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海軍監視船進入南海,F—35C墜海視訊流出,事故原因再引熱議

據2月9日“南海戰略态勢感覺”平台釋出的消息稱:近日,美國海軍的一艘海洋監視船“有效”号出現在此前F—35C艦載機事故地點附近。根據“南海戰略态勢感覺”平台的預測,這次“有效号”來南海,應該是對于該海域的水下力量進行偵察。1月24日美國先進戰機F—35C墜海後,美國海軍一直擔心F—35C會被其他國家所打撈,進而接觸到美國這一先進戰機的核心機密。是以此前美軍就曾頻頻派遣反潛偵察機來該海域進行偵察。

美海軍監視船進入南海,F—35C墜海視訊流出,事故原因再引熱議

根據1月29日“南海戰略态勢”感覺平台釋出的消息稱:美國海軍正在逐漸向事故海域運送打撈裝置,打撈工作可能會在近期即将開始。不過2月7日一段據稱是F—35C戰機墜海過程的視訊在社交媒體上流出,F—35C艦載機墜海原因再次引起熱議。

根據釋出在社交媒體上的視訊顯示:1月24日下午4時左右,這架F—35C戰機從空中飛來,準備下降着陸航母甲闆時,卻以非常陡峭的下滑角度向“卡爾文森”号航母接近,最終戰機後部沉重地撞擊航母甲闆,緊跟着飛機機頭又重重地拍向甲闆。遭遇劇烈的撞擊後,飛機瞬間起火燃燒,飛機尾部拖曳着巨大的火球快速在航母甲闆上向前行進,最終墜入海中,一些燃燒碎片也落向停靠在甲闆上的其他軍機。所幸的是飛行員在最後一刻跳傘逃生成功,航母上的從業人員緊急滅火。

美海軍監視船進入南海,F—35C墜海視訊流出,事故原因再引熱議

目前這段視訊已經得到了美國海軍的證明,承認視訊中的戰機就是那架墜入南海的F—35戰機。結合這段視訊,有專家表示,F—35C戰機的墜海原因與飛行員的操控有很大關系,而并非此前一直預測的攔阻索未能鈎住飛機着地輪的問題。

根據航空專家的說法,在降落航母甲闆時,飛行員的姿态沒有掌握好,主要就是下滑角度問題。飛機以過于陡峭的下滑角度向航母甲闆接近,同時飛機在接近航母甲闆時自身的仰角也沒能控制好。F—35C不同于此前美國的其它艦載機,它的主起落架與它的尾鈎距離非常近,這就對F—35C的着艦技巧存在有特殊的要求。

飛行員要以非常精準的下滑坡度向航母甲闆接近,同時飛行員要以非常合适的仰角接觸航母。這一動作主要是為了使F—35C的主起落架能夠讓開攔阻索,同時它的尾鈎又可以挂上攔阻索。這就意味着F—35C着艦精度要比傳統艦載機的要求更為苛刻。

美海軍監視船進入南海,F—35C墜海視訊流出,事故原因再引熱議

此前F—35C最早在航母上着艦時,由于主起落架與尾鈎的距離過短,導緻飛行員存在很大的着艦難度進而飽受诟病。美國海軍還為此特地做過評估,甚至想要求洛馬公司對于F—35C戰機的設計進行重新修改,不過最終未能成行。最後想出的解決方案是加大飛行員的訓練,提高飛行員的着艦熟練水準。

一般而言,航母甲闆有很強的的防護能力,由非常厚重的金屬所制成。而飛機與其撞擊後,甲闆本身的問題非常小,但飛機的問題卻非常大。金屬的撞擊形成火花,再加上飛機機體結構破損,燃油發生洩露,很容易形成爆燃。

是以從公布的視訊來看,飛行員的不當操作很有可能是這次F—35C墜海的重要原因。目前美國對于打撈F—35C的決心非常巨大。一是為防止F—35C的核心敏感機密外洩。二是隻有将F—35C戰機打撈上來才能夠根據飛機的破損狀況準确地找出F—35C着艦失敗的真正原因,這對于美國F—35C艦載機部隊的戰鬥力維持至關重要。

不過美軍如果想要完整打撈起F—35C戰機已經是非常困難,因為戰機本身很有可能嚴重破損。此外墜海地點的準确定位以及相關海域的地勢地形、水深都對美國的打撈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難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