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冰雪公主谷愛淩的開挂人生

最近冬奧會上,紅遍網絡的天才少女谷愛淩徹底火了。
2.8日谷愛淩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決賽中奪冠,創造了中國女子在滑雪賽事上獲獎的曆史性記錄,為中國奪得第三枚金牌。
賽場上谷愛淩一直保持自信樂觀的笑容。
即便成績優異也不忘鼓勵和擁抱發揮失誤的競争選手,讓網民們對谷愛淩的性格和人品更是贊許有加。
谷愛淩成功後,各大媒體和網絡開始競相撰寫青蛙公主谷愛淩的傳奇事迹及谷媽媽将谷愛淩培養成材的育兒經。
這段凡爾賽式的成長經曆,讓很多網友感慨:這就是傳說中别人家的孩子,如果說谷愛淩是海澱孩子的天花闆,谷愛淩的媽媽就是育兒界的天花闆。
谷愛淩3歲開始跟着媽媽谷燕去滑雪場滑雪。
回憶大多數孩子的3歲,可能都剛會奔跑,說話還不清楚。
而谷愛淩已經開始了挑戰不平凡人生的道路。
8歲谷媽媽把谷愛淩送進了滑雪隊,第二年谷愛淩便獲得全美少年組滑雪冠軍。
13歲開始,小小年紀的谷愛淩就立志要參加北京冬奧會。
去年12月賽季首秀以來,她在36天時間裡,斬獲了六個冠軍。
谷愛淩不僅滑雪冠軍,還是個學霸。
2020年SAT接近滿,谷愛淩以SAT1580分,接近滿分1600分的高分被斯坦福大學錄取,成績排名是99.8%.
不僅愛滑雪,騎馬、攀岩、射箭、唱歌、彈琴也都是谷愛淩平常的愛好。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如此優秀的孩子,誰不愛?
02.
人工智能領域教父之女
朱易被網爆經曆
同樣是為國争光在奧運賽場上拼搏的,跟谷愛淩近乎同齡和相似經曆的朱易,卻沒有那麼幸運。
賽場上,朱易比賽出現了兩次失誤。
比賽失誤後朱易很快就上了熱搜,網友們對她的态度并不是很友好,開始進行網絡暴力攻擊。
對朱易的參賽資格提出了質疑,說是因為其父親是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家,是以『暗箱操作』頂替了同樣實力不凡的選手陳虹伊。
美國媒體借此釋出了一張朱易哭泣的照片,配上文字為:在冬奧會賽場上摔倒後,放棄美籍而代表中國參賽的朱易正遭受着來自中國社交媒體使用者的攻擊。
事件發生當天,跟諾爸還讨論了此事,他跟很多在網絡上發洩吐槽情緒的網民了解大有不同。
理性的諾爸說:
朱易能入選國家隊,說明在實力上是能夠達到競賽水準的。
朱易爸爸是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家和教父又怎樣?在北大任人工智能領域的院長又怎樣?
那麼多在北京有影響力的科學家,孩子落戶不還得排隊,買車不依舊得搖号麼?
網絡賽事選拔的過程是由體育總局來決定,如果孩子真的實力很差,他也左右不了任何決定。
選拔的過程受質疑,網民找體育總局問去,抨擊一個參賽的姑娘,隻會讓她陷入更大的精神壓力。
她作為一個運動員,她也想為國争光,不然也不會放棄美國國籍回來,她難道不想赢麼?她難道希望自己失誤?
很多在網上吐槽的網民其實根本不懂花滑,就是湊熱鬧看個比賽勝負的結果。自己去體驗一把就知道,冰上站立都困難。
她也有可能當時選拔的時候就是表現最好,比賽過程緊張失誤了呢?
花滑賽場上出現失誤那太正常了,美國選手不也失誤麼,俄羅斯那些高手不也失誤過麼?
憑什麼别人失誤可以,她失誤就不可以。
如果她是自己家的孩子,難道就隻能接受孩子成功,不能接受她的失敗麼?
讨論結束後,我忽然覺得,清華理工男理性的思維方式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2月9日,朱易的母親在社交平台上釋出了當時朱易參加北京冬奧會花滑選拔賽的視訊,發揮出色,并寫到“逆風飛翔”。
印證了諾爸的猜測:選拔過程,她确實發揮得很好。
世界矚目的奧運賽場上,每個運動員的比賽壓力,都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就在昨天, 19歲成為亞洲首位花滑奧運男單冠軍的日本羽生結弦,挑戰4A重大失誤,羽生結弦錯失三連冠,無緣獎牌。
可見,即便是常連貫的成熟選手,依舊有可能在賽場上失誤,更何況新參賽的朱易。
即便最後事實澄清,真相大白,也很難再收回那些對朱易不公正的抨擊言論。
被網絡攻擊的朱易,我不知道是否還依舊能重拾信心,重新站到下一次的奧運賽場上。
這樣的社交媒體上的網絡攻擊,摧毀的不僅是朱易的信心,更是引發後續運動員對失敗引發指責的過度焦慮。
03.
徐州連生8娃的狗鍊女孩的不幸人生
2022新年的初始,徐州狗鍊女孩的不幸人生,也同樣在網上引起了很多媒體和愛心人士的關注。
被拴狗鍊的女孩,在10年裡生了8個孩子,冬天僅穿着單衣防寒保暖。
在一個黑暗的角落裡,吃着食不果腹的剩菜剩飯。
事件爆出,網友不禁對她過往的經曆産生了諸多疑惑。
後來據新聞報道稱,狗鍊女孩叫楊某俠。
在1998年,江蘇省徐州豐縣的一個農民董志民當時已經34歲,并未娶妻生子。
這在當地成了街頭巷尾議論的閑話。
沒過多久,村裡就傳出了董志民要結婚,并且媳婦還懷上了孩子。
據當地人稱,當時楊某俠長得很漂亮,還會說一口洋文,也疑惑為什麼嫁給了董志民。
被問到女孩從哪來的,董老漢說,是外面撿回來的,精神不太正常,隻能栓住,不然會傷害人。
網友們都疑惑,當時楊某俠精神狀态是否真的失常?
還是婚後被囚禁導緻的精神失常?
無論是否是精神失常,這10年,平均一年生一個孩子,這對女人的身體來說傷害是巨大的。
董志民為了趕上流量時代的紅利,在抖音注冊了一個『徐州一修哥』的自媒體賬号。
上演了爸爸一人帶8個孩子慈父養孩的艱難生活畫面。
據村民稱,董志民從不外出工作,經濟收入靠每月低保維持。
後來他逐漸發現流量時代的商機,引來了很多網紅前去探訪。
随着視訊流傳,曝光了被鎖的狗鍊女孩的慘痛人生,引起了全網憤怒。
在一個人人都能發聲的自媒體時代,他卻利用了人性的惡,毀掉了一個花季少女。
還将這些惡的罪行,放在網上賺錢流量和收入。
直到時隔12年後的昨天,也就是2022年2月10日,經公安機關偵查,董某民涉嫌非法拘禁罪,桑某妞、時某忠涉嫌拐賣婦女罪,上述三人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4.
出生真的決定了孩子的命運麼?
三個不同的女孩,經曆了人生不同的命運。
前陣子在閱讀《教育心理學》的過程,也同樣在思考一個問題:出生是否真的決定命運?
書裡的雙生子定量分析研究,講述了遺傳和環境對教育的影響作用部分,其中講了基本的定量遺傳學模型,叫ACE模型。
A:遺傳
C:共享環境
E:非共享環境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成就,是三個部分因素的共同作用。
智商可以遺傳麼?
是的,智商是可以遺傳的。
科學家研究表明,遺傳對智商的影響占到了40%。
以科學家愛因斯坦為例,全世界都知道他的智商高到吓人,在傳聞中,他的智商甚至到了160。
而他之是以如此聰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有一個高智商的父母。
是以揭開谷愛淩的學霸家族面紗,媽媽是北大畢業,爸爸哈佛大學。
外婆外公都是高知分子,也就不難發現,她的成功是有先天條件的。
共享環境是指,在同一個家庭中,兩個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是相同的。
非共享環境指特有的一些外在環境因素,比如即便是雙胞胎,他們接受的教育環境可能不同,身體遺傳疾病的特殊性,對自己的評價和感覺是不同的。
朱易雖然和谷愛淩小時候都在國外長大,父親也很優秀。
但訓練的項目不同,個人的能力不同,心理調節能力不同,導緻最後在奧運賽場上的表現不同,遭受了網絡暴力。
從幾個人,到成千上萬人攻擊,心理學的破窗效應開始上演。
相比之下,狗鍊女孩之前的人生,我們不知道經曆了什麼。
假設她在跟董志民結婚前就有精神疾病,那父母肯定是知情的。
如果知情,為什麼父母會将孩子『賣』出去?
假設她是被強行禁锢在村裡,父母不知情被拐賣而來,過去的十多年,為什麼在村裡知情的人沒有人站出來,去為她抱不平。
為什麼董志民多年靠政府低保收入維持生計,沒有機關的人出來質疑此事的不合理性?
12年,足以毀掉一個女孩最可貴的青春和人生。
魯迅先生曾在筆下多次抨擊中國看客麻木的人性。
他在《〈呐喊〉自序》寫到:“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隻能做毫無意義的示衆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
成就人的,可能是社會環境。
擊垮人的,也可能是社會環境。
當我們相信人性本為善的同時,永遠不要忘記,惡其實離我們并不遠。
5.
成功養育的标準之一
就是孩子健康快樂長大
作為大多數普通的父母,我們沒有谷愛淩學霸父母那樣的優秀基因給孩子,這很正常。
是以可以對孩子未來有美好的期待,但不能對孩子的成就有不切實際的要求。
不拿她跟别人比較,不用那些非此即彼的成功育兒理論,和别人家孩子的成材模式框住她的人生道路。
養育女兒,越來越讓我發現,能在這個時代,身心健康快樂地活着,就挺好的。
成功了有人為她鼓掌。
失敗了有人給她溫暖。
不被社會黑暗的環境踐踏。
不被惡人對她精神PUA。
保持一顆溫暖向善的心。
對别人有同理心。
保持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
在充滿善惡的時代,成為微弱但溫暖的光。
擁有堅持正義的力量和一顆勇敢的心。
活出自己。
如果你對養育女孩也同樣有自己的感悟,歡迎在評論區寫下你的感受。