且張關印的夫妻王喜愛因肢體二級殘疾常年卧病在床,生活難以自理,孫子尚在上學,家裡隻有兒子張活博一個勞動力。2021年,經村委會民主評議後該戶被确定為監測戶。

由旬邑縣防返貧資訊監測和鄉村振興發展中心積極對接各行業部門,按“缺什麼補什麼”原則,對其落實綜合幫扶措施。比如,抓住“就業穩增收”的關鍵點,通過人社就業資訊系統,幫助張活博到西安務工,月收入達到3500元。落實家庭産業扶持資金5000元,為4人落實低保金13020元/年,為其孫子張宏江申請落實“雨露計劃”資助3000元/年,持續落實張關印夫妻養老、高齡、殘障人士補貼、醫保繳費補貼等幫扶措施。

2021年,縣殘聯實施殘障人士臨時補貼政策,張活博務工在外,老人行動不便。縣鄉村振興局積極對接縣殘聯出具相關證明,鎮村幹部縣城、村上往返協調,幫助王喜愛落實了補貼金2000元。

“能幫群衆解決實實在在的困難是我們的責任,也是守住返貧底線的需要。”旬邑縣防返貧資訊監測和鄉村振興發展中心主任張明說。 華商報記者 付啟夢 通訊員 張迪 袁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