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崂山區王哥莊街道會場社群,有一位有口皆碑的73歲老人杜清功,他十六年如一日,日夜照顧着癱瘓妻子,用相濡以沫的愛分擔妻子身心的痛苦,讓妻子從最初隻能躺着到能坐起來,再到如今可以站起來走幾步,看似簡單的動作,卻花費了杜清功從青絲到白發的漫長時光。他與妻子40餘年的相依相伴,許下一生的承諾,撐起家庭的幸福。日前,杜清功獲評1月份青島市孝老愛親“文明市民”。
杜清功做妻子喜歡吃的飯菜。
妻子突患大病 他日夜守護
40多年前,杜清功與妻子劉桂芹喜結連理。杜清功成熟穩重,劉桂芹清秀溫柔,兩人感情深厚,多年來相處融洽,家庭和睦。誰知,原本幸福無憂的家庭卻發生了轉變。 2005年5月,正在家裡幹農活的杜清功,突然接到妻子機關打來的電話,稱妻子突發疾病已經入院。當杜清功緊急趕到王哥莊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卻被告知需立即轉院,初步診斷妻子是腦血管破裂。深知情況嚴重性的杜清功不敢耽誤,立即帶着妻子轉院到第八人民醫院,當天下午就做了開顱手術,在醫院一住就是40多天。杜清功日夜陪伴,悉心照顧,随後的第二個月,妻子又做了一次手術,最終雖然保住了生命,但是四肢卻癱瘓了。
“剛從醫院回到家的桂芹,身體虛弱,四肢不能動彈,隻能躺着,意識上基本什麼都不知道。看到這樣的桂芹,很多鄰居都說放棄吧,但是我的心裡一直有個信念,堅信桂芹能治療,能比現在更好。 ”從此,杜清功開始全身心投入幫助妻子康複,到處找名醫、尋良方,隻要聽說哪裡的康複治療做得好,他都會去請醫生。
最初,杜清功從即墨找到一個針灸好的醫生,他每天騎着機車來回接送醫生,幾十裡的路,幾個月的療程,風雨無阻,一直奔波毫無怨言。後來,杜清功又從醫院請了醫生,繼續幾個月的日夜奔波,請醫生給妻子做治療。這些年裡杜清功用數不清的奔波路程托起妻子的康複夢想,也用日夜的守護表達伉俪深情。
“全能丈夫”創造康複奇迹
看着被病痛折磨的妻子,杜清功把所有的難過都留在心裡,鼓勵她積極治療,過好每一天。别人好心勸慰的“放棄”,被杜清功當作“耳旁風”,他在信念的支撐下尋求奇迹,用愛與擔當給妻子更大的希望。
從妻子發病起,杜清功便接過了家庭的重擔,不僅要忙活各種瑣事,更要不遺餘力地幫妻子康複。他每天的生活都安排得滿滿的,不敢生病,不敢外出,一顆心全撲在照顧妻子上,幫妻子穿衣、洗漱、吃飯、洗衣、做康複,日複一日不厭其煩地做着同樣的事情,無言的愛全部揉碎在生活的細枝末節裡。
生病這麼多年,妻子一直幹幹淨淨,家裡沒有異味,身上也沒有褥瘡。奇迹總是留給懷有希望的人,經過16年的細心照料,妻子果然有了變化,她的右腿和右手漸漸地恢複了部分功能,從最初的平躺到可以坐起來了。杜清功看到妻子第一次成功坐起來的時候,不禁熱淚盈眶,更加堅定了他繼續幫妻子做康複的決心。
妻子生病讓家庭的生活負擔日益沉重,也讓康複訓練受到限制,但是杜清功并沒有灰心。“家裡不大的院子變成了康複場,買不起康複器材,我就自己動手做‘土裝置’,拉力繩、健身架、拐杖,一件一件的随着康複計劃的不斷變化誕生了。”杜清功做的健身架長6米,一圈是12米,最多的時候一天能轉70圈,他就這樣帶着妻子在這個健身架上,一走就是十幾年。
16年終于換來“奢求的幾步”
從輪椅上抱起,進屋,再放下……杜清功每天都要這麼照顧妻子十幾次,上了年紀的他身體越來越差,肩部、肋部都有傷病,過去能推着妻子從家走到海邊,現在也推不動了。但是幫助妻子康複的信念,一天也沒有打消過。 “我要堅持,再累也要堅持給她鍛煉,鍛煉就能多吃飯,身體各項技能慢慢恢複、變好,就能多活幾年,老伴是老來伴,是一種留戀。 ”杜清功說出了心中最期盼的願望。
40多年的相守,讓杜清功和妻子之間有了一種默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杜清功就知道妻子需要什麼,哪裡不舒服。“老伴對我非常好,吃、喝、穿、鍛煉,一直很有耐心,從來沒說過累,沒有抱怨。我心裡很感恩,也會努力配合康複,讓他操心少一些、輕松一些、開心一些。 ”劉桂芹的眼中帶笑。如今她已經能站起來扶着牆走幾步了,這對夫妻倆來說是期待已久、滿心歡喜,甚至曾經不敢奢求的幾步,更是杜清功用日日夜夜堅守與付出換來的幾步,每一步都感人至深。
在16年不離不棄的漫漫康複之路上,杜清功用全心全意的真情澆灌了希望之花,用無怨無悔的付出诠釋了愛和親情,也換來了妻子一天天的康複回報。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首席記者 張譯心通訊員 招婷婷 周文玉
【來源:青島市崂山區人民政府_媒體聚焦】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